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中國古代社會,科舉出身的狀元們,為何都不願意娶公主?

中國古代社會,科舉出身的狀元們,為何都不願意娶公主?

在民間的傳說中,基本上都是秀才進京趕考,考中了狀元,然後迎娶皇帝的公主。言而總之,是一個花好月圓的結局。但是在真實的歷史中,真正是科舉出身的狀元,根本不屑或者不想成為駙馬。按照道理來說,成為駙馬以後就是皇帝的女婿,自身的地位會更上一層樓才對。但是真實的情況並不是這樣,那些狀元們根本就不會迎娶公主,因為這是拿自己的政治生命開玩笑。

在科舉制度出現之前,皇帝的女兒們一般都嫁給了朝中勛貴。這是皇帝籠絡朝中官員的重要渠道,形成一個聯盟或者陣營。但是一旦皇帝去世,勛貴就有可能專權,這就是中國歷史上屢見不鮮的外戚專權。為了抵消貴族勢力,皇帝想出了科舉考試的辦法。那些民間的學子們組成了自己的陣營,完全可以與勛貴集團抗衡。科舉考試的第一名就是狀元,民間百姓喜歡說考狀元娶公主,但真正的狀元根本不敢。

一般來說,民間的學子通過十年寒窗才得到了功名。一旦迎娶公主,就以為自己被架空。如果狀元娶了公主,那就也成了勛貴,狀元只能擔任一些無關緊要的虛職。如果是這樣,狀元這個名頭就徹底廢了。因此,在中國歷史上,只有唐朝的一位狀元迎娶了公主,但這是在皇帝的威脅不得已而為之。除了這位倒霉的狀元意外,再也沒有哪位狀元敢迎娶公主。尤其是到了明清時期,公主的丈夫都很一般。

我們打一個比方,當年著名的張居正,如果張居正當年娶了嘉靖皇帝的什麼親屬的話,那張居正就對不可能進入內閣,更不會有後來的張攝政。因此,明朝的那些狀元們都非常愛惜自己的羽毛。因為自己的目標是進翰林院,然後入閣拜相。明朝的公主們也很有意思,皇帝嫁公主的時候非常小心。一般不會選擇爵位太高的貴族或者官位太高的官員,大部分公主都是嫁給了小貴族或者富商。公主的丈夫會得到駙馬都尉的虛職,沒有多少實際意義。

到了清朝時期,這一情況發生了巨大變化。清朝皇室強調滿漢不能通婚,公主只能嫁給滿人。這樣一來,能夠選擇的圈子就更小了。清朝的公主一般都交給了其他貴族的子弟,前提是不影響皇帝的統治。乾隆皇帝在位的後期非常寵信和珅,把自己的女兒嫁給了和珅的豐紳殷德。和珅雖然位極人臣,但是卻犧牲了自己兒子的政治生命。哪怕和珅沒有被清洗,豐紳殷德也註定不會得到實際職位,連六部中任何一個衙門都進不去。

其實清朝的公主們非常慘,因為有宮中的嬤嬤管著。駙馬想和公主見面的話,還必須給嬤嬤好處。否則,嬤嬤就會用各種理由拒接駙馬與公主見面。乾隆皇帝的妹妹曾經向乾隆訴苦:已經快認不出自家男人了,因為2個多月沒有見面。乾隆皇帝也是無可奈何,因為祖宗的規矩就是這樣。直到清朝滅亡,清朝的駙馬們都沒有抬起頭。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轉瞬繁華萬里 的精彩文章:

60多萬人口的準噶爾部,為何能與清朝對抗70年?
如果沒有南宋的夾擊,蒙古能否迅速滅掉強悍的大金國?

TAG:轉瞬繁華萬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