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介紹山西幾處旅遊景點

介紹山西幾處旅遊景點

金閣寺

在山西省五台縣日照寺村,創建於唐大曆年間(公元七六六金閣寺 Ingest至七七九年),一說始建於唐貞觀元年(公元六二七年)。寺內有殿堂樓房二百餘間,主要建築有正殿、觀音殿、五百羅漢殿地藏殿、藥王殿、玉皇殿、送子觀音殿等。正殿內有千手觀音菩薩塑像,高約十八米,為五台山最大佛像。兩旁有二十諸天塑像,右旁尚有唐太宗(一說唐代宗)塑像。寺內鐘樓有明嘉靖二十九年(公元一五五O年)所鑄大鐵鐘和嘉靖三十七年(公元一五五八年)重建寺碑記

清涼寺

在山西省五台縣瓦廠村,創建於北魏孝文帝時期(公元四七一至四九九年),歷代屢修,現存殿宇,為民國重修後形式。寺內有一巨石,長五米,寬二點六米,高二米,名清涼石,寺由此得名。清涼石又名曼殊床,相傳古有頭陀趺坐其上,為眾說法原有鎮風金印一顆,重約四十八兩,今已無存。

靈境寺

在山西省五台縣靈境村,始建於明成化年間(公元一四六五至一四八七年),以後屢加修葺。現有殿堂樓房八十餘間,分東窯院、山門院、中院和大殿院,寺周有紅圍牆。寺內殿字小院建築工整美觀。中院有明萬曆四十年(公元一六一二年)所立五台山各寺免糧碑。寺西北里許,有明正德十四年(公元一五一九年)瓶形磚塔

白佛堂

在山西省定襄縣東南七十里五仙山,為五台山南門左面的風景區。佛殿系就石崖開鑿石洞三間,高六點六米,寬約十米,深亦六點六米,門窗為木製,殿前有石雕龍柱。殿內屋頂,為石雕八卦藻井,周雕石佛百尊。殿中有石雕釋迦大佛一尊,高約三點三米。其餘菩薩,也系石雕。殿內有清溪一股,據傳可治眼疾。西壁有明嘉靖年間(公元一五二二至一五六六年)五仙山開鑿石殿碑記,據此可知為明代所造。殿旁尚有清建觀音殿、關帝殿等。

太谷白塔

出在山西省太谷縣城內南寺街無邊寺,故也稱無邊寺白塔。無邊寺始建於西晉泰始八年(公元二七二年),宋治平年間(公元一O六四至一O六七年)重修,改為普慈寺,以後屢有修葺。清光緒三十二年(公元一九O六年)改建為無邊寺,現有樓、亭、台、殿八十餘間。寺內白塔高聳,又俗稱白塔寺。塔八角七層,高四十三米余,每層有出檐及平台,中間有斗拱,第一層的出檐與平台間築有蓮瓣三層,塔頂築蓮座及寶瓶式塔剎。每層有門,外通平台。五十六個出檐有挑角、彩釉龍頭、鐵馬,風吹聲響。塔內第一層是方形小屋,屋內建有磚暗道,每層築有木梯,逐級可達頂層。從頂層平台俯視縣城十里景物,南山北原,歷歷在目。

雙林寺

在山西省平遙縣城西南六公里的橋頭大隊。該寺原名中都寺,因漢時曾在此設置中都縣而得名。據北宋大中祥符四年(公元一O一二年)碑記記載:「中都寺重修於大齊武平二年(公元五七八年)」,可見其創建年代應在北魏早期。但後經歷代修建,現存殿字多為明、清的建築。雙林寺規模宏大,全寺建造於五米高的土台上,四周築有城堡,坐北向南,東西寬五十點六米,南北長一百二十三點七米。寺內大小殿字十座。天王殿、釋迦殿、大雄寶殿、娘娘殿立於中軸線上。釋迦殿左右有鍾、鼓二樓。前院配殿有羅漢殿、閻羅殿、關公殿、土地殿。後院配殿有千佛殿、菩薩殿。整個布局對稱、嚴謹、穩定、壯觀。雙林寺以彩色雕塑著名於世。十座殿字有大小彩塑兩千多尊。千佛殿和菩薩殿的懸塑數以千計,風格獨特,形象生動,造型優美,情節感人,為全寺精華。藝術家們一致讚揚平遙雙林寺是集宋、元、明、清歷代彩塑的藝術寶庫。

蔡家崖革命舊址

山西省興縣城西十五里,為中共中央晉綏分局和晉綏軍區司令部所在地。一九四八年三月二十七日,毛澤東同志和黨中央離開陝北,東渡黃河,來到興縣蔡家崖。晉綏軍區司令員賀龍同志和邊區政府其他領導人騰出司令部大院供毛主席和中央機關居住。這是一座由六孔石窯組成的大院,毛澤東同志住第三孔,第二孔為他的會客室;周恩來同志住第四孔;任弼時同志住第五孔。院內西側為軍區司令部會議室。毛主席住的窯洞前有賀龍同志手植的六棵柳樹,枝葉交錯,形似六角,人稱「六柳亭」。樹蔭下有一張石桌和四個石凳,毛澤東同志當年在此與周恩來等同志商談國家大事。毛澤東同志在此居住的十天中,召開了五次座談會,在軍司令

玄中寺

在山西省交城縣城西北的石壁山中,又名永寧寺。始建於北魏延興二年(公元四七二年),歷時五年竣工,歷代修葺增建。因隋唐時期我國佛教大師道綽、善導相繼在此宣揚凈土法門,凈土宗也由此傳入日本,玄中寺聞名海外。唐太宗李世民曾來寺瞻仰寺內藏有歷代珍貴文物,僅碑碣即有四十六幢,其中有北齊河清三年(公元五六四年)造像碑,唐代女書法家一太原參軍房嶙之妻所書「彌勒鐵佛像頌」碑,元世祖忽必烈的白話碑,以及宋鑄鐵佛和明代塑像、木雕等。寺東大龍山上,還有宋建秋容塔。解放前寺廟已經破敗,解放後按原來的式樣和位置重修善導(公元六一三至六八一年),唐代著名高僧,佛教凈土宗的創始者。臨淄(今山東淄博市)人。拜道綽為師,在玄中寺倡導凈土法門,歸信者甚多。日本凈土宗奉善導為高祖。

天寧寺

在山西省交城縣卦山,始建於唐貞觀年間(公元六二七至六四九年),後經歷代修繕,現存殿宇多為宋、金、元、明、清建築。寺內古碑林立,殿閣巍峨。主要建築有千佛閣、虛堂、大雄寶殿、毗盧閣、石佛堂等。千佛閣內原有元鑄三尊鐵佛,高達六米,惜已被毀。虛堂建於明代,飛檐斗拱,極為精巧。堂右有明鑄大鐵鐘一口,重兩千餘斤。由大雄寶殿後,登一百九十八階石磴為毗盧閣,上下三層,內有十七階柏木丹梯,上通下達。附近還有卦山書院、朱公祠、奶奶廟等古迹。四周山色蔥蘢,古柏森森,風景極佳。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唐朝 的精彩文章:

古代檢校官相當於現在什麼級別?
吳夢起經典作品推薦,《大明盛衰》最受讀者歡迎

TAG:唐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