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老謀深算的英國和衝鋒陷陣的美國

老謀深算的英國和衝鋒陷陣的美國

叛逃英國的又一名俄羅斯前特工斯克里帕爾父女於3月4日再次上演的「中毒」事件,使俄與美歐關係「中毒益深」,且有多種跡象顯示「治癒無望」。

在沒有直接證據的情況下,英國首相特雷莎·梅以「有罪推理法」認定該事件系俄羅斯所為。英國以前也曾發生相同事件,英國同樣對俄提出抗議和驅逐外交官;美國奧巴馬政府在2016年12月離任前宣布驅逐35名俄外交人員,特朗普政府2017年中驅逐俄外交官並關閉和搜查俄駐美外交機構,但都雖有「轟動效應」沒有產生「群體效應」。

這次則不同。應英國要求,歐盟春季峰會當即對已進入脫歐程序的英國表示「聲援和團結」,對俄提出嚴厲譴責。梅首相宣布驅逐23名俄駐英外交人員後,美國隨即跟進,宣布驅逐60名俄駐美外交人員,其中包括12名俄駐聯合國外交官,並關閉俄駐西雅圖總領館。

在英國的要求下,也是在美國的推動下,西方國家集體做出了反應,聯合大規模驅逐俄外交人員。除英美分別驅逐23名和60名俄外交官外,烏克蘭驅逐13名,加拿大法德波蘭4國各4名,捷克立陶宛摩爾多瓦3國各3名,丹意荷西澳阿爾巴尼亞6國各2名,比芬羅挪匈瑞典愛爾蘭愛沙尼亞拉脫維亞克羅的亞馬其頓黑山12國各1名。驅逐名單還在加長。

歐盟宣布召回駐俄大使「述職」,北約宣布「收回」對7名俄駐北約使團外交人員的「資職」(驅逐的同義語)和另外3名人員的任職申請,相當於驅逐了10名外交官。

葡保盧斯洛伐克4國宣布召回駐俄大使「述職」,但不驅逐俄外交人員。可以看出,多數國家是為了表示與美英「一致」而採取的聯合行動,「不得已的象徵性」更多一些。也有一些國家沒有參與,如紐西蘭就說「我們找不出應該驅逐的對象」。

北約秘書長斯托爾滕貝格說:「這是對俄發出的明顯信號,是不負責任的危險行動的代價和後果。」法國總統府公報稱,馬克龍與特朗普通話,「祝賀這一強有力的國際行動」。

白宮發言人指出,特朗普還與德國總理默克爾通話,兩國領導人都對西方集體回應「俄不負責任地使用化學武器」感到高興。美國眾院議長保羅·瑞恩聲稱,俄與我們的利益和價值觀迥異,還試圖破壞我們的價值觀。美國國防部長馬蒂斯說,俄推行削弱和分裂西方戰略。雖然尚未找到「中毒」事件的真兇,但「明顯」是受莫斯科指使。

英國首相特雷莎·梅3月27日在內閣會議講話,稱盟友聲援英國是因為認識到了俄對西方的威脅。英國政府發言人表示,英國將同盟國一起,對俄挑戰做出「長期反應」,「俄應知道它是單槍匹馬與整個西方對敵」。

英國外交大臣約翰遜在議會作證,對這一結果極感得意:「從來沒有這麼多的國家聯合驅逐俄外交官」,「對俄不負責任行為做出的史無前例的強有力的國際回應」,「英國的夥伴聯合抗擊俄野心,西方聯盟採取了決定性的措施」,「是對俄情報系統的再次重創,俄多年都難以緩過氣來」。約翰遜得出結論:「極可能是一個重大轉折。」

歐洲媒體評稱,這是歐美一場「大規模有組織驅逐俄外交官的協調行動」,冷戰最烈時期都沒有發生過。規模之大和參與國之多,均為國際關係史上所僅見。

俄方像往次「中毒」事件一樣堅決否認承擔任何責任,稱之為「一個國家集團邁出的不友好的一步,是為對俄進行新一輪制裁而發起的「挑釁與反俄運動」。

俄外長拉夫羅夫指出,「這種野蠻行為實難容忍」。俄所有回應都提出「反擊」,必須以牙還牙,已宣布驅逐23名英國外交官,不排除做出更強烈反應的可能。俄方同時指英國嫁禍於人,必須首先「自證清白」,提議與英方進行聯合調查,自然遭到拒絕。

俄評論文章稱「這一無異於宣戰的行為」使俄美關係再次受到重創,預言事態還將繼續升級。俄與西方關係已墜入一場「新冷戰」。俄宣布將舉行系列重大軍事演習。

特朗普以「商人總統」的身份入主白宮,以「商業眼光」審視世界,認為盟國「佔盡了」美國的大便宜而「德國最壞」,與俄長期戰略對峙犧牲巨大,「兩頭損失而兩頭都不討好」,因而提出要盟國特別是西歐支付巨額保護費和大幅改善與俄關係的政策主張。

英國極感擔心,率先宣布俄「劣跡」並與俄關係降級,與德國聯合推動歐盟通過延長對俄制裁決議,意在拉住美國。特雷莎·梅在特朗普就任後急往白宮,力阻改善與俄關係和尋求對英脫歐支持。默克爾接踵而至,力勸美不能放棄捍衛西方價值觀和「善待歐盟」。「通俄門」愈演愈烈,大火已延燒至特朗普家庭。美議會兩院幾乎滿票通過擴大對俄制裁議案,特朗普不得不簽字。這些後面都有英國的影子。

本次「投毒事件」發生後,特朗普並未公開譴責,且與普京通話祝賀其再次當選,簽署驅逐俄外交官命令顯然有「不得已」成份。但在強大的輿論和政治壓力之下,也只能「不得已」了。

眾所周知,美蘇冷戰始於丘吉爾訪美期間的「鐵幕演說」,伊拉克戰爭更多是布萊爾挾裹小布希的「得意之作」,特朗普改善與俄關係設想的內部破壞因素是傳統勢力聯盟,外部則是英國。英國特工和情報力量全球罕有,美國須臾不可失去;歐盟對英國脫歐提出高昂要價,但對英國提出將一併中止情報交流的條件後當即軟了三分。

但情報有真有假,亦真亦假。俄叛逃至英的特工如此之多,說明英情報部門神通廣大,卻一個個死於同樣版本的「中毒」事件,英國政府同樣要對俄作出強烈反應,使俄與西方關係再降一級。叛逃特工以生命終結的形式被最後利用。

當前形勢下,美俄關係已成死結。俄方也公開承認與西方關係已無改善可能,而且還將惡化。既然已通過近半個世紀的冷戰使蘇聯解體,決不能讓蘇聯的繼承者俄羅斯緩過氣來,英國毫不掩飾這一「戰略考慮」。

特朗普對俄政策動輒得咎,政策取向全面右轉,極端化傾向明顯上升。英國外交大臣約翰遜有關西方與俄關係「極可能是一個重大轉折」的預測值得關注。

通過「中毒」事件,英國再次把美國拉上了與俄全面對抗的戰略軌道。老謀深算的英國和衝鋒陷陣的美國又將聯手演出一場大戲,序幕業已拉開,「後戲」有得看了。

世界大舞台,世事如棋局。中國必會從這場「大戲」中得出應有結論。

來源:上觀新聞

作者:孫海潮

- END -

華 語 智 庫

更 多 專 家 解 讀 可 按 國 家 查 看 文 章

長 按 下 方 二 維 碼 , 關 注 本 公 眾 號

專家 | 深度 | 權威 | 原創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華語智庫 的精彩文章:

外媒:「俄羅斯大媽」為何青睞普京
蓬佩奧緣何獲得青睞?——解開特朗普外交換帥之謎

TAG:華語智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