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核廢料處理難題困擾中國

核廢料處理難題困擾中國

更快,更好,更權威的核電信息,請關注核電周刊

我們的態度是開放,審慎,科普

總期|046期

廢料難題,一直是在核電運營到結束階段不可避免的難題。周刊希望通過以下的解讀,為大家帶來嶄新的核廢料認識。

核廢料,主要指帶有含有放射性的核物質。

從技術層面來看,主要分為高放射性、中放射性、低放射性三類,它來自多種途徑,包括因核技術、核應用、軍工、醫療或開採鈾礦時產生的各種核廢料。

其中核電站產生的核廢料在其中並非佔據最大比例。但包括反核或對核有疑慮在內民眾最為關心的話題,無非就是核廢料,它的如何處理和處理方法如果不得當都將引起軒然大波。

我們的目光不得不投入到上面。

對於中低放射性核廢料的處理,我國是按國家標準和國際原子能機構的要求處理,不論是固體核廢料還是液體核廢料,都進行固化處理,然後裝在200升的不鏽鋼桶里,放在淺地層的處置庫里。

對於中低放射性廢料,我國還有兩座中低放射核廢料處置庫(暫無高放射處置庫)。

這兩座中低放射核廢料處置庫,分別位於甘肅玉門和廣東大亞灣附近的北龍。

甘肅玉門西北處置場位於原核工業404廠廠區內,廣東北龍處置場始建於1998年,於2000年建成,距大亞灣核電站5公里,距嶺澳核電站4公里,主要接收和處置廣東省核電站產生的低中水平的放射性固體廢物。

對於高放射核廢料,通行會有兩種處理方式,一種是直接把乏燃料當核廢料,經過處理裝在大罐子里直接埋到很深的地層下,像美國、俄羅斯、加拿大、澳大利亞等幅員遼闊的國家目前都是這樣做的。

還有一種,是將裝有核廢料的金屬罐投入選定海域4000米以下的海底。

我國對高放射廢物採取的是後處理方式,即先把乏燃料送到處置場進行玻璃固化,之後再放到至少500米深的地層內埋掉。

但因為我國還未建成高放射性核廢料處置庫,所有的高放射性核廢料只能暫存在核電站的硼水池裡。

通過暫時存放在核電廠自建的硼水池中,用硼水去吸收核廢料產生的大部分能量。(每個硼水池足以儲存核電站10年運行所產生的核廢料)

如秦山核電一期工程,它是中國最早核電站,於1991年併網發電,據當初設計壽命為30年,離計劃退役時間只有三年,不過隨著延壽大修工程的開展,目前將不會考慮到退役問題。它的核廢料也就一直存儲在自建的硼水池中。

但發生在美國的核廢料儲存水池爆滿事故,讓我們不得不警示,核廢料的上行難題。

雖然,如今看來,我們的核廢料壓力還是不小,但在處置場未建好,我們就不得不將目光投到十或至二十年後,觀察在那個時候,核廢料將如何處理。

最近各國也都有研究出最新的核廢料處理辦法。

如以色列,開發了一種基於等離子體氣化熔化(PMG)原理。

首先將部分核廢料轉化為高度電離的氣態物質,再經過最高7000℃的高溫分解、固化、熔融、玻璃化等處理流程,處理過後的核廢料在冷卻後最終可轉變成環境友好的玻璃態物質。

這種玻璃態材料性質十分穩定且安全,可以被鑄成瓦片、磚塊或者板材用於建築行業,也可以用於道路鋪設,實現了核廢物的充分利用。

但這樣的辦法,顯然在沒有落地之前,都有待觀望。

End-

關注核電周刊,給你每周核電資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核電周刊 的精彩文章:

TAG:核電周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