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晚清名臣李鴻章

晚清名臣李鴻章

晚清名臣李鴻章

文/米小谷

那天在十點讀書上聽了牛皮明明的一篇文章《年少不懂李鴻章,如今方知真中堂》,文章一開始就提綱挈領地說:歷史書里,他是喪權辱國的罪人,是賣國求榮的權臣。梁啟超卻說:「吾敬李鴻章之才,吾惜李鴻章之識,吾悲李鴻章之遇。」今天,我們不讀李鴻章,不知愛國為何物,更不會知道,在歷史洪荒中,一個渺小的人負重奮力前行時需要多大的勇氣。

聽完那篇半小時的文稿,使我對李鴻章其人產生了極大地好奇和興趣:他到底是不是一個喪權辱國的罪人?他到底是不是像文章中敘述的那樣一生勵精圖治,不卑不亢,挽大廈之將傾,一生寫滿傳奇?帶著這些疑問,我從圖書館選了一本最厚的《李鴻章》傳記來讀,希望從中找到答案!

書以每晚100頁的速度推進,從李鴻章的生平、參加科舉、中進士入翰林院到棄文從武、入曾國藩幕府、組建淮軍、剿滅太平軍,李鴻章每一步都殫精竭慮、謹小慎微。從肅清太平軍開始,李鴻章開始超越曾國藩,成為權傾朝野的晚清第一重臣。西太后慈禧、咸豐皇帝、光緒皇帝朝廷內外大小事務都倚重於他。也就在這時,洋人伺機而動,李鴻章開始在職權範圍內購買武器彈藥組建北洋艦隊、選送聰穎子弟赴美留學、興辦江南機器製造總局,大力開展洋務運動,力圖從根源上振興清廷。然而李鴻章一生最大的特點就是從不忤逆朝廷,只做能力範圍內最大的努力,他是大清的不二忠臣!老佛爺要修頤和園,他雖無奈,還是把北洋艦隊數年發展的軍餉用度和盤獻上,對外卻有苦難言。日本人已攻佔旅順、大連灣,因不敢攪了太后六十大壽的興緻,只能拖延不報,任日軍長驅直入。這樣的大清被十一國列強魚肉瓜分有什麼可驚奇的呢!

李鴻章的一生,他自己這樣概括:「予少年科第,壯年戎馬,中年封疆,晚年洋務。一路扶搖,遭遇不為不幸。」就仕途名位而言,李鴻章是幸運的。時危始識不世才,他抓住了時代提供給他的所有機會,青雲直上九重霄。然而,這時世的艱難困頓,既是他一切榮耀的來處,也是他一切屈辱的源出。李鴻章扶大廈之將傾,耗盡心血為遲暮之帝國,小有中興卻難逃歷史洪流。雖已是歷史,可讀到前線守軍軍餉無著,軍械落後,只能被動挨打,以死相拼,大清朝廷卻斥巨資修建頤和園、大辦壽宴,令人膽寒。人牆何以抵擋日軍洋人的槍炮轟擊,其中不乏守軍將士不戰自潰,棄炮棄城而逃,將眾多武器彈藥丟給了敵軍!日軍洋人在我們的國土上大肆屠殺百姓,割地賠款,簽訂諸多不平等條約,條條款款讀來無不讓人血脈膨脹,心痛不已!

李鴻章就處於那個動蕩不安、國難當頭的年代,他既要上不忤逆朝廷,力撐大清振興之責,不可避免地成為朝廷議和條約的「背鍋俠」。1900年,八國聯軍進犯北京,慈禧太后帶著光緒皇帝西逃開封,將滿目瘡痍、危如累卵的大清帝國「應辦事宜」交到李鴻章手上,朝廷「不為遙控」。1901年,李鴻章在主持簽訂了《辛丑條約》後吐血而卒,享年78歲!一生中,他顫顫巍巍簽下30多個不平等的條約。他自己深知,從簽字開始的那天,他就會背負一世罵名。其實晚清的罪不過是過個大壽要花國家小半年財政收入的慈禧太后,而李鴻章,無非就是慈禧手中的一顆棋子,而他的性格和處事方式,也一定程度上受到了他的老師曾國藩的影響,雖然實力超群,完全有成為新一代帝王的能力,但是無司馬昭之心,一心為國。

梁啟超說:「吾敬李鴻章之才,吾惜李鴻章之識,吾悲李鴻章之遇。」可是我們的歷史書上至今再提起那段歷史時,依然將簽訂喪權辱國的不平等條約跟李鴻章緊密聯繫在一起。有些真相,我們不去學習,不去挖掘,就會永遠被一些表象埋藏!李鴻章作為大清的外務大臣是被世界所熟知和敬重的,在國內卻至今被誤解,實在讓人可悲可嘆!

公眾號發布的文章均為原創,如果您喜歡我的文章,請長按文末的二維碼添加關注,歡迎您轉發點贊評論,感謝您的支持,我一定不辜負您的期待!

「淡妝打拚素顏修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淡妝打拚素顏修行 的精彩文章:

TAG:淡妝打拚素顏修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