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王寶強,你憑什麼這樣狂?

王寶強,你憑什麼這樣狂?

來源 | 王耳朵先生(ID:huangezishiba),經授權轉載

王寶強最近又火了,這次,不是因為他的家事。

前幾天,第九屆中國電影金掃帚獎在北京頒獎,王寶強因導演處女作《大鬧天竺》,獲得最令人失望導演獎。

出乎所有人意料,王寶強親自前來領獎,這是金掃帚獎舉辦以來,到場的第一位一線明星。

《大鬧天竺》拍得爛不爛,我不好評價。

觸動我的,是王寶強現場說的一段話:

「我知道,這是很不光彩的一個獎項。我第一次當導演,確實欠缺經驗,有不足的地方。第一次領這個獎,希望也是最後一次。我欠觀眾一聲對不起」。

有人在新聞後留言:王寶強,你憑什麼這樣狂?你以「最令人失望導演獎」為榮嗎?

王寶強狂不狂?當然不,能夠去領一個帶有羞辱性質的獎項,這本身就是他的態度。

走紅地毯很容易,坦然接受他人的指責,卻很難做到。

而一個真正成熟的人,你應該擁有兩種能力:情緒穩定、內心強大。

一個人的情商與格局,其實看你失意時的反應,就夠了。

去年底,「寒門博士自殺」的事情,鬧得沸沸揚揚。

2017年12月,西安交大在讀博士研究生楊寶德,被發現溺亡在西安灞河中。

這位自殺的博士,出生於湖北農村,家境貧寒,成績卻相當優異。

他是家鄉學歷最高的年輕人,也有著不錯的科研天分。但是,作為學術科研的博士生,卻要幫博導澆花、打掃辦公室、擦車、拎包、擋酒。有時候,還要陪博導購物。

當導師明確告知,不會讓他出國,他於是崩潰了。

一個年輕的博士,為什麼選擇了結束生命?

最大的原因,當然是不負責任的導師,是畸形的師生關係。

但在博士階段難熬的最後道路上,楊寶德堅持往下走幾步,結果會否大不一樣?

一切,已經無法預設。

每個挫折里,實際都隱匿著一些新的可能。挫折不可怕,你被挫折打垮,才最沉重。

這世上,有的是,得意時神采飛揚的人,少的是落魄時,仍然寵辱不驚的臉。

微信上,有個在讀書群里認識的朋友。

寫得一手非常漂亮的文字,有靈氣,很陽光。

她每天的朋友圈,安靜又祥和,看書、喝茶、逛街,和次數不多的鍛煉。

有煙火氣,卻沒有市井裡的抱怨,與情緒。

有天,偶然看到,別人轉的一篇對她的專訪。

才知道,這個朋友得過惡性腫瘤,正在慢慢康復,每過幾個月,就要去化療一次。

在多數人的印象里,一個被命運狠狠撞擊過的人,再怎麼堅強,也會表現出脆弱。

但她沒有。

或許正是這種堅強到極致的情緒,才陪她走過了那段少有人知道的路。

萬物皆有裂痕,有的人只看到傷口,有的人,卻把它當作陽光照進來的地方。

三毛說,一個沒有長夜痛哭過的人,不配講悲傷。一個每遇挫折都要痛哭的人,還是不必三十而立了。

你有多不慌不亂,你才會有多幸運。

有篇演講,曾經刷爆網路。

名字叫,《我祝你不幸並痛苦》。

美國大法官羅伯茨的兒子傑克,即將高中畢業,羅伯茨出席畢業典禮,並做了致辭。

他沒有按照慣例送上祝福,而是說:

「我不祝願你們好運。

在未來的很多年中,我希望你被不公正地對待過,唯有如此,你才真正懂得公正的價值。

我希望你遭受背叛,唯有如此,你才領悟到忠誠之重要。

我祝福你人生旅途中時常運氣不佳,唯有如此,你才意識到概率和機遇,在人生中扮演的角色。」

是的,年齡越來越大,你就會越來越發現:

哪有一帆風順的人生,哪有什麼百毒不侵的工作,哪有什麼不費吹灰之力的光鮮。

你只有,從容接納世界的不幸和痛苦,流過汗,受過累,才能過上普普通通的正常生活。

真正的長大,不是總有一手好牌,而是你不怕拿到爛牌,而且能夠重新扭轉乾坤。

很喜歡這段話:

這一生,你要成長兩次。

一次是,發現生活沒有那麼好的時候,一次是發現,內心堅強,努力打拚,生活也不會那麼糟糕的時候。

龍應台也講:

「我們拚命地學習如何成功衝刺一百米,但是沒有人教過我們:你跌倒時,怎麼跌得有尊嚴;你一頭栽下時,怎麼治療內心淌血的傷口,怎麼獲得心靈深層的平靜,心像玻璃一樣碎了一地時,怎麼收拾?」

失敗就是人生的修行。那些情緒穩定、內心強大的人,會活得更深刻與真誠。

領獎台上,被問會不會再當導演,

王寶強說:「肯定會,我不會原地踏步的。相信總有一天我會成為一個合格的導演。」

這句話,很狂,也很有可能。

那些殺不死我的,必然會使我更強大。

願你縱然腳踩淤泥,也要心向光明。

我們都曾不堪一擊,我們終將刀槍不入。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說錢 的精彩文章:

一年被賣了10次,誰為我負責?
早春時節多吃這7類食物,能有效預防流感,你知道嗎?

TAG:說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