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清代太醫院中也有西醫,中西醫結合已有800年歷史

清代太醫院中也有西醫,中西醫結合已有800年歷史

清代太醫院中有西醫。有記載的進入中國的西醫,早在元代就有,而且不是在歐洲混不下去才來中國淘金,有些在歐洲甚至是王室的御醫。試做簡要回顧如下:


傳播西醫的先驅們

最早將西方醫學傳入中國的西洋傳教士當為公元1289年被教宗尼古拉四世(Nicocas IV)派遣來華的義大利籍方濟各會傳教士孟高維諾(1274一1328)。據1882年版《波西米亞史料集》記載,他來中國前曾是菲特烈皇帝的御醫,那他該有很高的醫術。來華後,他也為人看病,陳邦賢所著的《中國醫學史》說到他在北京,除傳教外,兼以醫術為活動工具。孟高維諾在北京長達34年,這期間出自行醫需要,他一定研讀過中國的醫學書籍,也一定會有較多的中西醫治療臨床實踐,可惜他這方面的事迹沒被記錄下來。

清代太醫院中也有西醫,中西醫結合已有800年歷史

在中國最早開辦醫院的西洋傳教士是葡萄牙人加內羅(1543一1583)主教。他於1567年來華,在廣東傳教。他曾在澳門開設兩處醫院,一處專為異教徒看病,一處專為基督教徒看病。

明末來華的利瑪竇、龍華民、鄧玉函、湯若望、卜彌格等皆通醫術,他們中又以鄧玉函、卜彌格更為突出。鄧玉函來華前曾在歐洲行醫,其醫術為王公、大人所器重。來華後,曾在澳門行醫,並作病理解剖。他還研究過中國本草,《帝京景物略〉提到:「鄧玉函善其國醫。……玉函嘗中國草根,測知葉形花色,莖實香味,遍嘗而露取之,以驗成書,未成也!」卜彌格的父親即是著名的醫生,他承續家學,在醫學上也極有造詣,來華前曾為波蘭王的首席御醫,來華後在澳門、海南島、雲南傳教期間,兼行醫。他還研究中國醫術及用藥方法,著《醫鑰》、《中國醫家》等書,將中國醫術向西方介紹。

元明時來華的傳教士都以傳教為主要目的,行醫看病只是附帶涉及,且中世紀的西方醫學落後於中國,傳教士的醫術並不為中國人看重,這使他們的醫療行為在華產生的作用十分有限。不過因著他們的參與,中西方醫學開始接觸,在促成雙方醫學的交流傳播方面,孟高維諾、加內羅、鄧玉函、卜彌格無疑是先驅。

清代太醫院中也有西醫,中西醫結合已有800年歷史

清代太醫院的「洋御醫」

到清時,西方醫學因著人體生理方面的重大發現,相對於東方醫學其優勢已明顯顯露,又因康熙帝對西方科學技術的推崇,使來華傳教士中的善醫者開始以醫生作為職業為中國社會服務。

清代太醫院中也有西醫,中西醫結合已有800年歷史

鮑仲義(義大利籍)、樊繼訓(法國籍)、羅德先(德國籍)、羅懷忠(義大利籍)、安泰(法國籍)五人皆是康熙朝來華的傳教醫師,皆任職太醫院。他們不只有精湛的醫術,還有很好的醫德,除為皇帝、王公大臣看病外,還行醫舍葯於窮人。羅懷忠來華前曾從名師習醫,在華期間開設診所,免費為無錢的人家治病。他還搞過助產士培訓,向她們傳授接生、婦科、兒科知識。

五人中羅德先的醫術最為高明,方豪在《中西交通史》中說他「精外科,尤善配藥,並諳脈理。嘗以不治之症驗之,無不立愈」。他曾兩次挽救了康熙帝的性命,一次是治好了他的心臟病,一次是割去他上唇生的腫瘤,由是康熙對他極為信任。康熙曾作十次旅行,每次行期都在六個月以上,羅德先多次隨行伴駕。為酬謝他,康熙償給他價值二十萬法郎的金錠。他在無葯時就自己配藥,常有人向他求葯,他不拒絕任何人。巴多明曾這樣讚譽他:對病人「他說得很少,許諾得也很少,卻做得很多。最使我佩服的是他的耐心和溫和,什麼也不能使他灰心,任何情況下,他都顯得沉穩,他的仁愛施向所有的人,窮人和富人一樣。」

下圖清代太醫院舊址。

清代太醫院中也有西醫,中西醫結合已有800年歷史

羅啟明、巴新兩人為乾隆朝來華的傳教醫師。羅啟明(1725一1764),葡萄牙人,耶穌會士,1751年偕錢德明、高慎思來華。精外科,受雇宮廷,以治病傳道。因傳教、行醫勞累過度,患肺結核早逝。巴新(1712一1744),字懋修,法國籍耶穌會士,1765年來華。巴氏來華前曾為波斯王托馬斯·古里康(Thomas Koulikan)的首席御醫,來華後在廣東傳教。乾隆帝第五子得病,征傳教士以西醫為治,在京傳教士乃將他薦舉,遂被徵召入宮,被聘為御醫。

乾隆朝來華的韓國英、索德超亦是醫生。韓國英在京曾給俄國傳教士和中國貧民百姓治病。索德超是天文學家,來華後一直在欽天監任職。相關文獻未提到他在華有行醫之舉,但他的同事方守義(1722一1780)神父提到他是醫生,另外,研究英使馬戛爾尼(1737一1806)在1793年乾隆時出使中國的法國當代作家阿蘭·佩雷菲特也提到索德超是醫師、藥劑師。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鄧海春 的精彩文章:

金國和清朝,女真族和滿族,他們之間有著什麼聯繫?
又逢一年元宵節,從古代留下來的習俗,你做這些事情了嗎

TAG:鄧海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