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豐臨:讓狼群過去

豐臨:讓狼群過去

1.馬爾克斯封神

這真是像夢一樣。

哥倫比亞的作家加西亞﹒加夫列爾﹒馬爾克斯今年3月6日八十歲了,《百年孤獨》已經出版了四十年了,他獲諾貝爾文學獎也有二十五年了。現在人們把馬爾克斯當神敬起來了:

在他出生的小鎮阿拉卡塔卡,3月6日凌晨零點鳴放禮炮80響,孩子們早幾天就把黃色紙蝴蝶掛滿了小鎮各個角落。數百人集體朗讀《百年孤獨》。哥倫比亞總統烏維賀信中說他是「老師中的老師」。委內瑞拉總統查韋斯在直播節目中,大段朗讀了《百年孤獨》和《族長的沒落》片斷。在西班牙舉行了十六個小時的馬拉松式朗讀會,第一副首相德拉維加首先朗讀,每人十五分鐘,結束的時間正好是馬爾克斯生日的凌晨。類似的活動也在墨西哥開展。家鄉小鎮有一個紀念館,放了一些他的照片、傢俱和一個雙手殘缺的天使雕像。由於政局不穩,參觀者少,這裡成了蝙蝠的家園,用煙董了三次,也沒有把這些寄居者趕走。紀念館臭氣董天。現在總統也說了,要撥款60萬美元修建。

這是二十世紀最讓人激動的文學神話。想當年,他瘦骨嶙峋,局促不安,穿著兩個肘部露著大洞的套頭衫。寫《百年孤獨》的十八個月里,他沒有工作,沒有任何收入,妻子買麵包、買肉得想方設法賒賬,房租一拖再拖,郵寄完成稿時,郵件超重,郵資不夠,只能寄半部作品。沒有想到,《百年孤獨》一舉成功。一開始怕五千冊都賣不出去,後來一印再印,印數超過三千萬冊。現在馬爾克斯不比往昔了。他體重增加了十公斤,神態安祥穩重,有四套別墅,分布在四個國家。他也可以出入各種高級社交場合了,喝酒的檔次也高了,不再抽煙,也不會跟朋友們說心裡話了。想見他的人要從一月份安排到九月份。現在他可以跟教皇見面,跟密特朗私交很好,跟卡斯特羅成了經常會面的朋友。誰要是想跟他當年在大街上碰見海明威那樣,打個招呼,怕是很難做到了。

2.那些死人們輕輕嘆息

馬爾克斯說,我要為我的童年時代所經受的全部體驗,找到一個完善無缺的文學歸宿。

1927年出生的他,八歲以前一直在外祖父母家生活。那是一個偌大而古老的建築,有一個大院子。每到炎熱難擋的夜晚,可以聽到死人的亡靈輕輕嘆息。外祖母的腦袋裡裝滿了故事。她不認為生與死有什麼區別。她讓五歲的小馬爾克斯坐在椅子上,還不能亂動。她給他講在家裡走動的遊魂:那是他的眾多婕媽和舅舅們。他親眼見過西蒙諾塞姨媽在某一天坐下來,織她自己的裹屍布:「孩子,我快要死了。」織完後的那天真的躺在床上死了。外祖母要讓他聽話,如果不聽話,那些變成了亡靈的姨媽和舅舅們,就會從自己的房間出來找他。直到他成人,他仍然對夜晚充滿了恐懼。

外祖父是個退伍的老軍人,當過上校軍官。老頭子一隻眼睛因青光眼而失明,但胃口好,腆著大肚子,吃飯的時候坐在首席,性慾旺盛,有鎮上有幾十個私生子。他經常帶著小馬爾克斯散步,也帶著他和老軍人們喝酒,回憶往事。他把小外孫當大人一樣,給他吐露心事。有一天走在街上,他對孩子說,「你不知道死人有多苦啊。」他也帶著孩子看馬戲。有一天,馬爾克斯想摸摸冰。他就領著外孫到一個冷庫,讓孩子的手摁在冰冷的鯛魚身上。這個細節寫進了《百年孤獨》,變成了吉普賽人的冰塊。

從小沒在父母身邊長大的孩子總有一種孤獨。八歲後回到父母家,馬爾克斯他和母親無話不談,但談的話相當客套。他和父親的關係也很僵。父親說馬爾克斯「似乎認為沒有公雞,那些小雞娃也能生出來。」這個有十六個兄妹的家庭,似乎更多地讓馬爾克斯活在內心裡。

文學來到馬爾克斯心裡,是順理成章的事情。他先是學法律,再當新聞記者,和城市生活格格不入。十九歲,他發表第一篇小說。二十歲讀到卡夫卡的《變形記》,深受啟發。二十一歲,開始寫作長篇小說《家》和《枯枝敗葉》。《枯枝敗葉》先後修改四稿,二十八歲時出版。二十九歲,他供職的《觀察家報》被封,窮困潦倒的他開始創作《沒有人給他寫信的上校》,九易其稿,三十歲那年出版。三十四歲那年,第一次讀到魯爾福的《佩德羅﹒巴拉莫》,後來自稱可以把這篇小說背下來。再後來,那些聞名於世的小說陸續創作出來。

3.黑狗們必須死

獨裁者都有怪癖。拉丁美洲的獨裁者怪癖也與眾不同。

巴拉圭的獨裁者弗朗西亞下令,全國二十一歲以上的男青年都得結婚。委內瑞拉的獨裁者在政府機關的走廊里到處貼上標語:「此處所聞所見,一律不得外泄。」薩爾瓦多的獨裁者馬丁尼斯讓人把路燈用紅紙包起來,說是可以防止麻疹流行。海地獨裁者杜瓦利埃下令把全國黑狗都斬盡殺絕。因為一個政敵為了逃避逮捕和暗殺,竟然變成了一條黑狗。

這些是馬爾克斯告訴給門多薩的。在這個大陸上,先是有為了獨立而掀起的戰爭。後來又有革命,有自由派和保守派的戰爭,有政變,有軍人執政,有人利用革命發財、當官、腐敗、變成獨裁者,資產階級和權貴們毫無顧慮地掠奪和欺壓底層人民。

1967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瓜地馬拉作家阿斯圖里亞斯說:

「在美洲人當中,歷史與其說是歷史,不如說是小說。」

「據說,死去的祖先不得不睜大眼睛,看著他們的後代受苦受難,奮力掙扎,直到恢復了正義,恢復了被奪占的土地,他們才會在墓穴中瞑目擊者安息。」

「並非我們的作品追求駭人聽聞的效果,只是我們經歷的事實在駭人聽聞。」

被稱為拉美文學爆炸的代表作家有四個人。墨西哥的富恩特斯於1958年已經發表了《最明凈的地區》,1962年發表了《阿米特里奧﹒克魯斯之死》。秘魯作家略薩寫了《情愛筆記》、《胡利婭姨媽和作家》、《綠房子》等小說。阿根廷作家科薩塔爾寫了《跳房子》、《中獎彩票》等小說。屬於拉美魔幻現實主義的重要作家,還要馬爾克斯們的前輩作家,如阿斯圖里亞斯、卡彭鐵爾、魯爾福、博爾赫斯等。

使命感是這些作家的共同特點:

富恩特斯說,在拉美,沒有作家,就沒有人發言。文學應該記錄、反思、質疑。略薩說,文學要抗議、要控訴、要批判。

馬爾克斯在《拉丁美洲的孤獨》中說,孤獨是因為「我們沒有足夠的常規手段來讓人們相信我們生活的現實。」

《百年孤獨》描寫小鎮馬孔多的形成、興盛、衰落、消亡,彙集了不可思議的奇蹟和最純粹的現實生活,縮寫了拉丁美洲的百年史,也提出了家族的毀滅,是缺乏團結、信任和溝通所導致的孤獨。

在《沒有人給他寫信的上校》中,上校的兒子因為傳遞反政府傳單被人打死,七十多歲的上校沒有任何經濟收入,每周五等待的郵船沒有一次能帶來戰爭撫恤金的消息。只有一隻鬥雞是兒子留下來的。兒子的朋友們希望能參賽,富豪親家聽說要把鬥雞賣給他,故意壓低價格。上校決定不賣雞了,妻子問他如果等不來撫恤金吃什麼,他斬釘截鐵地說:

狗屎!

4.讓狼群過去

馬爾克斯和拉美的其他作家在上世紀的八十年代被介紹到了中國,恰和中國的尋根文學熱接軌。莫言、余華、陳忠實等作家深受其影響,在作品中多有模仿和借鑒。但是,不可否認,中國當前文學界還有一股浮躁氣。用魯爾福的比喻,職業文學家用時髦的方式寫作,一部部空洞無物的作品出版了。真正的作家不得不用另一種方式寫作,來沖淡前一種作品的影響。馬爾克斯和魔幻現實主義給我們的文學帶來的東西,帶給我們若干啟示。

一是魔幻與現實。馬爾克斯認為,讀者只看見魔幻,看不見現實,是「理性主義妨礙了他們」,「小說是用密碼寫就的現實,是對世界的揣度」。他討厭虛幻,認為虛幻是粉飾現實的一種工具,跟想像是兩碼事。要運用魔幻現實主義的手段,首先是充分理解和認識所處的現實。

二是積累和準備。馬爾克斯的閱讀面相當廣,幾乎涉及到西方文學的所有重要作家,從古希臘的悲劇作家索福克勒斯,到中世紀的詩人,再到十九世紀的重要作家,二十世紀的卡夫卡,福克納,海明威,康拉德,格雷厄姆﹒格林,伍爾夫,甚至像大仲馬,凡爾納等作家的作品。他的身邊始終有一批優秀的文學讀者,他們相互討論,提供書籍,分析作品,開闊了視野,積累了文學素養。為了創作一部作品,他可以用十五年(百年孤獨)、三十年(一個事先張揚的謀生案)來醞釀。

三是熟悉和陌生化。魯爾福和馬爾克斯所要表現的,是別人的技巧和別人的文字所不能表現的,所以他們必須在借鑒中創新出來自己的表現方式。比如,馬爾克斯在一部小說中為了表現某個城市的炎熱,曾在一個類似的城市住了一年,結果還是沒有找到感覺,後來在一種熱帶花的氣息中突然開悟。而一般的作家往往在熟悉的生活中,用熟悉的技巧和文字,套用熟悉的思路,批量生產文學作品。

四是豐富與貧乏。馬爾克斯的作品,除了魔幻式的想像外,用的其他技巧並不多,甚至也不是太花哨。他用很傳統的敘述態度和很簡潔的文字,表現了深刻的人性,複雜的人類命運,和豐富的思想意蘊。相反,在一些作家的作品中,技巧很多,文字很流暢優美,甚至結構複雜,敘述用了很多手段,但在形式的底下,卻是思想的貧乏。

作家鼓舞作家。馬爾克斯的意義,不在於他給我們技術層面的啟發,而在於通過他的態度,我們可以有更加開闊的胸懷,更加耐心地準備,更加深刻地理解時代、社會和人自身。通過他的手,我們看到的應該是月亮。在螞蟻一樣寫著空洞無物的流水線式文字中,我們也得有魯爾福式的耐心:

讓狼群過去!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豐臨的國 的精彩文章:

TAG:豐臨的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