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為什麼我們會被大數據殺熟?

為什麼我們會被大數據殺熟?

最近很多人都在討論大數據殺熟的問題!其實,我們除了對於這種做法的商家即為反感以外,其實應該自己想想,為什麼在一個如此透明化的時代,這些商家盡然可以在我們毫無察覺的情況下,殺熟殺了這麼久?他們是如何做到的呢?

互聯網越深入,我們越孤獨!

隨著互聯網的發展,我們現在的生活幾乎高度互聯網化,我們在哪兒,吃什麼,玩什麼,我們隨時隨地的會分享出去,希望可以得到別人的稱讚或者評價,而且我們使用的軟體,基本都是基於個人朋友交往去設置的,這樣,我們會只和自己喜歡或者欣賞的人去分享,而另一些自己不care的人,則會屏蔽掉,這樣自己就不用擔心被自己不喜歡的人關注,我們也可以選擇不回答,不回復,其實是自己懶得回答!包括微信,微博,新聞客戶端等等,他們會利用我們的用戶習慣來幫我們做選擇,選擇讓我們可以看到什麼,不看到什麼!打個比喻,就像我們都是盲人,而且還帶著墨鏡!根本就是在這個世界的一個維度上生活,基本不會和自己不喜歡的食物有交集,就像我們自己建造了一個楚門的世界!所以,你根本不會發現那裡有變化,因為你就得不到這個信息,從自己也好,包括從身邊的朋友也好,因為你們都是一樣的人!

心裡賬戶,讓你掏錢到手軟!

經濟學裡有一個辭彙叫做心裡賬戶!心裡賬戶,顧名思義,就是你自己心裡願意為某事發多少錢!但是,作為商家也好,在沒有大數據時代,他們沒有所謂的數據基礎,所以在產品定價方面很被動,漲價和降價都是根據消費者的消費產品的數量作為依據,整個的定價和市場活動很滯後!但是隨著大數據的出現,商家可以通過詳細的數據分析,消費行為分析,盡量定在我們心裡賬戶的消費高值,這樣就算我們消費的比以前多了,但是是在我們的心裡賬戶高值部分,心裡可以承受,所以不會引起我們的注意,再加上新的用戶參加活動都可以優惠,所以就算後期貴一點,也是可以合理理解的,畢竟過了優惠期了。根據每個人的消費能力,盡量讓他多花錢,而不引起注意,這就是大數據殺熟的基本原理!

被殺熟最主要的是因為作為客戶,雖然這個世界的物品數以億計,但是作為一個固定類人群,大家的消費習慣和範圍都是固定的,這也是大數據出現後對人類生活的改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精英日常 的精彩文章:

TAG:精英日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