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在北京沙塵暴的源頭,她獨自一人花了10年,種了15萬棵樹

在北京沙塵暴的源頭,她獨自一人花了10年,種了15萬棵樹


這是司馬推送的第 

699 

個與眾不同的人




北京的沙塵暴又來了。一大早看到朋友發來的照片,竟下意識地屏住了呼吸,好像感受到一陣一陣的肺疼。




這麼多沙塵從哪兒來,可能大多數人都不知道。但一位69歲的老奶奶最清楚

,距離北京城1197公里的阿拉善,這裡就是所有風沙的源頭。同時,這也是她住了49年的家。


「我把梭梭救活了,

梭梭就能夠防風治沙,

就能守護我的家園。」

抱著這最簡單的想法,她獨自一人在這兒砸光所有的積蓄,貸款上萬元,一棵一棵種下希望的梭梭樹。








3月28日,春天的北京,沙塵暴如期而至。



霧霾與沙塵雙管齊下,


爆表數據觸目驚心地一片深紅。





左圖為2018年3月28日北京空氣質量,右圖為2017年5月4日北京空氣,當時的預報數值最高為500,實際已經到達1000-2000(右圖來源於知乎)




而距離北京城1197公里的阿拉善,


這裡就是所有風沙的源頭,


也是劉金香住了46年的地方。





2015年阿拉善地區拍攝下的沙塵暴




一個女人,



面對一萬五千畝荒漠,


種下三千畝十五萬棵梭梭樹。


如果沒有親眼見到這個老人,


張萌不會相信世界上會有這樣的事情——


她竟然在北京沙塵暴的源頭,


整整種了十年的樹。







80後的張萌,旅遊衛視《善行天下》欄目製片主任。2015年12月22日,因為欄目的短片籌備,在北京西站見到了她——66歲的劉金香裹著一頭藍布巾,黝黑的臉上滿是褶子。





2015年的5月,北京遭遇了13年來最嚴重的沙塵暴,整個城市在49個小時內被3萬噸沙塵淹沒。







坐在製片組的辦公室里,劉奶奶說起了自己的大半生,出生在甘肅,19歲那年,父母把她許給了一個阿拉善的牧民。帶著所有嫁妝,她騎了五天五夜的駱駝,從此,阿拉善成了她的家。




「那時候地都是綠的,跑滿了羊群,住了幾百戶人。」60年代,她和丈夫在生產隊幹活,挖井、砌羊圈、放羊。牧場周圍長著的大片野生梭梭林,保護著阿拉善牧場,讓它成了荒漠中的綠洲。







幾十年前,越來越多的人來到阿拉善開荒種田,梭梭樹都被砍掉甚至連根拔起,用作燃料,失去了牧區最後的天然屏障,草場開始迅速沙化,直到沒法住人,在這個風沙之地,方圓一百里就剩下劉奶奶一戶。




那塊在地里突起的土牆就是她的家,放眼四周,什麼也沒有,除了沙還是沙。「

現在呢,人都跑光了,可是我不能走啊,我捨不得這裡,我不想背井離鄉。







2000年之後,阿拉善已經成為了中國最大的沙塵暴發源地。

每次遇到北京沙塵天,就會有記者來這裡「探源」,世界各地的志願者也曾來來去去,他們走後,只留下「生命在這裡真是奇蹟」的感嘆。




而阻擋風沙最樸實的想法,就是重新種梭梭樹,就也是劉奶奶留下來的目的。





梭梭樹耐旱耐鹽鹼耐強溫差,一顆長到3-5米高的成年梭梭,可以穩固5-10米的沙土。但是,這種樹的再生能力比較弱,自結種子往往不能成熟,需要人工種植,而且樹苗第一年生長需要人工澆水。




沒有經濟來源,她就跟政府申請了十萬貸款,用來種梭梭。他們在長大的梭梭樹下套種肉蓯蓉,一種藥材,之後用賣藥材賺的錢還政府貸款。她和丈夫開始了一條漫長而孤獨的征程,直到2007年老伴去世,她也沒有停下腳步……







每天早上撩開布簾,


劉奶奶都會提著一隻鐵桶,


一步步顛簸著走向那口取水的井。


曾在2012年圈羊中摔斷了腿的她,


痊癒後走路更加費力。








門外的土堆,


是最初劉奶奶跟老伴兒一起打的水井,


而現在水也越來越少……








裝滿水的人力車,


劉奶奶要拉著它去給種在邊界的梭梭澆灌,


因為腿疾,車身搖搖晃晃,


裝在桶里的水時不時會被灑出來。








一步一挪地前進著,


沒有人知道在那麼遙遠荒涼的地方,


為了种放風沙的梭梭樹,


她要獨自走上兩三個小時的路。







但即使每天澆一百桶水,三千畝梭梭澆一個月才能澆完。於是,每年種梭梭的時候,劉奶奶就叫孩子們回來幫忙。




她說,梭梭好活但梭梭也要按照節氣栽種。春分、清明、穀雨這三個節氣栽上才肯活。坑挖的小了,吃水少,它不肯活。坑挖的大了,浪費水,其他的梭梭就沒水喝了。









她岔著腿,舉起水桶,


穩穩地在這小土坑裡澆下希望。







望著那些在風中顫抖的小梭梭,


指望著它們越長越大,


劉奶奶的眼裡閃動著一絲淚光。







她常說,

阿拉善給了她一個家,這裡就是她一輩子的家

。劉奶奶的兒女想要把她接到城裡去住,可她不肯走。她說:「我走了,我的驢子、羊和梭梭樹怎麼辦?」




2015年,為再種植950畝的梭梭,劉奶奶拿出自己攢的6萬買了梭梭苗,忙了半個月才把梭梭都種好。誰知道,4月15日的一場沙暴把所有樹苗都埋了。3、40厘米高的樹坑被填平,幼苗勉強露出幾根細枝。








劉奶奶說,

她不怕沙塵暴,只怕沒有足夠的水

。現在的阿拉善因為缺水,種梭梭的水都要用大型罐車從外面一車一車拉進來。




最大的困難就是沒有經濟來源。

」她說,按照一車水五噸30塊來算,3000畝梭梭澆一次需要400車水。剛種的時候澆一次,一個月後再澆一次。當年向政府貸款還未還清,這四千噸水的支出無處著落。




而在這孤獨的數年裡,她除了種樹,就只剩下粗糙的生活。灶台前,她生起火,往鍋里倒落一撮桶面,灑下些許鹽花,就成了她的日常伙食。







就這樣坐在冷颼颼的炕上,


她吃下一碗又一碗寡淡的麵條,







牆上的鬧鐘自顧自地走著,


滴答,滴答……


而桌上的收音機,


成了她唯一能知曉外界的窗口。








我把梭梭救活了,


梭梭就能夠防風治沙,


就能守護我的家園。


只要能種梭梭,


其他的苦劉奶奶不覺得有什麼,


也許10年來,她早已習慣了這一切。











2015年12月,張萌

在「開始吧」


以「

在北京沙塵暴的源頭種樹

」為名


為劉奶奶發起眾籌項目,


短短十四天收到近1600位


來自全國各地朋友的支持。


還有一批又一批的志願者,


前往阿拉善幫助劉奶奶種樹。







去年,劉奶奶和志願者一共種了一千畝梭梭樹。


可惜因為天氣原因,成活率只有60%。


清明快到了,新一輪的梭梭樹種植即將開始了。


 今年除了補種,他們預計還將新增800畝。





去買梭梭樹苗的劉奶奶




張萌還記得第一年帶著志願者到阿拉善的那一天,劉奶奶特意換上一件大紅色的夾襖,那是她最新的一件衣服。





她比任何人都興奮,手把手教大家怎麼挖坑,學會如何分辨樹苗的好壞,看見樹苗不夠了,腿腳不便的她急急忙忙的跑去拿,因為太著急,姿勢有一點彆扭。







「1,2,3,4,5,6,7,8,9,10。」19歲就嫁到了沙漠里,生活了四十多年,劉奶奶就學會了這十個蒙語數字。





看著這一片15萬棵樹的梭梭林,還有眼前這20位志願者,劉奶奶笑著說:數不過來了,數不過來了。







一個女人,


獨自一人面對一萬五千畝荒漠,


她沒有害怕,


反而種下三千畝,十五萬棵梭梭樹。


但防風固沙也好,種梭梭也好,


這都不是一個人的事,


而應該是每一個中國人的事。






視頻來源於「開始吧」眾籌視頻,


部分圖片來源於張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有束光 的精彩文章:

又一大師隕落!104歲日本「咖啡之神」,用一輩子死磕,只為煮好一杯好喝的咖啡
世界這麼大,我只服他一個人

TAG:有束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