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武大靖:突然成名

武大靖:突然成名

武大靖用第一塊金牌

衝破陰霾。

這是平昌冬奧會上的一次破冰,

也是他職業運動員生涯中的一次破冰

武大靖「破冰」

本文首發於總第846期《中國新聞周刊》

2月22 日,武大靖一夜未眠。

這天晚上,在平昌冬奧會短道速滑男子500米決賽中,武大靖為中國代表團奪得了平昌冬奧會的首枚金牌。隨後他站在領獎台上,手指向左胸前的中國國旗,這是他上台前臨時想到的動作,他希望給中國國旗一個特寫。

比賽結束後,武大靖回到房間已經是凌晨兩點了。他和隊友坐著聊天,一直聊到了天亮。而他遠在佳木斯的父母也整夜未眠,武大靖已經有近一年沒有見到過父母了,連續12年沒能回家過年。

2月26日,武大靖的父母從家鄉佳木斯趕往首都國際機場,平昌冬奧會中國代表團將在這一天抵達北京,近百名體育迷已經拉起橫幅手捧鮮花在此等候。晚上六點,武大靖走出到達口,一家三口短暫團聚後,武大靖和隊友一同乘車離開,和父母揮手告別,他還沒來得及和父母好好慶祝和分享奪冠的喜悅。第二次和父母見面,是幾天之後他參加綜藝活動的間隙,依然匆匆一聚。武大靖的經紀公司贏德體育的同事告訴《中國新聞周刊》,奪冠的當天晚上,他們已經接到9個商業合作需求。目前的各種活動已經排到了四月底。

「我還是希望

大家關注賽場上的我多一些」

「今天好多了,昨晚九點就睡了。」 早上八點,武大靖坐在《中國新聞周刊》記者面前,仍然帶著些許困意,此時距離他奪冠剛剛過去一個月。「七點準時起床,七點半準時吃早飯」的日常規律作息被打破了。作為中國男子短道速滑第一個冬奧冠軍,武大靖成了突然闖入大眾視野的體育明星。

冬奧結束,他返回北京,開始了一段為期兩個月的長假。往常的假期,他會回家陪父母,或者帶著父母出去旅遊。這個假期有些不同,他甚至比平日訓練期間更忙,至今沒時間回家。他出現在北京體育大學的講台上,參與央視元宵晚會的錄製;出現在一檔頒獎典禮上,為演員江疏影頒獎。在新聞標題和微博熱搜中,他的名字前被加上了「追星贏家」的標籤。「我沒追星,哎呀,怎麼說呢。」在首都體育館,武大靖平日訓練和生活的地方,他有些無奈地笑著說,他撓了撓頭,換了個坐姿。事實上,他是因為看過江疏影主演的電視劇《好先生》,劇中江疏影扮演的江萊是他挺喜歡的角色人物。「那個角色挺正能量的,就這麼一個事,被放大了。」武大靖說。

如今,他出入機場,會引起圍觀,前幾天他跟朋友吃飯,被記者偷拍。這些是前所未有的。武大靖坦言,這樣的變化,的確讓他有所不適,不過大部分時候,他是享受這種新生活的,享受這種作為運動員的日常體驗之外的另一種感覺。「挺好玩的。」今年24歲的武大靖笑著對《中國新聞周刊》描述他近日的感受。「但是也只是在自己有限的時間內去體驗,接下來進入到訓練當中,就會全身心投入訓練。」笑過之後,他表情嚴肅地說。

兩天一個城市,甚至一天一個城市的假期生活中,只要回到首都體育館,武大靖還是會抽時間做體能訓練,中國短道速滑隊的主教練李琰並沒有這樣要求武大靖,不過會發信息囑咐他:注意飲食,注意休息,多學習。事實上,早在2月22日的比賽結束後,武大靖和李琰曾有過一次談話,十分鐘,已經算是這一個月來師徒兩人唯一的一次安靜長談。「你回國後一定會很忙,閑暇之餘,你可以去體驗,但是別徹底融入到那個氛圍中去。」李琰對武大靖說。

武大靖喜歡閱讀,以前他偏愛小說,讀《鬼吹燈》和《盜墓筆記》,最近他有意將讀物換成了「心靈雞湯」,他覺得自己或許需要「喝點雞湯」,以保持清醒和繼續前進的動力。

平日,武大靖跟隊友在一起的時間最長,休息的時候,會約幾個小夥伴,大家一起玩《密室逃脫》,這也是隊友之間增進感情的方式。他們也會一起聊天、逛街和看電影。武大靖已經記不清上一次進電影院的具體時間了,只記得是去參加短道速滑世界盃上海站之前,和隊友陳德全去了一次電影院,打算看當時很火的電影《前任3》。已經排隊買好了電影票,在排隊買爆米花的時候接到電話,通知他立即回去做尿檢,電影也就沒看成。最近他打算找時間去看一場電影,他覺得自己還是比較自由的,可以自如出入公共場合,如果被人們認出來了,笑一笑就好。

假期結束後,武大靖將再次回到規律的運動員日常生活,他倒不擔心兩種生活狀態切換的困難,「我還是希望大家關注賽場上的我多一些。」武大靖說。

「幾乎沒有天賦。」是此前一位老師對武大靖的評價。「力量、耐力、速度和爆發力都很差。唯一算得上天賦的可能是在冰面上的掌控能力要稍微好一些。」這是武大靖的自我評價。而一路走到現在,是一點一點地推動。「即便水平很高,一個細節不留神,可能就與成功失之交臂了。跟人較量,跟人的心理較量,很刺激,很犀利。」武大靖說,這是短道速滑這項運動吸引自己的地方。

2月22日,武大靖慶祝勝利。圖/新華

「我要拿這塊金牌給隊里出口氣」

22日的比賽結束至今,一個月過去了,武大靖反覆看了很多遍比賽視頻的回放,「壓力和壓抑的堆積,在那個時候爆發了。」如今,武大靖這樣對《中國新聞周刊》分析這塊金牌的由來。「十二天來沒有一塊金牌的壓抑,壓力來自各個方面。」武大靖說。

此前,在男子100米半決賽和1500米1/4決賽接連被判犯規後,武大靖在朋友圈寫下:拼到最後。兩天前,中國短道隊經歷了本屆冬奧會上最悲壯的時刻。女子3000米接力決賽,中國女隊第二個衝過終點,最後卻被判罰犯規,取消成績。每個人的臉上都寫滿了壓抑和委屈。主教練李琰眉頭緊鎖,在休息室打電話跟裁判商討判罰的尺度,武大靖走進來,看到了這一幕。武大靖轉身,離開休息室,在外面的採訪區,他對記者說,「我要拿這塊金牌給隊里出口氣。」

22日比賽的前一晚的九點,武大靖就躺下了,但一直到後半夜才入睡。第二天賽前,他關掉了手機,從「打打鬧鬧,嘻嘻哈哈」的狀態徹底切換到「安靜且嚴肅的備賽狀態」。上場前,他特意換上了新的衣服,是之前比賽期間從未穿過的衣服,他覺得以前穿過的那些衣服,都不會給他帶來好運。長褲帶得不夠,都已經穿過了,他後來乾脆穿了短褲去賽場。「也沒感覺冷,可能是自己給自己一個心理暗示吧。」如今武大靖笑著對《中國新聞周刊》回憶。

平昌冬奧會短道速滑比賽開始的前一周,武大靖全身心備賽,他以平日教練制定的最高標準完成訓練,一日三餐也完全按照個人營養攝取的最高標準來執行。煮雞蛋是武大靖最不喜歡吃的食物,這是整個短道速滑隊人盡皆知的事情。他記得,自己曾經有一年的時間,就吃了兩個煮雞蛋,而且是在主教練李琰看著他吃飯的時候「被動吃下的」。備戰平昌冬奧會的那段時間,他每天早餐強迫自己吃下三個煮雞蛋。臨近比賽時,肉和甜食他幾乎不吃了,實際上,這些不屬於飲食標準里的要求,是武大靖對自己的要求,「也是一個心理暗示,肉吃多了,腿會酸。」

此外,他堅持每天三十分鐘長跑。跑步一直是武大靖的弱項,他不喜歡跑步,也跑不動。2017年11月,備戰短道速滑世界盃上海站的比賽時,他開始一周四次長跑,每次跑三十分鐘,這是主教練李琰的要求。在上海,武大靖連續三輪刷新個人500米最好成績,最終在決賽上奪得了中國男隊在本賽季的首枚金牌。到了平昌冬奧會,主教練李琰沒再給武大靖規定長跑的任務,他還是自己堅持每天三十分鐘。

「沉著!冷靜!」2月22日那天,短道速滑男子500米決賽準備上場前,李琰拉著武大靖只說了這一句話,武大靖點了點頭。在那場比賽中,武大靖將兩位韓國名將遠遠甩在身後,第一個衝過終點。在全場的沸騰中,他揮動國旗,最後滑向場邊,主教練李琰跪在場邊的墊子上,師徒二人緊緊擁抱。十幾天以來所有的壓力和壓抑,或許都在這個擁抱里了。

2010年,16歲的武大靖來到北京,成為中國短道速滑隊的一員。八年過去了,他從隊里年齡最小的孩子成了如今隊里最年長的隊員,身邊的隊員時常在更替,主教練李琰一直沒離開過。李琰也是武大靖平日接觸最多的人,除了假期,武大靖每一天都會見到教練李琰。 「她對我們要求很高,每天規定的訓練量是我們根本不可能完成的,大家都知道,可她就是這麼規定的。每一天都要我們累到極致。」李琰經常對著他說,「連女孩都滑不過,還練什麼呀,別練了得了。」武大靖坦言,主教練在語言對他的刺激會讓他覺得很不舒服,不過他明白,那是激將法。嚴苛之外,李琰也有溫和的一面。武大靖記得,有時候隊友之間聊天,說起諸如「今天房間漏風了」和「今天的菜有點咸了」此類的生活小事,李琰聽見後,會去找工作人員,很快解決大家的這些小麻煩。或許正是這種生活小事上的關心,讓武大靖對李琰,既有學生對老師的敬畏,又有孩子對母親的依賴。

「人要特別想去做一件事的時候,

一定會看到效果」

在武大靖的講述中,最早接觸到短道速滑這個項目,源於一次偶然。10歲那年,他在電視上第一次知道了短道速滑這個項目。剛好家鄉佳木斯有業餘的短道速滑隊,「我想去試試。」母親覺得孩子有個愛好,還能強身健體,表示支持。父親覺得,練習這個項目,太過於艱苦,一開始並不贊成,不過也沒反對。

武大靖至今清晰記得自己第一次上冰場的場景。

那是一個室外冰場,零下30多度的天氣,冰場外有一個臨時搭建的帳篷,裡面生著火爐,十歲的武大靖在冰場每次大約練習十分鐘,就要回到帳篷里取暖,然後再回到冰場接著練習。母親一直待在帳篷里,全程看著他訓練,「今天摔倒了多少次?」那天結束練習後,武大靖問母親。「107次。」母親都一一替他記下了。

那個時候,父母並沒想把他往職業運動員的方向上培養。只是希望他取得一點好成績,多一項體育特長,將來考大學的時候可以加點分,能考上一所還不錯的大學就是父母對他最大的期待。等大學畢業後,回到家裡,接受一份父母幫他安排的工作,一家人在一起,過安穩平淡的生活。武大靖對《中國新聞周刊》回憶,這是十歲那年父母對他未來最好的設想。他自己也沒想那麼多。他坦言,後來成為職業運動員也不是某一個時刻的突發念頭,是一個一個成績的推動。

此後的幾年,武大靖參加黑龍江省短道速滑的比賽,在同齡人當中,闖進了前三名。兩年之後,2006年,江蘇省短道速滑隊來當時武大靖所在的佳木斯業餘隊選人,武大靖被選中。當時他幾乎沒有猶豫,就決定離開家鄉和父母,加入江蘇省短道速滑隊。在佳木斯業餘隊那兩年,白天的時候,冰場屬於省隊和市隊的專業隊員,凌晨之後冰場才對業餘隊開放,武大靖經常是在凌晨兩三點,睡意最濃的時候被叫醒去訓練。而去往江蘇,冰場可以挑時間。「最起碼不用半夜上冰場了,伙食也不錯。」 武大靖說。

就這樣,他去了江蘇省隊,四年後,江蘇隊解散,武大靖成為吉林省冬季運動管理中心的運動員。一年之後,2010年10月,武大靖參加了當時舉辦的一場短道速滑全國聯賽,一同參賽的還有幾個從國家隊回來的隊員,連比兩場,武大靖都戰勝了那幾個從國家隊回來的運動員。他也因此有機會進入了國家隊。

武大靖記得,當時他是從長春出發,坐了一晚上火車,第二天清晨來到北京,到了首都體育館,放下行李,就直接去訓練場地了。他從小就怕老師,第一次見到主教練李琰的時候不敢說話,訓練的時候,想在教練面前展現自己,結果「徹底崩盤了,跟我之前預想的完全不一樣」。

初來國家隊,在十個男隊員中,武大靖排名第十。「天天訓練,各方面都跟不上,帶女隊員,因為速度慢被女隊員嫌棄。還想在教練面前表現,那時候的水平真沒法表現,所以只能躲著教練。」武大靖回憶。他坦言,那個時候他沒想過以後,也不敢想,每一天都被強烈的危機感緊緊裹挾,擔心被國家隊淘汰。在國家隊站穩腳跟,是那時候他唯一的目標。「天天抱怨,負能量爆棚。」如今,他也不避諱對《中國新聞周刊》回憶起他自認為職業生涯當中最慘的那兩年。好在那個階段他有一個好朋友,比他早幾個月進入國家隊,兩個人當時的排名都靠後,「我第九名,他就是第八名,我第八名,他第七名,他比我靠前一些嘛,我抱怨的時候,他就勸我。」武大靖說。

抱怨過後,訓練還要繼續。

每天早上八點開始訓練,晚上七點結束,之後是洗澡,磨冰刀。當時的武大靖和好友都屬於邊緣隊員,都沒有按摩師,按摩是主力隊員的才有的待遇。「水平不夠嘛,不給按摩。」他記得清楚,那會晚上磨完刀後,他和好友就從首都體育館步行到西直門,再走回來,往返一趟大約5公里,這是他們恢復身體的方法,也是每天唯一的一段閑暇時光。

就這樣,過了兩年。擔心被淘汰出國家隊的危機感終於消失了,武大靖更新了自己的目標。

2012年,短道速滑世界盃比賽,男女隊員各選六人去參賽,武大靖當時覺得自己有機會,但最後沒能如願。他至今記得那一天的場景,在首都體育館的門口,前去參賽的隊友上車,離開,武大靖站在那裡,看著那輛車緩緩開動,強烈的挫敗感突然襲來。他開始琢磨,如何才能在十個人的團隊里進入前六名。再次訓練時,他把電腦帶到冰場,找人幫他錄像,結束訓練後,反覆回看視頻,做總結,再和高手的比賽視頻做對比,研究細節和技術。「人要特別想去做一件事的時候,一定會看到效果。」半個月之後,主教練李琰結束比賽回國,她再次見到武大靖的時候,看到了他的變化,她開始對這個當時的邊緣隊員有了更多的關注和指導。

接下來,武大靖如願連續參加了兩屆世界盃比賽。2013年下半年,他成為了擁有按摩待遇的主力運動員。目標繼續更新,他開始不滿足於只是參賽,他要在比賽中有好的成績。

2014年,他拿下了索契冬奧會短道速滑男子500米亞軍,第二年,拿下了世錦賽男子500米冠軍,成功衛冕。

近些年,武大靖自認為走得還算平穩。只是每年會有為期一個月的習慣性抵觸狀態。「成績直線下滑,失去了精神支柱,也就失去了訓練的動力。就在自己的世界裡,誰的話也聽不進去。」武大靖這樣描述。每到這個階段,李琰不會再跟他探討技術問題,而是會給他幾本書,或者直接把書中的某個篇章單獨拍照發給他,有時候李琰會拿起一本書,要求武大靖當著她的面朗讀書中的內容。武大靖坦言,自己已經不記得讀過的具體內容了,只記得那些都是疏導情緒的讀物。

四年之後的北京-張家口冬奧會將是武大靖的下一個大賽場。他說,「四年說短不短,說長也不長,需要把這四年分段,一個階段一個小目標,理清思路,然後去執行。」他並沒有想過,如果不做運動員,自己現在會做什麼。就像當初,他也沒想過自己能成為職業運動員一樣。

《中國新聞周刊》記者/周甜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新聞周刊 的精彩文章:

周恩來誕辰120周年 | 我所接觸的晚年周恩來總理

TAG:中國新聞周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