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無人車好危險!飛行汽車會不會好一點?

無人車好危險!飛行汽車會不會好一點?

採訪 製作丨徐濤

製作 校對丨秘叢叢

(文字和音頻有所不同)

有個很老的段子,說大家都被堵在了路上。一個司機不斷摁喇叭催前面的車,非常惹人煩。前面的人說:「有本事你飛過去呀!」

但有沒有可能,我們真能坐上會飛的汽車越過糟糕的路面交通呢?

「我在剛加入飛行汽車項目時,覺得這看起來非常遙遠。但你學得越多,你就越覺得近在咫尺,而且是無法避免的。」 Jake Lussier 說,他是斯坦福博士,2017年夏天開始接觸飛行汽車項目。

在2017年末,Lussier 開始在矽谷教育創業公司 Udacity 負責飛行汽車課程。這個課程希望能傳授給學生製造飛行汽車的知識。

Udacity 開設「飛行汽車課程」這件事,對業界影響頗大。因為開設這門課程的正是 Udacity 創始人本人 Sabastian Thrun。他在矽谷舉足輕重,曾是 Google登月實驗項目 Google X 的創辦者,也是 Google 最開始做無人車的元老人物,並因此被稱為無人車之父。2015年,他又創辦了飛行汽車公司Kitty Hawk(小鷹)。Jake在斯坦福的導師,正是 Sabastian Thrun本人。

對於我而言,即使知道已有很多公司已經在研發飛行汽車,但依然覺得離大眾非常遙遠,更加像是極客們的業餘項目。但 Jake 的態度樂觀得讓我吃驚。我忍不住問他,當他在說飛行汽車時,究竟是在說什麼?那種裝上輪子的小型直升機算不算是會飛的汽車呢?

Lussier是這樣解釋的:「飛行汽車籠統指那些觸手可及,也很安全,普通人可以每天使用的飛行器。」 Lussier說。「飛行器」,「普通人」,「每天使用」,這幾個關鍵詞說出來依然讓人覺得科幻。

事實上,很早以前,人類就想要發明出可以飛的汽車。

18世紀開始就有人想要發明會滑翔的馬車。

到1917年,也就是懷特兄弟造出飛機來後不久,有一個叫做 Glenn Curtiss 的人開始試圖造會飛的汽車。他因此也被稱為飛行汽車之父。不過他顯然沒成功。

1932年,一個叫做 Waldo Waterman 的人也開始設計飛行汽車,並在 1935 年為此創辦了相關的公司。他先後一共造了 5 駕原型機,其中兩架甚至試飛成功,但因後續資金不足,也不可能有什麼市場,因此這家公司不得不以關閉告終。

此後每隔幾年就會有人想要嘗試製造飛行汽車。就連福特汽車的創始人亨利·福特也有這樣的夢想。他說:「把我們的話記下來,飛機和汽車結合的產品終將到來。你可能會笑,但它就是終將會到來」。

1980年代,波音也做過這樣的嘗試。

但在這段時間中,所有這些嘗試的結局都不是很好:不是發生事故車毀人亡,就是最後因為沒有實用性而只能大卸八塊或被送進博物館。

但現在,為什麼矽谷開始抱有樂觀了呢?

Lussier 說,一些技術已經成熟。

「你會看到很多技術已經成熟,例如不需要人工太多干預,高度自動化等等,這樣的技術幾乎都有了。這些需要的是一些AI驅動的智能化程序彼此合作。」

Lussier 覺得無人駕駛汽車也給了人們很多信心。在五年前,也就是2012年左右,即使在矽谷,人們也不覺得無人駕駛汽車會這麼快可以上路測試。但現在,Google和很多傳統車企的無人車都已上路測試了。

甚至,Lussier覺得,也許會飛的汽車某些方面比無人車都更容易做一些。因為路面總有很多複雜的情況,例如亂跑的小孩,或者奇怪的路牌。但對於飛行器而言,天高海闊,需要的感知部分少了很多。

而且很多無人車上的進展也可以用到飛行汽車上。

「我想這也是另一個我們對飛行汽車進展樂觀的原因。」 Lussier說。「我剛才提到,5年前無人車的開發狀態就是現在飛行汽車的狀態。你也許會想,可能我們要再花5年的時間讓飛行汽車達到到無人車現在的狀態;但就是因為飛行汽車和無人車在技術上有很多重合的地方,飛行汽車其實是從中可以受益很多。」

事實上,這個領域已有很多玩家。

除了 Sabastian Thrun 的 kitty Hawk 之外,這個領域還有很多創業公司,例如獲得了包括騰訊在內巨額投資的創業公司 Lilium;中國的億航;創業了很多年,然後在去年被中國吉利汽車收購的Terrafujia;

獨角獸也加入了進來。Uber 在 2017 年春夏之交開了一場叫做 Uber elevate 的大會,希望和其它第三方,包括空客和 NASA、甚至是一些能提供樓頂停機坪的地產商進行合作。

當然,大公司也非常積極。除了剛才我們提到了中國的吉利,在這個領域進行了投資的騰訊,還有飛機製造商空客,投資了Kitty Hawk的 Google,等等。

這些公司想像的應用場景並不相同

Uber 政策主管 Justin Erlich 在接受 TechCrunch 採訪時,描述Uber想像的應用場景是這樣的:

Uber會飛的汽車更像是打車在空中的延展。這些飛行器將停在城市的那些大樓樓頂。當人們想要用飛行器時,他們可以在手機上預定,然後在指定的樓頂等候飛行器將自己帶到離目的地最近的一個樓頂。人們用它來進行短途的,不超過100公里的通勤,例如從舊金山飛到聖何塞,放在中國大概就是在上海上班的人可以住在蘇州,天天打一個飛的去上班,或者住在通州的人乘坐這樣的飛行器天天去海淀上班。

Uber對飛行器的想像也更加像直升機,只是直升機只有一個螺旋槳,但Uber設想的飛行器能有好幾個旋翼,這樣就能分擔風險。

這大概也是很多人夢寐以求的通勤方式。當我問Jack他所想像的飛行汽車運用場景時,他說的也差不多

而空客則測試了更多的想法,現在披露出來的有三種。其中一種叫做City Airbus的和Uber想法類似,更像直升機,用於短距離通勤;另外一種叫做Pop-up的,則設想了一種模塊化的通勤工具,裝上螺旋槳就可以飛,裝上輪子就可以在地上跑。除此之外,空客還在矽谷最南段的聖何塞設計一款叫做Vahana的飛行器,這種飛行器只能坐一個人,但是速度很快,可以用於遠距離的高速通勤。

空客 CTO Mark Cousin在一次大會上是這樣解釋的:

有一個事情我堅定相信,那就是在這個領域,我們會看到不同種類的飛行汽車,不同種類的設計。就像汽車一樣,沒有一種汽車能夠滿足所有人的所有需求。

儘管技術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要成熟,也越來越多的廠商加入到這個領域,飛行汽車依然面臨很多的挑戰。

在同一個演講中,空客的CTO Mark cousin也列出了一系列的挑戰。例如如何實現更高程度的安全;如何能對環境更加友好;如何能讓噪音不那麼大;是否能使用清潔能源;電池技術是否能有突破;是否能有更加可靠的防撞系統;是否能將整體的成本降低下來。以及,更加重要的是,即使這些都做到的,如何才能說服公眾,讓他們願意去嘗試飛行汽車。

這同樣也是 Jack 和我提到的挑戰,但他將公眾的接受程度視作為最難的一個挑。因為其它的挑戰通過工程師的聰明才智和努力應該都可以解決,只是時間長短問題。但如何讓大眾接受,卻不是一個工程技術問題,工程師對此束手無策。

甚至連 Elon Musk 也不是太接納飛行汽車這樣的概念。在TED大會上,當他被問到對於飛行汽車什麼看法時,他公開說:

我很喜歡會飛的東西。這個很顯然,因為我造火箭,所以我喜歡那些會飛的東西。所以我對會飛的東西沒有什麼固有的偏見。但飛行汽車的挑戰在那兒,他們特別吵,會帶來很強烈的風。我們這樣說好了,如果總有什麼東西在你腦袋上方飛,一堆的飛行汽車飛得到處都是,我覺得會讓人特別煩躁焦慮。你不會想著說我今天感覺不錯,而是回想著那些車輪有沒有擦乾淨,或者他們會不會掉下來把撞到我的頭。

下面也附上一些我在網上找到的未來城市中飛行汽車的圖片。也歡迎大家留言留評論來告訴我們,你們是否會喜歡這種未來城市和未來交通。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36氪 的精彩文章:

17億流量背後,「坤音娛樂」要當造星的攪局者
藍色游標被辭退員工發文道歉,果然公關被成功公關了

TAG:36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