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準分子激光」助力下肢動脈開通!

「準分子激光」助力下肢動脈開通!

2018年3月23日,在蘇州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十梓街院區)DSA介入手術室內,在美國介入專家指導下,我院介入科完成了江蘇省內第一例下肢動脈準分子激光斑塊消蝕手術。

美國衣阿華州Davenport醫院外周介入中心主任

Eric Dippel參觀指導並與我院介入科金泳海主任等醫生合影

1

準分子激光消蝕術(Excimer Laser Atherectomy, ELA)是一種在歐美國家常規使用的冠脈介入治療手段,近年來逐漸發展運用於外周血管治療。其利用血管內斑塊組織對波長為308納米激光能量的特殊吸收效應,通過CVX-300激光發生器發射激光,並通過專用光纖導管把激光傳輸至病變部位使斑塊組織發生分子鍵斷裂變成小於25微米的碎片,從而打通血管通路並起到減容效果。

水不吸收308納米激光的能量,在消蝕過程中產生的熱量極少,因此308納米準分子

激光又稱為「冷激光」;每次發射作用距離僅為0.1mm,為手術安全性提供了保障

下肢「動脈硬化性閉塞症(arteriosclerosis obliterans, ASO)」是臨床常見的外周動脈疾病,多見於45歲以上男性,早期會有患肢發冷、皮膚蒼白、疼痛,然後出現間歇性跛行,到了後期會引起靜息痛,嚴重的話會出現潰瘍或壞疽,甚至有截肢和喪命的風險。如能及時有效地開通狹窄或閉塞動脈,就能顯著改善患者預後。

此次首例是一位71歲的男性患者,雙下肢疼痛伴麻木1年余,足背皮溫下降,加重4個月。3月初至介入科門診就診,先在門診完善血管檢查,下肢動脈彩超提示:雙側股、腘、脛前、脛後、腓及足後動脈粥樣斑塊形成。雙側部分股、脛後、脛前、足背動脈管腔閉塞。3月19日以「雙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症」收住入院,入院後查CTA進一步明確診斷,又完善了其他各項常規檢查。此病例在科室討論會上,考慮到該患者多處動脈血管有問題,狹窄、閉塞時間又長,傳統的球囊擴張聯合支架難解決長段閉塞,而多段支架植入又容易並發再狹窄等其他後續問題,倪才方、金泳海主任考慮到激光消融手術的優勢,覺得乘近期美國衣阿華州Davenport醫院外周介入中心主任 Eric Dippel主任來我科參觀,可以在美國專家指導下給該患者在行動脈擴張的同時加準分子激光消融術,經與家屬溝通,家屬簽署同意書,決定於3月23日下午行動脈造影+動脈成形+ELA介入治療。當天通過導絲開通、準分子激光消融及血管球囊成形術等一系列操作,未行支架植入術,順利開通了閉塞多時的動脈,血管當時立刻通暢,下肢血運、皮溫轉好,我院下肢動脈首例準分子激光消融手術圓滿地完成了。可見,此技術的引進不但增加了動脈開以通的機會,而且減少了支架的放置,更減少了因支架植入後所引起的一系列後續問題。

右側股淺動脈造影圖像,術前造影示股淺中上段長段閉塞,術後造影示開通效果良好

下肢動脈硬化閉塞往往合併身體其他部位的動脈硬化性疾病,發病原因可能與高脂血症、高血壓、肥胖、糖尿病等相關。隨著中國老齡化的到來,這一類心血管疾病患者也越來越多。及時的手術干預,規範的隨訪和長期藥物輔助,可以為患者帶來長期獲益,高端的技術在有效解決問題的同時,還能很好地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

千帆競渡,百舸爭流。隨著介入醫學的飛速發展,已經有千千萬萬的患者從這一新興學科的崛起中收益。腫瘤介入、神經介入、外周血管介入……各個亞專業的發展也是生機蓬勃,各種高新技術設備在不斷湧現並應用於臨床。我院介入科本著潛心鑽研、開拓創新、巧幹務實的精神,積極與多方單位合作,探索介入新技術在臨床的應用,解決了很多實際和複雜的難題,會使廣大的民眾享受到更大的便利和福利!

15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蘇大附一院介入科 的精彩文章:

TAG:蘇大附一院介入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