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科學簡史-8-古代中國的天文學

科學簡史-8-古代中國的天文學

各位老師:大家好!

這裡是格致教育工作坊,歡迎大家的到來,穿越時空,來享受一碟知識的小菜,讓我們一起天天學習,好好向上!今天我們來聊聊天文學。天文學是一個非常好的案例,來代表希臘科學的一個真正的品格與品質。

當然,在聊希臘天文學之前,我們先來講一講中國古代的天文學,明天我們再來詳細地聊一聊希臘的天文學,那就看得非常清楚了。天文學當然首先是看天,大家知道在遠古時期看天是一個苦差事,你必須每天晚上都不睡覺,整天看天,整個晚上都看天,那麼白天你就得吃飽了,睡足了,所以通常來說看天需要有一個非常好的經濟條件,因此天文學的誕生應該是在社會有了分層之後才可能有天文學。而一個民族一種文化,如果把天文學這樣一件事情長久的發展下去,那就變成了一個事業,那它必須有一個基本的文化動機。

那麼我們中國人研究天文的動機是什麼呢?

對於我們中國人來講,研究天文學的動力到底是什麼?我想這個也是十分清楚的。大家都明白,中國文化里有一個只要思想叫「天人合一」,什麼意思呢?就是上天具有一種至高無上的地位,我們人間的任何行為舉止,思想觀念都應該順從上天的指示。這個就叫做「天人合一」,上天是一個巨大的、至高無上的、具有無上尊嚴的這麼一個存在。「天人合一」的思想概念最早是由莊子闡述,後被漢代儒家思想家董仲舒發展為天人合一的哲學思想體系,並由此構建了中華傳統文化的主體。古人講人要順天,順應天的意志,所以天人合一的思想提供了中國古代天文學的一個基本動機。對天的尊崇首先體現在對皇帝的尊崇,我們知道皇帝在中國古代是一言九鼎、至高無上,是最有權力的人,那麼這個權力從哪兒來呢?我們不能說我有本事我能打仗,我能奪取天下,我就有這個權力,這個只是一方面,就說你能把天下奪下來,你能不能統治老百姓?你必須讓老百姓心悅誠服,心甘情願接受你的統治,那麼這一點就需要一種文化上的要求。我們中國人對皇帝的合法性的由來,有一個傳統且十分深厚的說法,也就是說,皇帝之所以能夠得天下,能夠統治天下的蒼生,主要是因為他能夠順應天道,被上天選中。有些皇帝有時候會假惺惺地說,我不是真想做皇帝,其實是上天讓我做,我也沒辦法,所以敬天畏天首先體現在皇權那裡。

中國古代皇帝重視天文學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象徵。

中國古代天文學的發達,第一個要素就是皇家特別重視,我們現在最早的中國文化典籍《堯典》裡面有很多記載上古時期那些帝王的豐功偉績,但是特別令人大跌眼鏡的是,那些有限的數字裡面,並沒有講皇帝怎麼文能安邦,武能治國,並沒有講他怎麼樣為老百姓造福,沒講這件事。相反,那些上古的帝王被人家記錄下來的豐功偉績,就是說他們造了一個天文台,委託了一個人去看天,然後記錄下來「乃命羲和,敬授人時」,什麼叫敬授人時?敬授人時反而成了皇帝一個非常重要的工具,這是為什麼呢?這就說明從上古時期開始,中國人就把皇帝能不能是真正的皇帝,皇權有沒有合法性,寄托在他對上天的事物的這種熟悉和打理上面。因此中國古代的天文學基本上是被皇家壟斷的。

那麼皇帝對天文學重視到什麼程度呢?甚至重視到了天文學只能他們家才能做,是被皇家獨攬的壟斷的,民間不得私習。私習天文學被認為是有謀反謀逆嫌疑的,是一種很可怕的大罪。當然,由皇家壟斷天文學有好處。大家知道皇帝當然是不愁人力物力財力的,所以他來養天文學家,就可使得中國的天文學只要有皇權存在,天文學就從未中斷過。因此,中國古代的天文學是從未中斷過,歷史悠久連綿不絕,觀測材料無比豐富的這麼一個天文學傳統。當然皇家壟斷天文學也有壞處。壞處就是難免就產生近親繁殖,因為不能調動起全社會老百姓對天文學有愛好有特長的人的支持,所以皇家的天文學水平難免就不太夠。特別是明朝以後,中國古代的天文學水平明顯下降,當時的很多天文學家已經不能理解前朝的很多天文學的技術和方法,以至於當西方傳教士來到中國以後,立即發現中國的天文學不行,以至於他能夠以西方的天文學來取悅於皇上,取得中國皇上的信任。到了清朝一代,西方的天文學可以說是大舉入侵,徹底征服了中國的天文學家,這就是中國古代天文學的第一個特點,就是皇家壟斷。

當穿著官服的洋人大學士湯若望,明朝時來華,中國今天的農曆是湯若望在明朝前沿用的農曆基礎上加以修改而成的現代農曆。皇家壟斷天文學有什麼意義呢?它背後的深刻含義,就是我們剛才講過的「天人合一」的思想,也就是說你能夠順應天道的邏輯,你當然就有合法性。所以,中國古代的皇帝開口講話就說「奉天承運皇帝詔曰」,所以我們說中國天文學有這麼一個特點。

明太祖朱元璋定大朝會正殿為奉天殿,與臣下誥敕命中歷史上首稱「奉天承運皇帝」。中國的天文學家做什麼還得和「天人合一」的思想有關係,就是說中國人認為上天的一舉一動都對應我們人間的很多事物,是各種各樣的徵兆,有些是吉利的好的,有些是凶的不吉利的。所以我們了解上天的指示,可以適應指導我們人間的生活。

那麼天文學家做了哪些工作? 第一步,中國的天文學家有一個良好的傳統,就是密切地關注天上的一舉一動,就這個意義來說,中國人把上天,天上的日月星辰一舉一動忠實地記錄下來。我們說中國的天文學,它本質上是一種天空博物學,所謂博物學的意思就是忠實地記錄實際發生的一切,不帶偏見地把它記錄下來,在此基礎上對它進行破解。天上的恆星、行星所形成的各種圖案被稱為天象,或者又叫天文。天文和天象,在古代是一個意思。下界的天文學家們就要對天上的文、象要進行破解,因為各種各樣的天象天文代表不同的含義。所以我們又說中國的天文學家做的第二步工作,不是天文學研究,而叫星象解碼學,對它進行破解。這些星象解碼出來以後,有可能對皇帝是有利的,有可能是不利的,有利的當然就很高興,大臣們就開始歌功頌德了,不利的話,皇帝就得舉行相應的儀式,向天下人謝罪,向上天謝罪。這是中國政治文化非常有意思的一個特點。

唐朝有兩個天文學家,一個叫李淳風,一個叫袁天罡,他們為唐太宗皇帝推算大唐國運,夜觀天象,寫出中國第一預言奇書《推背圖》。其中第三卦「日月當空,照臨下土,撲朔迷離,不文亦武」,日月當空為武則天取的名「曌」,撲朔迷離指女人為帝,不文亦武,指的是武姓。

這就是天對皇家政治的影響和矯正作用。這種天上的不吉利的景象,對皇帝的皇家政治,有一種矯正作用,這是中國文化特有的。因為中國人相信,天地人三者之間是互感互通的,所以人間如果有災禍的話,特別是那種突出的災禍的話,那麼這不是西方人所說的自然災害。以後,我們還會講中國古代就沒有自然概念,我們並不不承認像是地震、水災、慧星、流星、太陽黑子爆發、日全食,這些所謂的天災地災,是所謂的自然災害。因為我們認為這些災害本身就表達了皇帝德行有虧,政治不清明,因此上天對他進行嚴重警告。當然這些不同災害的程度也表達了上天對皇帝警告的程度,所以我們說中國的皇帝,他並不是為所欲為的。上天、天文學對他就有制約作用。中國文化其實有一個很好的制約,就是通過「天地人」三者之間的這樣一種內在的、有機的聯繫,對中國的皇家政治進行一個規範。所以我們經常開玩笑說,皇帝其實挺怕這些自然災害的,一旦出現災害,他就感覺自己統治的合法性受到威脅。這個災害本身讓人懷疑他統治的合法性,如果老是發地震,發洪水,老是旱災澇災蝗災,他就會很頭疼,因為中國古代是沒有自然災害這一個概念,所有的災其實都是對皇帝的嚴重警告。所以天災來了,皇帝就非常緊張,所以特別是日全食,整個太陽都沒了,皇帝會非常緊張。他特別希望天文學家能夠預測像日全食這樣的突發災害,以便皇宮裡即時舉行盛大的祈禳儀式。這個儀式上,皇帝可能要向天下人謝罪,他當然也要表態,比方說明年的稅收要減免一點,後宮的宮女要放一點,免得民間陰陽不調。經過這樣一些表態之後,老百姓敲鑼打鼓,趕走天狗,這樣就天下太平了。所以中國古代的天文學,在某種程度上也可以說政治占星術。中國的天文學,它扮演一個很關鍵的政治角色。我們說中國的天文學又叫做政治占星術,其實它首先是用來為皇帝提供政治辯護的。

比方說,有些皇帝看著某個大臣不順眼,就想把他搞掉,但是一查,這個大臣沒什麼大毛病,這不好搞,那怎麼辦呢?最好的辦法就是他向天文學家使個眼色,天文學家心領神會,第二天他就可能在上朝時說,啟稟陛下,臣夜觀天象,發現某兩個星之間有相衝,意思就是說,這個大臣如果還待在朝里的話,對皇上是很不利的。這樣一來,皇帝就非常容易地把這個大臣的權力給解除,就把他搞掉了。所以我們說,皇帝也充分利用天文學這樣一個特殊的功能,行使他的政治功能。當然,有一些大臣為了推行一些新的政策,他也可能以天象來勸告皇帝,請他接受一些新的政策的頒布,甚至還可以散布一些假的天象,如果不頒布的話就怎麼樣。所以我們說中國古代的天文學是一門政治占星術。

我們前面提到了中國的天文學,在「天人合一」這個理念的支配下,它實際上是所謂的天空博物學,是星象解碼學,是政治占星術。政治占星術主要是指它為皇家服務,其實中國的天文學不僅為皇家服務,也為普通老百姓服務。我們都知道中國人有一個講法,說辦好一件事情需要天時地利人和三要素,三者缺一不可。所謂的人和地利不用說,那麼天時是個什麼東西呢?

所謂的天時其實就是上天所指示的恰當時間。比方說這一天這個時辰比較適合做某些事情或者不適合做某些事情,這叫做天時。古代行斬刑是分時辰開斬的,亦即是斬刑有輕重。一般斬刑是正午開刀,什麼意思呢?讓其有鬼做;如果是一個重犯或十惡不赦之犯,必選午時三刻開刀,什麼意思?那個時候天下陽氣最重,不讓其做鬼。所以這就是天時的重要性。

我們都知道中國古代的天文學被皇家壟斷,普通老百姓是不知道天時的,不懂天時的,懂天時的人,要麼就被皇帝徵召到皇宮裡去做皇家天文學家了,要不就可能受到懲罰了,所以普通老百姓沒法知道。但是天時在中國古代的老百姓的日常生活里扮演一個很重要的角色,因此,這就要求皇帝必須要體恤民情,要求皇家天文學有一個重要的這個任務,就是在為皇家政治占星術服務之外,還要為普通老百姓提供更廣泛的服務,所謂敬授人時,就是這個意思。古代天文學在中國民間有一個重要的產物——老黃曆。

皇家天文學家是怎麼樣做這個事情呢?他就要在立法之外,編製很多曆書,就是過去我們說買到的老黃曆。老黃曆上面寫的有很多日期,過去我們有一個不是很準確的說法,就是說我們中國古代天文學之所以發達,是因為我們中國是一個農業社會,農業靠天吃飯,所以需要了解天象。這個說法有一點道理,但是肯定是不完全的。因為農業生產所需要的天文學並不是很多,事實上我們為了不誤農時,只需要知道今天是幾號,差不多就可以了,農業生產所要求的時間精確到日就夠了。但是事實上我們中國古代天文學做的事情比這個精確到日,要精確的多得多。

我們所謂的節氣,是要精確到時辰的,那又是為什麼呢?

是因為所謂的天文學不僅僅簡單是為農業生產服務,它還要服務於更高的更神聖的一些,那就是我們剛才講過的「天人合一」的思想。天道本身,它不僅僅是給我們帶來糧食,而且給我們人間帶來社會秩序,帶來禮教秩序,帶來文化秩序。所以老百姓去辦大事之前,都會去找一本老黃曆看一看,比方說今天宜幹什麼,忌做什麼,比方說今天大家很暈,聽一聽曾老師的講座,這就非常的吉利。比方說忌在家呆著,一般老百姓就根據這個宜和忌的內容來處理他的日常生活,特別是一些重大的生活。

農耕社會裡比較重大的一些事情無非就是婚喪嫁娶,所以自古以來中國老百姓就得看老黃曆來確定一些重大的事情,應該在什麼時候做,這就是所謂我們講天時。所以我們說中國的天文學,它還有一個名稱就是我們日常生活的倫理學。

中國的天文學它其實是具有意識形態功能的,那麼它是不是科學呢?中國的天文學其實不屬於科學,本質上它屬於一門禮學。過去我們講過,禮學是我們儒家為代表的中國文化的主幹,天文學其實也是禮學的一部分。在古代,皇家天文台就歸屬禮部管轄,以現在的話說,其實就是國家天文台不歸中科院管,它很可能要歸文化部,甚至更準確地說是歸中宣部管。因為中國古代天文學本質上是一門意識形態的東西,所以不能夠有絲毫有馬虎的。

這是我們馬上要解決的問題。很多人覺得,天文學家既然研究天空,那當然就是自然界,研究自然界那就是自然知識,也就是自然科學,這些說法都比較大而無當。科學它有一個基本的特點,你必須假定這個世界有一種內在的客觀的規律,這個規律我們說是不以人們意志為轉移的。可是你要知道中國古代文化是不具有這樣的預設的,中國人既然講究所謂的天地人三者相通,天人之間合一的話,它怎麼可能存在一個不以人們意志為轉移的這種客觀規律呢?

關漢卿有一部傑出的戲曲叫做《竇娥冤》,這是他的代表作。竇娥的冤情導致「天降大雪,六月下大雪,大旱連三年」。我們知道,比方說唐代曾經出了這樣一件事情。天文學家預測,比如說明天下午3點鐘有日全食,結果到了明天下午3點,沒有日全食,那麼按今天的眼光看,就是他這個皇家天文學家計算有誤,他就應該向皇帝表示抱歉,他要想辦法改正自己的錯誤。可是如果真的是在唐朝的時候,唐朝的天文學家到了3點鐘發現沒有日全食,他不僅沒有向皇帝道歉,反而特別高興地向皇帝表示祝賀,為什麼呢?他說,本來上天是對皇帝最近的行為不是特別的滿意,想通過日全食的方式警告一下,結果當我們皇家天文學家預測有日全食之後,皇帝老人家馬上洗心革面,表現得德行端正,頒布了很多仁慈的措施。上天一看這皇帝不錯,那就不食了,這就是所謂的德感動天,當食不食的時辰。這話在今天看來很像是一個文過飾非,吹牛拍馬的話,但是當時的人們的確是堅信不疑的。

當時人們就是認為日全食這件事情,是由上天控制的,上天,他是一個有情感,有意志的巨大存在,他當然能體悟人間這些人的傾向,所以當皇帝認識自己的錯誤並且立馬改正的話,上天也會及時地改正自己的錯誤。這樣一來,你就會發現,中國古代的天文學不可能像現代科學那樣,對天文學作為一個純粹客觀的,不以人們意志為轉移的客觀的描述。

所以我們說中國古代的天文學,就此而言,它更多的是一門禮學而不是科學。因為天文學它屬於整個中國文化的,而中國的整個文化,就是要協調人際關係,就是要建立社會秩序,建立各種各樣的禮儀秩序,所以說這是我們中國文化的最高追求。

天文學當然在中國古代有著重要地位。天文學就它提供天時而言,當然是這種文化秩序是一個非常基礎的部分,所以我們看中國的天文學在中國的古代,它扮演一個非常重要的位置。所有歷代的史書裡面,天文學都是第一卷。當然,我們中國的大百科全書最早出版了一卷,也是天文學卷。當年很多天文學家感到十分高興,因為繼承了中國古老的文化傳統。所以中國的天文學用今天的話說,它根本就不是一個所謂理科的學問,它也不單純是一種工具,而實際上有著更深刻的文化含義,它是深深地扎在中國文化的傳統之中。

我們總結一下,中國古代的天文學是一種什麼樣的學科呢?它是一種天空博物學,是星象解碼學,是政治占星術,它還是一門日常倫理學。它是禮學,它不是科學。

好了,關於古代中國的天文學今天先聊到這裡,明天我們來聊聊古希臘的天文學。讓我們一起自我迭代,好好學習,格致教育工作坊每天都在這裡等你。

講座時間:2018年1月17日

文字整理:曾寶俊、潘霞、韋利

錄音整理:陳宇祝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曾寶俊格致工作坊 的精彩文章:

等侯了100年的艷遇——從引力波測量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說開去

TAG:曾寶俊格致工作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