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中國有一個地方,曾是國力最巔峰象徵,日本人和朝鮮人爭相來朝拜

中國有一個地方,曾是國力最巔峰象徵,日本人和朝鮮人爭相來朝拜

每一偉大的時代,都有一座能流芳後世的偉大建築,以此來映襯這個朝代的偉大成就。提起中國古代的偉大宮殿建築,可能很多人想到了明清皇宮紫禁城,可筆者第一個想到了大唐,想到了大唐的大明宮。「大明」一詞最早見於《詩經·大雅》中的《大明》篇,「文王有明德,故天復命武王也。文王,武王相承,其明德日以廣大,故曰大明。」

每一個熱愛中國歷史的人,往往都對大唐的繁華為之神往,其中大明宮更是唐朝的政治中心和國家象徵。史書記載,從唐高宗開始,唐朝先後有十七位皇帝在此處理朝政,接受日本、朝鮮等周邊國家使者的朝拜。

從現在遺址的規模來看,大明宮總佔地近5000畝。可能大家對這個數字沒有什麼概念,這個面積相當了北京故宮3.5倍、3個法國凡爾賽宮、12個俄國克里姆林宮、13個法國盧浮宮、十五個白金漢宮,被譽為「千宮之宮、絲綢之路的東方聖殿。」

大明宮始建於貞觀八年(634年),剛開始是唐太宗李世民為了盡孝,給父親李淵修建的避暑行宮,初名永安宮。就在工程如火如荼地進行時,李淵去世,遂改名大明宮。關於大明宮的設計者是誰,史書上沒有記載。不過,經過史學家的推測,很可能就是大畫家閻立本。

唐高宗李治即位後,鑒於太極宮所在位置陰暗潮濕,便開始對大明宮進行了大規模擴建,並搬到這裡處理朝政。前面提到大明宮的佔地面積非常驚人,共有11座城門,其正門為丹鳳門,正殿為含元殿。而含元殿以北則有宣政殿,宣政殿左右有中書、門下二省,及弘文、史二館。除此之外,還有別殿、亭、觀等30餘座。

那麼如此恢弘震驚世人的宮殿,是如何消失的呢?盛世遠去,再恢弘的建築焉能倖存。公元880年,唐僖宗從大明宮逃走的那天,黃巢率領起義軍兵不血刃就進入了長安城。大明宮的繁華給黃巢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可也無法阻止農民起義軍對這座宮殿的洗劫。

當黃巢退出長安時,各地士兵再次融入,「宮室里坊,十焚六七。」從建成之日算起,大明宮見證了唐朝前所未有的輝煌,可以見證了唐朝不可逆轉地走向衰落。1957年,大明宮毀滅之後的一千多年後,大明宮遺址被發現。

參考資料:《大明宮》、《大明宮傳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十三姨說歷史 的精彩文章:

中東一民族人口超百萬,聲稱先祖來自中國,飽受戰亂渴望回歸中國
漢朝最強大的時期有多強?誰敢輕易不服從領導,分分鐘被漢軍滅國

TAG:十三姨說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