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殺兩國國君,與妹妹苟且,卻因一事大受儒家稱讚

殺兩國國君,與妹妹苟且,卻因一事大受儒家稱讚

文|小河對岸

春秋第一霸主齊桓公能得以繼位為君,得歸功於其兄齊襄公之被弒。齊襄公可以說是標準的荒淫無德之君,其為世子之時便與妹妹文姜私通。在文姜嫁於魯桓公之後,隨魯桓公返齊,齊襄公又與文姜舊情復燃,並因姦情泄露而殺魯桓公。據《史記·齊太公世家》載:魯桓公與夫人(文姜)如齊。齊襄公故嘗私通魯夫人。魯夫人者,襄公女弟也,自(齊)釐公時嫁為魯桓公婦,及桓公來而襄公復通焉。魯桓公知之,怒夫人,夫人以告齊襄公。齊襄公與魯君飲,醉之,使力士彭生抱上魯君車,因拉殺魯桓公,桓公下車則死矣。

因齊強魯弱,魯不敢歸罪於齊襄公,便問罪於直接行兇人,最終齊襄公殺掉了公子彭生。此後,文姜長期駐留在齊國。魯國見文姜留在齊國,終究不是體面之事,便派人迎文姜歸魯。當文姜抵達齊魯邊境的禚地,再也不願前行了,魯人也沒奈何,文姜便在禚地駐了下來,再也沒離開。而齊襄公仍時不時與文姜在禚地小聚(《左傳》:庄公二年冬,夫人姜氏會齊侯於禚。書,奸也...)。

而在齊襄公殺死妹夫魯桓公的同年秋天,齊國在首止會盟諸侯,鄭君子亹與上卿高渠彌與會。齊襄公以討伐弒君之罪為由,將鄭君子亹殺死,並車裂了高渠彌(鄭昭公忽為高渠彌所弒,而鄭昭公為世子時,曾帥師助齊擊退殺戎,齊釐公曾想把女兒文姜嫁給鄭世子忽,卻被鄭世子忽拒絕)。

然而,齊襄公卻於開疆拓土上有大貢獻。而在春秋時期,無故而滅人國,通常會被視為貪婪敗德。但齊襄公卻因攻滅紀國,而大受儒家稱讚。據《公羊傳·庄公四年》記載:紀侯大去其國。大去者何?滅也。孰滅之?齊滅之。曷為不言齊滅之?為襄公諱也。春秋為賢諱。何賢乎襄公?復讎(通「仇」)也。何讎爾?遠祖也。(齊)哀公亨(通「烹」)乎周,紀侯譖之。以襄公之為於此焉者,事祖禰之心盡矣。盡者何?襄公將復讎乎紀....」遠祖者幾世乎?九世矣。九世猶可以復讎乎?雖百世可也。

家亦可乎?曰:不可。國何以可?國君一體也;先君之恥猶今君之恥也,今君之恥猶先君之恥也。國君何以為一體?國君以國為體,諸侯世,故國君為一體也。今紀無罪,此非怒與?曰:非也。古者有明天子,則紀侯必誅,必無紀者。紀侯之不誅,至今有紀者,猶無明天子也。古者諸侯必有會聚之事,相朝聘之道,號辭必稱先君以相接,然則齊、紀無說焉,不可以並立乎天下。故將去紀侯者,不得不去紀也。有明天子,則襄公得為若行乎?曰:不得也。不得則襄公曷為為之?上無天子,下無方伯,緣恩疾者可也。

齊國的第五代國君不辰,因受紀侯讒言而遭周夷王烹殺,故齊紀為世仇。至九世襄公,終滅紀國,此即漢武帝曾言:昔齊襄公復九世之讎,《春秋》大之。」

參考史籍:《左傳》、《公羊傳》、《史記》等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聞知社 的精彩文章:

晉國卿位之爭,遭母親與舅舅聯合誣陷而亡的欒氏

TAG:歷史聞知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