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養生 > 未病先防,治病防變——經渠穴

未病先防,治病防變——經渠穴

每日一穴位是河南國醫醫學研究院整理總結出來的一套便於記憶的穴位學習方法。這裡是一個適合所有中醫愛好者交流學習的平台。本方法集圖文、理療手法、功能主治為一體,實時關注中醫學,每日為您分享一穴位,覺得我們文章不錯的可以分享給更多的愛好者,亦可關注我們查看更多歷史消息,我們有更多驚喜等著您! 

1經渠:jing qu

經渠:經,動而不居;渠,溝渠。此穴為手太陰肺經穴,其脈氣流行不止,又當橈骨莖突內側與橈動脈之間,形成凹陷處,如溝渠之水,故名。

2定穴:

經渠在前臂掌面橈側,橈骨莖突與橈動脈之間凹陷處,腕橫紋上1寸。

3性能功效:

益腎壯陽,調經止痛。

4主治功能:

咳嗽氣喘、胸悶胸痛、咽喉腫痛;手腕痛、掌中熱;落枕。

5保健養生:

在氣不太順或者氣接不上來時,可用中指指腹揉經渠4~5分鐘,有降逆平喘的作用,能使呼吸輕鬆順暢。

6配伍應用:

經渠配中府、尺澤治咳嗽、氣喘。

經渠配丘墟,有肅降肺氣,寬胸利氣的作用,主治咳嗽胸滿,胸背急。治胸背痛。

經渠配丘墟、魚際、崑崙、京骨,有通經活絡止痛的作用,主治背痛。

經渠配大椎、風池治熱病汗不出。

經渠配合谷、少商,治咽喉腫痛。

經渠配行間、復溜,治咯血。

經渠配曲池、外關、大椎,治外感咳嗽。

7理療手法:

刺法:直刺0.1~0.3寸,局部酸脹;針刺時應避開橈動脈進針。

灸法:艾炷灸或溫針灸3~5壯,艾條灸5~10分鐘。因此穴靠近橈動脈,不宜瘢痕灸。

按摩:用大拇指彈撥經渠穴100~200次,能防治肺部疾病,如氣喘、咳嗽(用中指指腹揉經渠穴,每次左右各按4-5分鐘)。

8注意事項:

不宜自行針灸。

9古文摘錄:

《針灸甲乙經》:不可灸,灸之傷人神明。

《針灸甲乙經》:胸中膨膨然,甚則交兩手而瞀,暴癉喘逆,刺經渠及天府。此謂之大俞。

《針灸資生經》:治足心痛。

《銅人腧穴針灸圖經》:瘧,寒熱,胸背拘急,胸中膨膨痛,喉痹,掌中熱,咳嗽上氣,數欠,熱病汗不出,暴癉喘逆,心痛嘔吐,針入二分。

《針灸大成》:主瘧,寒熱,胸背拘急,胸滿膨,喉痹,掌中熱,咳逆上氣,傷寒,熱病汗不出,暴痹(癉)喘促,心痛嘔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