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廣東省博青花瓷展

廣東省博青花瓷展

這是雲胡不夷發布的第35篇文章,如果你喜歡,

請按上方藍色字雲胡不夷關注我們,

或轉發我們文章讓更多人看到,謝謝!

寫在前面的話

「天青色等煙雨,而我在等你」。

我想很多人看到青花瓷三個字時,都會不自覺哼出這句歌詞來。

可是當你細細品味這句詞時,會發現青花瓷多是白藍兩色,不應該是天青色。實際上方文山《青花瓷》歌詞中這神來一筆靈感是來自柴窯,而非我們本文的主角——青花瓷。

廣東省博物館最近展出《青花瓷:科技、文化、貿易》,解密製作流程,訴說發展歷程,走近宮廷與民間文化,丈量CHINA出口CHINA的腳印。

二雲二次參觀青花瓷展,隨手記錄自己印象深刻的地方,大家假如對青花有興趣,不如趁著撤展前的閑暇時光,走進省博,了解青花的歲月浮華。

(廣東省博物館 展至4/7)

青花瓷

 我很忙

周杰倫 

00:00/03:59

展覽初瞥

青花瓷器最早誕生於唐代的鞏縣窯,在元代景德鎮有了進一步發展,青花技藝逐步成熟。明清之際,青花瓷又有了新的創新與發展,燒制技術更加爐火純青。

唐宋青花瓷僅有殘片傳世,證明早在一千多年以前,古人已經開始嘗試青花瓷的燒造。成熟的青花瓷出現在元代,但可惜的是,元青花現存世不到400件,且多流失海外,國內的元青花僅100餘件。本次展覽也沒法欣賞得到。想要看元青花的童鞋,可要移步其他博物館了。

(台北故宮 元青花雲龍紋罐)

讓我們回到這次展覽,專心看明清時期的青花啦。

這次展覽多角度解讀青花瓷,包括科技瓷光,文化瓷韻,海上瓷路三大部分,整體而言,文理搭配,官民皆有,中外結合。一件件瓷器,宛如一個個開光,讓我們穿越時光,看見元明清時代的興衰,感知青花燒造的智慧。

二雲在同行磚家導遊的文獻資料支持下,穿插對比其他博物館的青花瓷展品,給大家帶來更多的欣賞體驗。

(清雍正青花瓷)

(南京博物館 明永樂 福山壽海紋瓷香爐)

?

這是南京博物院鎮館之寶,大家是不是覺得很熟悉?

這是央視網紅《國家寶藏》的Logo一部分,明永樂青花福山壽海紋瓷香爐。

二雲覺得這個香爐的腿好壯實……?

神奇的鈷料

青花瓷是用含氧化鈷的鈷礦作為原料,在瓷坯上描繪紋飾,再施透明釉,進窯經1200℃高溫還原焰一次燒制而成。氧化鈷是一種黑色粉末,高溫還原反應後呈現青色。匠人們仔細研磨含有氧化鈷的礦石,在素坯上勾勒花鳥人物,再送到窯里蛻變成型,留存千年。

在明代永樂宣德時期,得益於來自西亞的蘇麻離青,我們收穫了濃烈青色伴有鐵鏽斑點的青花瓷,仔細端詳,會發現色料區與非色料區邊界處,有宛如水墨畫般的暈染感。之後陸續還有平等青、回青、石子青、浙料、珠明料等進入燒瓷匠人法眼,成為青花燒制的鈷礦原料。

(青花花果紋帶蓋梅瓶 明永樂)

青花的燒制,鈷料的好壞至關重要,而溫度和瓷窯的氧氣濃度,也是成敗關鍵。聰明的古人,用「火照」作為「溫度計」,用來檢驗火候。

(「火照」)

別樣青花

青花瓷不單是二雲腦海里那個白底青花的模樣,通過元明清官窯民窯匠人們的藝術創作,青花品類繁多,異彩紛呈。這次展覽為大家細數種種青花形式,別開生面。

(多種多樣的青花「派系」)

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青花釉里紅和哥釉青花。青花釉里紅用到氧化鈷和氧化銅兩種著色劑,釉里紅需要弱氧氣氛,而青花卻要還原氣氛,都不知道是怎麼樣燒製成功的呢。

(青花釉里紅折枝花果紋梅瓶)

(南京博物院 清乾隆青花釉里紅)

而哥釉青花,得益於那層紋片釉,使燒成的瓷器表面有了裂紋,像哥窯開片一般特別。雖然器皿略顯粗糙,但我彷彿穿越到明代景德鎮,看到匠人靈光閃現,燒出如此純真古樸的瓷器時的喜悅。

(哥釉青花歲寒三友圖膽瓶 明天啟)

這次展出,還有天價鬥彩雞缸杯,青花紅綠彩壁瓶,豆青釉青花「一路連科」等等,讓人目不暇接。

不過磚家導遊說,省博這個雞缸杯,標註明成化雞缸杯並不嚴謹。成化鬥彩雞缸杯現存世僅有16件,廣東省博物館並沒有收藏。展出的這個應該是仿品,雖然仿製時間可能為明清或民國等,但不是成化年間的雞缸杯。

(台北故宮 成化雞缸杯及乾隆收藏盒)

克拉克瓷

克拉克瓷,是明末清初(主要是明萬曆年間)中國生產的外銷瓷,多為盤、碗。「克拉克」這個特別的名字,據考來自葡萄牙語caraaca(大船舶)。克拉克瓷繪有花瓣形的開光,中心為大開光,深的歐洲人民喜愛,成為上流名仕的生活用品。克拉克瓷還走進當時的油畫作品,在展廳我還看到嵌上銀把手的盤子,想這都是別樣的中西融合吧。

(青花克拉克瓷花鳥紋盤 明萬曆))

(帶銀把手的青花「射獵」圖盤 清康熙)

這次展出,還有伊萬里的瓷器,很日系風,不過就不展開介紹啦,給大家留點懸念。

(伊萬里瓷)

展覽信息

整個看展過程,二雲不僅了解了青花的製作流程,種類,海外足跡,也深深體驗了青花瓷「有圖有意」的特點,各種美好的祝福簇擁在看展人身邊,包括蓮花與白鷺的「一路登科」,青花蓮花的「為官清廉」,九桃的「長壽」,還有鶴鹿同春,壽山福海,瓜瓞綿綿等等,讓看展人收穫知識和喜悅。

該展覽持續到4月7號,離撤展還有十天,周末或者小長假,都可以考慮去走一趟。

展覽時間:9:00-17:00, 16:00停止入場,周一閉館。

展覽地址:廣東省博物館三樓展廳二

展覽票價:免費

展覽團隊還做了一個全景VR體驗,大家可以掃二維碼進入青花瓷書屋,在手機上欣賞文物。

小小彩蛋

天青色等煙雨 而我在等妳

月色被打撈起 暈開了結局

如傳世的青花瓷自顧自美麗

妳眼帶笑意

在最開始,提到方文山的「天青色」,描寫的不是青花瓷而是柴窯,是有根有據的——

《陶說?古窯考》:後周柴窯,柴世宗時燒者,故曰柴窯。相傳當日請瓷器式,世宗批其狀曰:雨過天青雲破處,者般顏色作將來。

小彩蛋是二雲在搜索材料時,還發現了方文山的新浪博客。他在十年前寫自己創作《青花瓷》的心路。因為「雨過天青雲破處,這般顏色做將來」而有了「天青色等煙雨,而我在等你」的靈感,但又因為太素雅不適合形容纏綿悱惻的凄美愛情,最終選擇「青花瓷」作為歌名。

點擊全文可圍觀方文山博客《天青色等煙雨 而我在等妳》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雲胡不夷 的精彩文章:

TAG:雲胡不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