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農民家驚現眾多非遺老物件,鄰居稱其是個有情懷的人

農民家驚現眾多非遺老物件,鄰居稱其是個有情懷的人

在山東省萊蕪市孝義村呂叔叔家整理房屋時,驚現很多手編製品,糞簍、花簍、提籃、糞筐等都被完整保存下來。如圖是呂叔叔以前用過得糞簍,在以前,農村人的廁所後面都會用磚壘一個方形的口,方便清理糞便,而清理出的糞便就放入糞簍,運到田裡施肥或者用其他方式處理掉,不過現在農民生活好起來,它也不只能盛糞了。

在山東,手編製品很常見,尤其是柳編,在2008年6月7日,柳編已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圖中是手編「座簍」,這個座簍中間凹,兩邊長,非常適合放在摩托車的后座,方便人們馱運貨物,現在去農村趕集還能看到它的使用,兩邊的筐能盛不少東西。

手編製品是中國民間傳統手工藝代表之一,古時候人們在日常生活中經常用到這種手工藝品,但是並沒有興盛,直20世紀後期,手工編製品才漸漸成為中國部分地區出口的產品。這個提籃看起來結實耐用,據呂叔叔說:「農村人提著它去田裡走一遭,能撿不少東西回來,比如柴火、野菜,而且這個筐還能在人們干農活的時候裝土,也是極大方便農人的生活。」

傳統的手編筐造型純樸、樸實自然,也很結實耐用,是勞動人民智慧的象徵。相傳在新石器時代就出現柳編等傳統的手工編織品,手工編織的籃、筐成為人們生產生活的必須品。這個提籃也是手編的,但是看起來歲月不短,已經變形,呂叔叔告訴我們是因為它並不是植物枝條編製,而是塑料合成的編製材料,並不經久耐用,但優點就是比植物枝條編製的筐輕快。

各種形狀的編筐極大方便人們生活,從這一點也可以看出,沒有什麼是不可能的,人們的想像力真是很強大,智慧無窮。鄰居們見呂叔叔還將這些老物件保存如此完整,都很驚訝,因為他們自家的這些東西早都被當做破爛扔到垃圾桶,他們都贊呂叔叔是個有情懷的人,也為扔掉的這些手編製品感到惋惜,但後悔也晚了。

最後這件也是老物件了,是我們老祖宗給我們傳下來的,相信大家對它並不陌生,「簸箕」在人們一直以來的生產生活中都是相當有分量的農具,呂叔叔家的簸箕縫縫補補了很多次,可見簸箕在呂叔叔家是被經常使用的,不管以前還是現在,都不可或缺。 您家還有這樣的非遺老物件嗎?都有哪樣的?歡迎在評論區與大家交流哦~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圖話農事 的精彩文章:

農民夫妻為一老物件吵得不可開交,原因到底為何
污染河水也是寶貝,村民:想怎麼用就怎麼用不怕浪費

TAG:圖話農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