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為未知而教,為未來而學》——什麼知識最值得學習?

《為未知而教,為未來而學》——什麼知識最值得學習?

《為未知而教,為未來而學》(《Future Wise》)——作者戴維·珀金斯(美國著名教育心理學家,哈佛大學教育研究生院資深教授)

互聯網社會最不缺的就是知識,如何篩選有用的知識,就成了一項非常重要的能力,作者認為,有生活價值的知識才是有用的,並且給出了四個判斷標準。

第一,所學的內容要見解深刻,從而培養學習者的全局性的理解。判斷的重要依據之一是所學的內容對了解周圍的世界以及事物的運行規律有沒有幫助。

要想達到「深刻」,系統化、結構化、能開拓認知這幾個條件必不可少。對於不了解的領域,先從基本的「定義」著手,逐步構建系統的理論框架,才能談進一步的深入學習。

書中提到一個案例:中學時學到的歐姆定律看似簡單,但有人通過這個定律看出了某種普遍的規律。歐姆定律講的是電流等於電壓除以電阻。這個人意識到這個關係在很多其他領域也大致成立,比如氣流量等於氣壓除以導管的阻力。他用這個原理自己改造了家裡的通風系統。這個關係甚至可以應用在社會領域,比如貪污等於權力除以社會和法律的約束力。

第二,是能夠指導行動,換句話說,就是所謂的「接地氣」。學習的內容要對生活中的各種活動有一定的指導意義。畢竟,我們曾經無數次被教導:「實踐出真知」。

這裡的指導意義,不光是單純的「有用」或「無用」。「有用」固然好,能夠立馬通過理論指導行動,但有些看似「無用」的內容,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引起人的思考,從而提高認知。

接著,是符合倫理道德。學習的內容起碼應該傳輸正向的價值觀,而不是逆向的,負面的。人畢竟是社會動物,相互之間的相處模式也很重要。學習的內容也應該能激發我們對這種社會關係的良性追求和互動。

最後,是能夠激發行動。學到的知識要能夠實踐,或者引發人的思考。拿房子舉例子,如果房子離平時工作和學習的區域非常遠,即使真有這套房子,可能也很少去住,它的價值也就大打折扣。學到的知識也是一樣,如果沒有足夠的機會去實踐,很容易就塵封於記憶的深處。

作者提到一點很重要,就是讓學習者負責提問。這實際上是將學習的責任交還給學習者,能提出好問題本身就是檢驗學習者學習能力和對知識掌握水平的一種標誌。

希望以上提到的標準能提供些許幫助。

-END-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隋口一講 的精彩文章:

新年想要好身材?——默默練也許更合適

TAG:隋口一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