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健身這件小事

健身這件小事

提到健身,有太多立足在「反人性」的戰略性放棄了,「除非是逼迫自己,否則不能堅持下去」。

假設在沒有私教或者同伴的情況下,上班時候左手電筒腦包右手健身包,需要記得今天練背、明天腿臀、後天腰腹,全程只和手機器械交互,聽上去多多少少會構成內耗。

在過去一個月在嘗試了十多個不同的健身場館後,我發現還是有一些改良方案可以拿捏,以提振信心,按摩心理,培養熱愛。

一、軌道交通的重要性

選擇軌道交通最便捷、最好連地鐵站都不用出就能到的健身場所,儘可能優化外部因素。

二、重視可構圖性:照明、鏡子、空間的設計

案例:

火烈鳥主題的The Maze;

吊床是Tiffany 藍的 Fit4life;

特意設計為化妝鏡的 Bodynation & Fitness:

提供各種廣角拍攝、Gopro拍攝的舞蹈工作室。

對於健身工作室內的自拍可以有這樣的翻譯:工作室本身就是一個為自我反射和自拍藝術提供便利的空間,往往有常常的鏡子以形成完整的鏡像,燈光的設計師能夠完美地照亮人臉,參與者同時是表演者、模特和導演,會讓人不自覺地想要分享這個瞬間

而交互在於,將照片、動態發布到社交網路上的人,會自帶傳播屬性地在下方評論中為品牌做宣傳。照片本身就成了一個線上線下融合的社交媒體營銷載體

「愛是恆久遠,畫像永流傳」。

類似的推薦,還有muscle dog的270度環幕單車課,視聽效果就是日漫風格濾鏡全切換,沉浸感和教練對於節奏配速的guidance都很棒,在感受過新海誠濾鏡和冰雪奇緣主題後,對於其他的單車課,可能會「曾經滄海難為水」了。

三、通過前三次的課程,體驗社群性和自身的打開狀態

所謂一線城市用于衡量親疏差序的隱形規則是:半年見一次——我們挺熟的,一個季度見一次——我們還蠻好的,一個月見一次——哇我和XX是超級好的朋友呢,而健身作為LBS的生活圈服務,卻能讓你在一周內就見到同樣的人。

奇妙的氛圍還在於,可以兩個人一組做平板支撐擊掌,三個人一個循環分別TRX、要球、自重訓練,手搭手舞蹈基本功的分組練習,NTC和CF還必須以小組作為訓練的單位,簡直是摺疊人際距離的神器,基礎更好的一定會願意去幫助基礎較弱的同伴,年齡、行業這些社會身份在這裡完全模糊、無序、淡薄,隨時可以和別人成為好朋友。

舉個栗子,做這個動作需要先把吊環繞到身體前側,這時候膝蓋只起到單點的固定作用,力量全在核心上,保護我做這個動作的是史阿姨,她還是另一個工作室的教練,跟她搭檔練習,基本就是她保護我,我沒法保護她。實際上空中項目的很多動作都需要人打保護的,連眼神都不用確認,把安全感交付出去的感覺,是一種奇妙的舒展。

四、教練的風格化和客制化能力

好的教練一定不是來教動作和套路的,而應該有樹立品牌和風格化的意識。稱呼每一個學員的方式,倒計時的trcicks,糾正動作的技巧,基於不同程度學員及時調整難度,課後的Q&A、肺腑性或者「禮貌性」的鼓勵,都是可以打磨的點。樂刻是大班課沒錯,但有不少學員會跟著教練去到不同的門店上課,我能想到的最大動機,大概是哪怕我一個月不去樂刻,遇到熟悉的教練,他還是不會忘記在做三分半平板的時候,在我身上放一個橙色杠鈴片。

這和美團介入滴滴的領土是類似的道理,生意或大或小,都需要在保持原有用戶存量的基礎上,通過豐富自身業務的門類/提高體驗和價值感,讓用戶在平台上的存留時間和生命周期更長。一節團課下來,好的教練能帶來正向回饋,而這種情緒價值能帶來消費過程中更大的溢出性。

就像騰訊已經不再是哪個依靠遊戲收入驅動的公司,在17Q4的財報里,過去兩年一個暫時用來歸類電商業務遺留資產收入的項目——其他業務(支付服務、雲服務)),以21.2%的收入佔比貢獻了34.3%的收入增量,甚至超過了貢獻排名第二的遊戲。考慮到騰訊的估值水平很大程度上建立在其高增長上,我們發現,看似邊角余料的有機生態構建,並不比狹義的核心業務,來得輕飄飄。

健身場館的「其他」組成,不會喧賓奪主,但能讓人攝入很更均衡、充分的營養,是其構築長期壁壘、無限提高用戶離開成本,至關重要的引擎。

沒有動力去健身?不存在的。

(明天是好朋友阿青的生日,私心在今天做推送,想更大聲地祝她生日快樂XD)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獨托邦 的精彩文章:

TAG:獨托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