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如何看待中國國學-愚見:繼承,傳承,發揚光大

如何看待中國國學-愚見:繼承,傳承,發揚光大

好像出於塵世,好像逍遙世間

近年來,社會網路都流行「國學」一詞,或許是因為前幾年關於私立書院的相關報道引起社會廣泛關注;又或者是由於如今中國社會生活相對富足,人們對精神層面的需求大大提升,激起社會各界人士對文化復興的熱忱;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傳統文化,關注國學。

前兩年我碰巧也涉足過國學這一領域,了解到一些當時國學發展的相關問題,但一些書院、國學組織、國學教育工作者對於國學的定義和看法我到現在依舊不敢苟同。百度百科上說國學是指中國傳統文化中的精華與當代文化中的精化相融的學術精髓,愚以為這個說法是相對準確的,「傳統文化」籠統地說大概就是儒釋道三家文化的統稱,「當代文化」則是兼有西方理論且符合社會時代發展的中國思想文化,而這些文化的所謂精髓很難涇渭分明的去把握,這才引起了人們對於國學熱、國學的討論。

不管是《論語》還是《道德經》還是《金剛經》,我們或許都應該認真的讀一讀才有權評是評非

一提到國學,很多人想到的大概是四書五經、三從四德、男尊女卑這些帶有色彩的東西,其實不然,四書五經主要是表達儒家修齊治平的思想,但由於時代、生產力的發展,國情的變換以及我們古文解讀能力的欠缺導致對四書五經經義的理解存在偏差,再加上我們對科舉制度的不完全認可,而四書五經在古代某一段時間又恰好是科舉考試必考內容,所以我們對其產生偏見也無可厚非,至於三從四德、男尊女卑這些時代集權的產物剛好屬於糟粕,不屬於國學範疇;此外,提起道家和釋家,很多人不曾讀過這兩家的經典作品,或者說讀不明白,乾脆理解成煉丹,修仙,拜菩薩,成佛,或者理解成迷信,然而真正的道家,釋家文化並非如此,在我看來,道家首屈一指的作品《道德經》,《莊子》講的便是世間萬物的大道,偏於哲學,把世間萬物統為陰陽,可能是因為玄之又玄,而不易於理解,繼而產生誤解;釋家文化傳自印度,語言本來有障礙,再加上譯成古文,更是難以讓人理解其中的般若智慧,像《般若波羅密多心經》《金剛經》《阿彌陀經》等,也只是講空,講無相,將修心,告訴人們一些因緣幻滅的道理,換句話說就是看透,看懂滄海桑田的變換,而不是所謂地求神拜佛,求菩薩保佑。也就是說,真正意義上的國學應該是對中國傳統文化、傳統觀念批判的繼承。

如果說儒釋道這三家文化的精髓構成國學中傳統文化的思想部分,還有一部分應該是以中醫、中國古代建築學等為代表的中國古代在除政治思想外其他領域的一些理論實踐。

自中國封建社會末期至近現代以來,中醫繼承的不純正,中醫藥材的缺少,以及西醫的引進和發展,人們漸漸淡忘中醫,導致中醫在人們心目中的印象只是庸醫,無用。但當我們真正去讀中醫的治學經典,比如《傷寒雜病論》《黃帝內經》···時,會發現中醫的醫學理論與道家的一些理論不謀而合,講究的是從人體的整體看問題,就像在研究森林裡一個物種的消失原因時,要把它放進整個生態系統里看,而不是單單只看這一個物種。人體的經絡有如森林生態系統,牽一髮而動全身。至於中國古代建築學,我們不可否認的是中國建築同西方很多經典建築一樣,很有研究意義,只是從前生產力落後,統治者不曾重視,導致建築學不被人們普遍了解。這個寒假我去了一趟安徽宏村,那裡保留了許多徽派建築,很是具有中國古典特色,並且每一個設計都蘊含了深遠意義。

中國字,中國筆下中國魂

我覺得國學中傳統文化的部分其實還有許多許多東西,諸如古詩詞,古文,中國歷史,書法,字畫,民間藝術等,我也不盡了解,便不再一一贅述。至於國學中含有的當代文化,以愚之見,就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精華結合西方思想、實踐成果在當代社會的運用,而近現代以來所產生的一些哲學思想,新興理論,互聯網,科學等,縱然可貴,但不應該隸屬於國學。國學這個概念雖然在歷史上就有,但近兩年才引起社會熱議,也應當具有一定的現代意義。

在當今社會,我們談國學不該將其與現代科學,時尚潮流等一些具有現代化,全球化成分的東西割裂,像近年來的一些電影融入了國學成分,或化用莊子的《逍遙遊》、或以《易經》「一陰一陽之謂道」開篇深化主題、又或者是將《道德經》中「三生萬物」「沖氣以為和」的道家哲學融入其中···可能在有些人看來並不盡善盡美,但我看來,用電影電視這些人們接受的方式去傳播文化是最好不過的了,凡事有一個過程,越往後,人們越了解了,自然就水到渠成了。一些國學的弘揚者宣言不學傳統文化的人不能算是炎黃子孫,我想這話說的是有些偏激,但足以體現其對文化的眷戀,因此上,我認為,對於國學,我們還是應當去學習。只有我們先傳承了,才能發揚。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大搜羅 的精彩文章:

只有有了知識才會知道自己多麼無知
最美不過春天裡的那件風衣,永不過時的經典時尚!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