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臨近空間飛行器:空天一體戰的「利器」

臨近空間飛行器:空天一體戰的「利器」

來源:中國軍網

作者:強天林

2017年10月,我國自主研製的「旅行者」3號飛行器成功攜帶活體烏龜進入臨近空間,開展實驗任務和進行關鍵技術驗證。這是全球首次由浮空器攜帶活體動物進入臨近空間停留,標誌著我國臨近空間飛行技術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度。隨著現代高新技術的快速發展,信息對抗空間不再局限於陸地、海洋、低空,臨近空間也已經成為現代戰爭的一個新戰場,是國家安全體系的一個重要環節。而臨近空間飛行器作為連接空天戰場的有效紐帶,將在未來空天一體聯合作戰中扮演至關重要的角色,受到越來越多國家的高度重視,其發展應用也將對未來作戰樣式產生重要影響。

上可制天、制空,下可制地、制海——飄浮在飛行禁區的「懸頂之劍」

一般來講,常規的航空器飛行高度為距離地面20km以下,航天器運行的空間則距地面100km以上,而距地面20km到100km之間的這段區域,則被稱為臨近空間。

臨近空間包含平流層、中間層和部分增溫層,是航空和航天空間之間的過渡區域,除了火箭偶爾穿越以外,那裡是人類尚未開發的一片空白空間。

正是因為臨近空間所處的獨特環境,使得其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這段區域的雲雨天氣少見,溫度幾乎不變,十分適合飛行器平穩飛行。在這裡,臨近空間飛行器既可以避免絕大部分地面攻擊,同時也能夠有效實施對地攻擊和對航天器的打擊,是進行空中軍事活動的理想區域,發展潛力極大。

根據飛行速度的不同,臨近空間飛行器包括高動態臨近空間飛行器和低動態臨近空間飛行器。美國國防部與國家航空航天局共同研製的X-30飛行器就是典型的高動態臨近空間飛行器,飛行速度快、機動性好,對指令反應靈敏。

低動態臨近空間飛行器工作時間長,在空間駐留周期長,而且載荷量大,可作為空間站和空間實驗平台。據報道,美國計劃在30km的高空,打造一個由多個飛艇組成的永久性高空漂浮平台,用作太空飛船的高空中轉站和補給站。

隨著新型戰略武器的不斷更新和發展,臨近空間飛行器的戰略價值受到各國的青睞,不少西方國家已經將其列入信息化武器裝備體系建設中。近年來,美國在臨近空間飛行器技術領域持續發力,美國國防部《2005-2030年無人機系統路線圖》中將臨近空間飛行器列入無人機武器系統的範疇,俄羅斯、英國、以色列等國也在此領域取得了初步研究成果。

覆蓋廣、成本低,自持時間長、反應時間短——集「百家之長」於一身

臨近空間飛行器為何能夠成為各國競相發展的「新寵」?原因在於其彌補了飛機和衛星工作範圍之間存在的廣闊真空地帶,在執行戰略戰術任務時,具有傳統飛行器無法比擬的優勢。

臨近空間飛行器一般部署在任務區上空30km的區域,視野的覆蓋面積要大於傳統的偵察機。同時,信號不會受到電離層的干擾,能夠輕鬆獲取到高解析度和大覆蓋區的偵察視圖。美國在「探測器和結構一體化」項目中,就提出了高空監視間諜飛艇計劃,目標是研製在20km以上高度飛行的監視飛艇,能在任何軍事活動區的高空開展偵察活動。

在快節奏的現代戰爭中,臨近空間飛行器可以根據作戰需求進行部署和調整機動,能隨時應急升空,快速高效部署。同時,臨近空間飛行器的飛行條件穩定,信息傳輸的延時很小,有利於快速及時地傳遞信息。

臨近空間還有一大特點,就是氣流平穩,環境穩定,這使得大多數臨近空間飛行器能夠藉助風力、大氣浮力、太陽能等自然能源,長時間飄浮在任務區的上空,從而降低能耗。由法國提出的斯特拉賽特穩定式無人飛艇載荷能力達1000kg,能在臨近空間連續執行長達5年的監視任務。

執行長達數年的任務,臨近空間飛行器為何能一直保持完好?一方面,臨近空間飛行器的外形都比較光滑,雷達和紅外特徵都不明顯,所以很難被探測鎖定;另一方面,當前的作戰飛機和地對空導彈幾乎無法抵達臨近空間,不能對其構成威脅,因此臨近空間飛行器能夠長時間安全穩定地運行。

偵察監視、通信中繼,空間對抗、物資補給——無可比擬的軍事價值

臨近空間飛行器的出現不僅實現了空天領域的連接,還為防空反導作戰提供了新的思路,如果搭載武器平台,將實現全球範圍的快速打擊,大大加快戰爭節奏。

在信息化戰爭中,面對瞬息萬變的戰場環境,對戰場態勢的動態監視顯得尤為必要。飛行器搭載先進雷達,可以構成臨近空間監測平台,實現全天時、全天候的監測。最具代表性的是美國計劃推出的SR-72高超聲速飛行器,該飛行器擔負著情報收集、偵察監視和對敵攻擊等任務,預計將在2023年實現首飛,2030年投入使用。

未來戰爭中,奪取制信息權越來越關鍵,在複雜的電磁環境下,保證穩定安全的通信對掌握戰爭主動權具有重要意義。目前,軍用通信信號易受干擾的問題一直影響著軍隊作戰能力生成和發揮,而採用臨近空間飛行器搭載通信設備構建的通信平台,不僅能夠長時間持續工作,實現超視距通信能力,還能提供比衛星導航通信強度更大、保密性更好的信號。

此外,臨近空間飛行器還有一個重要的作用,就是進行空間對抗和打擊。將飛行器擴展成為對抗干擾平台,可以實施壓制干擾和欺騙干擾,形成強大的電子對抗優勢。如果將飛行器作為武器平台,則可以在大覆蓋區域對目標實施隨時隨地的打擊。比如X-37B軌道測試飛行器便集多種功能於一身,既能在大氣層內超音速飛行,又能進入軌道運行,具有其他航空、航天器無法比擬的優勢。

區塊鏈或將進入機器信任時代

作者:趙 璐

近期,區塊鏈概念捲土重來。2月以來,美國眾議院接連召開兩次區塊鏈聽證會,將區塊鏈上升至「革命性技術」,並探討其未來的應用和對金融、商業和政府的影響。與此同時,俄羅斯總統普京也表示,俄羅斯將重點發展區塊鏈技術,以強化俄羅斯在國際前沿技術領域競爭中的話語權。在中國,越來越多的行業開始關注區塊鏈技術領域,這一概念在今年「兩會」期間也成為代表熱議的話題之一。

簡單地說,區塊鏈是一種去中心化的分散式賬本資料庫。這裡沒有具體指明的中心,而是具有普遍性。這意味著記載方式不僅是將賬本數據存儲在每個節點,而且每個節點會同步共享複製整個賬本數據,保證不可篡改和不可偽造,從而確保了數據儲存的安全性。

近年來,價值瘋漲的「比特幣」便是基於區塊鏈技術基礎的產物。「比特幣」吸引人的地方主要在於加密電子貨幣的可信度高,同時還具有全球流通、交易費用低、可匿名使用等特點,很好地滿足了網路交易的多種需求,受到網路金融業者的認可和青睞。伴隨著對利益的追逐,基於區塊鏈技術衍生出的各種類型的「比特幣」如雨後春筍般湧現出來,紛紛加入到「網路淘金」的大潮中。

在當前這個科技制勝、創新為王的時代,先進的理念和技術能夠推動社會的進步。區塊鏈技術正是憑藉塊鏈式數據結構來驗證與存儲數據,運用分散式節點共識演算法進一步生成和更新數據,依靠密碼技術來保證數據傳輸和訪問安全,使用智能合約來編程和操作數據的一種新型分散式基礎架構與計算方式。在安全、可信、去中心化等方面與網路空間發展的需求契合度相對較高。同時,區塊鏈技術具有不可篡改的特性,從根本上也改變了去中心化的信用創建方式,通過數學原理而不是中心化的信用機構來建立廣域公正性信任體系。因此,未來區塊鏈技術或將帶領人們從個人信任、制度信任進入到機器信任的時代。

在軍事領域,戰場通信紛繁複雜、作戰數據海量交織,我們能否運用區塊鏈技術強化安全認證和計算資源的有效利用,在效率和安全性之間尋找最佳平衡點?在軍事物資保障方面,當前軍用物流正在向智能化邁進,能否利用區塊鏈技術,更好地解決智能化軍用物流面臨的組網通信、數據保存和系統維護等難題,以保證系統的有序高效運轉?在無人作戰方面,能否利用區塊鏈技術與人工智慧、大數據等新技術的有機結合,進一步增強網路信息系統的安全性,並更加合理地分配任務以及運用資源,增強整個系統的作戰能力?對此,我們應當圍繞軍事需求,與具體的應用場景相結合,創新發展和運用區塊鏈技術,使其發揮更大的作用。

在科技興軍大潮洶湧澎湃的今天,區塊鏈這項新技術有待我們深入發掘的地方還有很多。特別是在別人制訂「規則」的高科技領域,我們更應放眼長遠、繼續創新,消化吸收區塊鏈技術的精髓,努力形成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競爭能力。同時,面對各種誘惑驅使,我們需要時刻小心謹慎,要看到風險、避免損失,切莫讓經濟利益的浮光,遮擋了對區塊鏈本質和深層價值的認識。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藍海長青智庫 的精彩文章:

兩會上互聯網大佬最關心這6大領域
反導系統攔截導彈的成功概率有多大?

TAG:藍海長青智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