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區塊鏈能實現數據的價值,但需要突破承載量等瓶頸

區塊鏈能實現數據的價值,但需要突破承載量等瓶頸

虛擬貨幣交流平台微信號:xnhbjlpt1

構建貨幣未來,解密虛擬經濟

專業玩家學習交流切磋未來

人民網北京3月27日電 在人民創投今天主辦的「鏈?未來,2018春季區塊鏈技術論壇」上,部分嘉賓認為,區塊鏈技術在應用過程中,首先能夠保證數據相對更真實可靠,其次能夠實現個人數據的價值化,讓每個人都能夠分享到數據的價值,但是,這一切的前提是區塊鏈的發展需要突破數據承載量等局限。

Achain創始人崔萌表示,點對點的區塊鏈網路本身的TPS(每秒執行的事務數量)瓶頸限制了它的發展,克服這種瓶頸的思路有兩個:一個思路是用更強大的計算晶元、更優化的演算法邏輯;另外一個思路是,各家鋪好自己的區塊鏈網路,再通過共識協議連起來。

Ruff Chain創始人厲晹則指出,人們在區塊鏈對數據的處理方面往往存在誤區,認為所有數據都需要上鏈,實際上,真正需要用區塊鏈處理的數據量是非常小的,絕大部分數據不需要上鏈。他表示,使用中心化的方式存儲和處理大量數據的成本很高,用分散式的方式進行存儲、處理一切數據的成本則會讓人感到「可怕」。

與會者還提到其它觀點。北京泛融科技創始人、CEO譚宜勇介紹,區塊鏈的賦能可以從「流動性」這個特色上打開很多可以想像的空間。他舉例稱,當把藥品的種植、加工、物流、質檢、銷售等環節上鏈之後,能夠增加藥品的可信性,給整個產業賦能。但他也指出,目前區塊鏈技術的安全是相對的,並不是絕對的可溯源,因為還沒辦法保證上鏈的數據本身是真實的。

BAIC創始人、CEO談毅認為,通過區塊鏈技術,能夠實現對個人數據本身的價值管理。通過區塊鏈技術生成的私鑰能夠對個人數據進行加密,用戶可以在一定範圍內進行確權,可以給數據定價,讓第三方在授權的時間內、價值的允許內進行使用。「未來你們在互聯網做的所有行為一定會有回報,同樣也會有相應的付出,這是公平的。」

版權聲明:虛擬貨幣交流平台除發布原創文章以外,亦致力於優秀文章的交流分享。

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繫,若涉及版權問題,

敬請及時聯繫我們刪除!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數字貨幣 的精彩文章:

區塊鏈技術或將帶領人類進入機器信任時代
幣圈必須知道的 52 位「江湖大佬」,你認識多少?

TAG:數字貨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