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我的善良很貴,請你別隨意透支和浪費!警惕身邊付諸行動的偽善者!

我的善良很貴,請你別隨意透支和浪費!警惕身邊付諸行動的偽善者!

1

這兩天有一則新聞很火的,最早是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官方新聞客戶端「南方+」發布的,標題是:湛江企業家捐2億建258套別墅贈鄉親,房子卻分不下去。

《南方日報》29號刊發了這篇文章,題目是:湛江企業家捐2億建別墅送不出?

後來,人民網也轉發了這篇文章,標題是:企業家捐2億建別墅贈鄉親,房子卻分不下去。

分別墅這種天上掉餡餅的事兒,做夢都想,一般醒了就不會信了,可這樣的事確實在發生。

故事發生在廣東省湛江市遂溪縣遂城鎮官湖村。

說官湖村出了一名企業家叫陳生,發財不忘鄉里,先是在村裡開辦了大規模的養豬場,解決了100多戶村民的就業問題,使村子脫了貧。

2011年,他又覺得村民的房子太破了,便萌生了幫助鄉親修房的想法。在跟當時村委會成員商量後,陳生提出要為村裡的常駐人口修建別墅,並修建公寓給予外出的村民回鄉探親使用。

2013年村委會進行調查、統計,共有190多戶常駐的村民拿戶口本進行了登記。最後決定由村集體提供土地,陳生計划出資2億元,分兩期修建129棟258套別墅、2棟農村公寓、1棟村委辦公樓、1個幼兒園、1個敬老院等。

為什麼190多戶登記要建258套呢?這也許是後面故事的伏筆。

第一期別墅建在村集體的荒地上,2017年底竣工,共69棟、138戶。

可到了分房的時候事來了,有的說兒子要結婚要分兩套,在外地常住的人也要回來分,戶口遷出去的也要回來分等等,矛盾四起,分不下去了。

還有二期要建設的時候,村裡沒有建設用地了,就涉及到了拆遷,村民則獅子大開口要高額補償,村民沒有得到滿足,對建起來的別墅搞破壞。

官方的說法這是個「扶貧濟困的善舉」。最後,官方介入,從鎮縣兩級政府一直驚動到了市裡。湛江市委書記鄭人豪(從珠海調過去的)做出指示,要求縣裡協調好,要把正氣和道德風尚樹立起來。

2

這樣的故事直接能引出一個詞叫「刁民」——不知好賴,不值得可憐,得寸進尺,貪得無厭。

村民為什麼會有這樣看似非常不講理的舉動呢?可以先得出一個大大的結論:民族的劣根性。

民族的劣根性的帽子中國人戴了上百年了,但好像這裡面是有層次的,最起碼這個帽子政府是不戴的,說民族劣根性的人也不戴,比如最有劣根性的李敖。

想捋清這件事,其實也不難。

先要看看這些別墅的性質。

這些別墅有產權嗎?沒有。村裡出土地,陳老闆出錢建了一批小產權房。

土地是集體所有的,每個村民都有份兒,陳老闆是沒有資格贈與土地的,沒了土地,哪還有上面的別墅呢?

這是爭端的根本原因。

換個做法,陳老闆先向村裡買地,然後再建別墅,那就想送誰就送誰了,村民你還有脾氣嗎?還用政府介入出方案嗎?

現實中這是不可能的,村裡有土地的使用權,沒有出讓權。把農村土地轉變成建設用地要縣政府申請,市以上政府批准才行。換句話說,陳老闆的好事也許就做不成了。

那麼,這次所謂的「捐」,有一部分權益是村民自己的,並且是最關鍵的一部分,你還能說村民是「刁民」嗎?

當然,所以報道里都沒有提到「刁民」這兩個字,但所有媒體要表達的都是一個「大善人」和「刁民」的故事。

這兩天縣政府出台了一個方案——《官湖村新農村建設第一期別墅型新民居贈送方案》。

按原則說,你把房子建到了我家院里,我還用你贈送嗎?

建國時,把農村土地定義為集體所有制體現的是革命最初的訴求或承諾——耕者有其田,也是對廣大農民參與那場轟轟烈烈革命拋頭顱灑熱身的感謝;改革開放後,繼續實行農村土地集體所有制是解放生產力,打破計劃經濟的束縛,體現農民生產勞動的自主權,以防政府過多地干涉。

到現在變成了某人在政府主導下的扶貧或贈送,農民當然不幹了。好像這都偏離了設置農村土地集體所的初衷。

3

這件事也反映了中國房地產市場的一個死結,土地使用權的交易問題。

住房商品化之後,房子就成了商品。商品交易的本質是所有權的交易,但我們房子有點特別,可以交易,又不是完全交易,因為土地是國有的。

這個死結帶來了很多問題,最大的問題就是定價權不能完全交給市場。因為,下面的地不能完全市場化。

大蒜有人炒作沒人管,綠豆有人炒作也沒人管,房子炒作就有人管。因為房子並不是完全性的商品。大蒜、綠豆價炒高了掉下來就掉下來吧,房子不行,因為你們炒高了之后土地的價也會掉下來,這個損失誰來賠?

其實中國老百姓也看明白了這一點,你不管怎麼控制都得想法買,不惜在法律層面上把家庭拆散。

土地和房子在中國是一對聯體怪胎。

這個問題好像沒有解,其實解決方案早就有了,我們也推行了《物權法》,可土地是不是物呢?

真是難為了陳老闆這樣的好人,想做點好事竟然這麼難。

4

這一事件引起了很多人的氣憤,劉強東也發了一則微頭條說。

初衷非常好,不過農村非常複雜……稍有不慎會引火燒身!明明大好事也會引發無數矛盾甚至指責……我現在……也是小心翼翼。

這裡有個概念「農村非常複雜」。為什麼複雜,可能有很多原因,文化程度啊!認知水平啊!良心啊!總的說都挺難聽的,但不能忽視的一條是農村土地所有制的複雜性。劉強東也要用農民的地。

出現在農村很多奇異的事件,也包括很多集體性事件,多數都和土地有關。讓窮民沒了土地,他們還有什麼了呢?他們所有蠻不講理的抵抗,只是為了守住最後的那一點底線。

扶貧是個很好的噱頭,我用了你的地,你得感恩!

這種高高在上的行善,有時不得不讓人產生懷疑。

其實合夥制是最好的方案,但這樣合夥下去,有可能像劉強東這樣的富人會變成弱勢群體。一是人數比在那放著呢;二是農民並不比企業家笨。

一個叫「洞見」的公號發了一篇作者為王耳朵先生的文章,這個王耳朵先生很有名,發過很多爆文,如《那些不愛存錢的年輕人,混得都不會太差》、《我所見的北京人,沒有一個不是在用力生活》、《你必須足夠善良,才能滄桑看盡,經受世事刁難》,篇篇都帶痛點。

王耳朵先生的這篇文章叫《強東罕見發怒:我願你人前顯貴,你為我雪上加霜

文中表現出了對村民行為的氣憤,還有很多「金」句。

總有人不感恩,以為得到是理所當然,還要不停索取。稍有要求沒滿足,就要暗中使壞。

我願你人前顯貴,你讓我雪上加霜。

我把你當親人,你把我當印鈔機。

斗米成恩,擔米成仇。

有時候,好人太貴了。

就像《教父》里所說的,沒有邊界的心軟,只會讓對方得寸進尺;毫無原則的仁慈,只會讓對方為所欲為。

善良是很珍貴的,但善良沒有長出牙齒來,那就是軟弱。

如果善良用到錯誤的人身上,它可能就是厄運。

生而為人,當然要善良。

但你的善良,應該足夠高級。

所謂高級,就是不能沒有原則,和邊界,你的善良不能隨意送給任何人

所謂高級,就是應該追求漣漪效應,讓善意相傳,而不是單純的幫助,然後就草草了事。

我願你人前顯貴,你為我雪上加霜。

這種人,必須遠離

如果幫錯了人,你就失去了幫助對的人的機會。

一個人,可以窮,但千萬別廉價。

我的善良很貴,請你別隨意透支和浪費。

這樣的觀點得到了很多人的認同。我的同學群里有同學轉了這篇文章,說他主動在好友買房時借給了五萬塊錢,要的時候變五千了。

借錢的事兒是扯不到行善上來的,哪怕你是主動借的,那是一種債務關係,說白了是一種契約關係,最多是個誠信問題。

4

中國人有一種認識,把付出都看作行善,付出連帶的一個詞叫回報,我們把回報叫感恩。

有人可能說,人家給的時候就沒圖回報,其實讓人家認可你是善人就是回報。不說你好,你就生氣,這就是不善。

以感恩為目的的行善就是有目的的善,就是不善,更談不上良。

世界上有三種能力可以獲得財富,一種是控制能力,第二種聲望能力,第三種經濟能力。

通過行善可以獲得聲望能力,同樣也可以財富,這是世界上富人通用的做法。只不過西方社會對其有所控制,設置專業三方慈善機構,讓施捨一方不知道施捨了誰,受施一方也不知道受了誰的施捨,目標就是避免因行善而產生個人相對應的感恩。要不要感恩,要。感恩的不是哪一個人,是社會。

這一點在中國無法實行,因為大多數人對這個社會都有看法。

所以,以對個人感恩為目的的善良就不是善良。

更不用說什麼善良要有邊界、善良要長牙齒,還把善良分出了高不高級,並直言,我的善良很貴。

貴你就自己留著吧,別人買不起。

善是什麼?善是沒有結果的,善是對弱者的悲憫之心。

要結果,佛祖可以給你——來生。問題是沒法回來。

看了《媽媽再愛我一次》,你哭了全場,這就是你心中善的表現,說明你有善的良知。

你能管電影院要眼淚錢嗎?

做了點好事,沒有得到感恩而出來吐槽的人不是善良人,可以承認的是你做過好事。

高調行善的人就是另有所圖,也不能叫善良的人,可以承認你在實現自己的目的同時讓很多人受了益,比如陳游標。可以說,你順帶做了好事兒。

可能有人會罵我,你做啥了,瞎吧吧人家。

我是做不了什麼,但我能向在垃圾桶里掏廢品老者的後背上投去一縷尊敬的目光,然後品味著心裡的酸楚,默默地走開,不去打擾他。

當然,我不否認湛江的陳老闆是個善良的人,但在現實的環境下,他的善良也會陷入左右為難的尷尬。

值得注意的是,我們要警惕身邊付諸行動的偽善者,因為他們用行動曲解善良,會讓我們越來越認不清什麼是善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老楊品談 的精彩文章:

小心你最愛的「她」,會讓你變得越來越笨!

TAG:老楊品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