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中星微鄧中翰:「換」道超車,打破我國「缺芯」瓶頸

中星微鄧中翰:「換」道超車,打破我國「缺芯」瓶頸

3月29日,由新智元舉辦的「2018產業·躍遷峰會」在北京泰富酒店召開,包括中國工程院院士、歐洲科學院院士、諾獎評委等中外嘉賓齊聚,共同聚焦城市升級和產業躍遷,探討AI加速與產業融合的路徑與實例,推動中國社會依託人工智慧實現跨越式發展。同時,新智元啟動「新智元AI+產業生態平台」。該平台是由第三方機構發起的、聚焦AI+產業的合作、開放和共享的平台,也是新智元搭建的人工智慧技術分享共同服務平台。

本文,億歐對鄧中翰院士的演講進行了要點整理,供行業人士參考。鄧中翰,中星微集團創建人,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微電子學、大規模集成電路設計技術專家,全國人大代表,歐美同學會副會長,北京知聯會副會長,「星光中國芯工程」總指揮。2004年、2013年帶領團隊兩次榮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

從宏觀角度來看,全球半導體產業規模在1994年、2000年、2010年的規模分別為1000億美元、2000億美元和3000億美元,到2015年更是達到了3363億美元。全球半導體產業規模增速最快的時期是1976年到上世紀末,符合增長率達到17%;而在2000年後,增長速度開始放緩,從2001年到2009年,其複合增長率為9%;從2010年到2017年,複合增長率僅為2.37%。

發展半導體行業不僅是一種技術上的要求,更是對經濟和社會發展的有利推動。近年來,半導體產業不斷翻新,卻能夠保證產品價格的穩定以及功能的提升,這才促進了互聯網時代、移動互聯網時代以及AI時代的到來和發展。需求頻頻增加的手機、平板、智能音箱以及雲端伺服器等等,無一不需要半導體產業的支撐。

從經濟層面來看:中國每年進口需求最大的物資,不是石油和天然氣,而是晶元。在時下火熱的中美貿易大戰討論中,便有一條是圍繞中國如何平衡晶元貿易利差而展開的。2017年,我國進口晶元3770塊,同比增長10%;進口額為2601.4億美元,同比增長14.6%。2017年的晶元出口數量為2000億,出口額為668.8億美元,同比增加9.8%。

在經濟國際化趨勢中,中國晶元產業的發展還未真正取得勝利,如何將半導體推向更大規模的產業?如何減少我國半導體的貿易利差,同時真正打造出中國自主研發的晶元?如何為我國信息化產業走向智能化做出良好的產業基礎?這些都是從業者需要仔細思考的問題。

不可否認的是,益於我國近年來在半導體行業政策、投資以及環境等等因素的利好變化,中國半導體製造與出口數量仍舊是上升趨勢。自1976年以來,國際集成電路產業規模趨於穩定,摩爾定律依舊存在。對於中國來說,這是我國實現彎道超車的重要機遇:

長期以來,我國集成電路產業一直受到西方在先進位造裝備、材料和工藝引進等方面的種種限制,高端晶元主要依賴進口;

人工智慧技術被視為是新一輪船業革命的推動力,而晶元則是人工智慧產品的關鍵部件。加大技術攻關力度,創新推動品質,也能使我國實現「彎道超車」;

中國互聯網用戶眾多,海量大數據為中國發展人工智慧提供了優勢。

「目前,中國是AI晶元投資創業的熱點市場,我們應該保持這股趨勢,不斷通過彎道超車,甚至在『無人地帶』領域換道超車,實現AI晶元發展。」鄧院士說。

在政府方面,除了大家都了解的《促進新一代人工智慧產業發展三年行動計劃》,習近平主席在2017年5月「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開幕儀式致辭中指出:「要加強在數字經濟、人工智慧、納米技術、量子計算機等前沿領域的國際化合作」;李克強總理在2017年3月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作政府工作報告時明確:「國家要加快新材料、人工智慧、集成電路、生物製藥、第五代移動通信等技術的研發和轉化」。

此外,中國工程院還在2017年年初提出了AI 2.0理念。AI 2.0是指在大數據時代、泛在網時代的人工智慧技術,是數據驅動與知識驅動互相結合的人工智慧技術,可分為大數據智能、群體智能、跨媒體智能、混合增強智能和自主智能五個方向。


鄧中翰在演講的最後介紹了人工智慧技術和晶元行業面臨的難點與挑戰:

對於人工智慧技術,當前最重要的挑戰來自於演算法理論:如何跨越認知的鴻溝?如何不依靠人類的房主而自主學習?如何像人類一樣做計劃,設立目標去完成一系列的事?如何模擬環境?

對於晶元,其挑戰在於如何同時處理規則驅動的傳統人工智慧以及數據驅動的新一代人工智慧?如何提高運算性能?如何降低功耗?谷歌增加集成度?如何減小晶元尺寸?如何節省軟體開發時間?如何在摩爾定律時代繼續提升性能功耗比?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億歐網 的精彩文章:

追求健康生活的味道,請從話堅果開始
「解構新餐飲」,餐飲零售化時代已來臨!

TAG:億歐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