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文徵明《千字文》,時年八十九歲高齡

文徵明《千字文》,時年八十九歲高齡

文徵明《千字文》,時年八十九歲,行草,絹本,嘉靖三十七年戊午(1558)秋八月四日書,用筆精到而蕭散流暢,又不失草書之磅薄,是其傳世中的優秀作品。

文徵明四十二歲起以字行,更字征仲。書法初師李應禎,並受到沈周、吳寬的影響,而後從宋元上追晉唐,廣泛學習前代名跡,篆、隸、楷、行、草各有造詣,尤擅長行書和小楷。次子文嘉曾分析其書法「始亦規摹宋元之撰。既悟筆意,遂悉棄去,專法晉唐」。其隸書得力於《受禪》,篆書則繼承李陽冰而又有所發展;草書師法懷素、黃庭堅;行書則融合蘇東坡、黃庭堅、米元章於一體,又融入智永、趙孟俯筆意。其中最為擅長的當屬小楷,有「名動海內」之譽。其小楷師法鍾繇、二王,溫潤秀勁,法度謹嚴而意態生動,精整典雅。被認為「溫純精絕,虞、褚以下弗論也」。文徵明直至年近九十還能做蠅頭小楷,功力之深可見一斑。中年以後,文徵明已是各體兼善,王世貞云:「(征明)書法無所不規,仿歐陽率更、眉山、豫章、海岳,抵掌睥睨,而小楷尤精絕,在山陰父子間。八分入鐘太傅室,韓、李而下,所不論也。」「篆書斤斤陽冰門風,而皆有小法,可寶也。」可見其書法的涉獵之廣與水平之高。

歷史軼聞:文徵明納餅拒重金

明代書畫家、文學家文徵明,名重當代,學生甚多。他愛吃煎餅,當地老百姓有時用小籃給他送餅,文徵明收下後即用字畫相謝。時間久了,凡求字畫的人就攜餅籃上門,文徵明也樂意揮筆,滿足來者之願。其時名聲顯赫的唐王派使者帶著重金來求畫,文徵明得知後,不以錢動,閉門謝客,拒不收納。使者無可奈何,呆了幾天,只好回去。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匠之路 的精彩文章:

趙佶瘦金書《怪石詩帖》,用筆更為洒脫外放,當屬後期難得佳作
趙佶瘦金書《穠芳詩帖》,無論內涵、氣魄均當為趙書第一

TAG:大匠之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