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中醫醫師資格考核:玉女煎

中醫醫師資格考核:玉女煎

玉女煎

玉女煎,中醫方劑名。為清熱劑,具有清臟腑熱,清胃熱,滋腎陰之功效。主治胃熱陰虛證。頭痛,牙痛,齒松牙衄,煩熱乾渴,舌紅苔黃而干。亦治消渴,消谷善飢等。臨床常用於治療牙齦炎、糖尿病、急性口腔炎等胃熱陰虛者。

歌訣

玉女石膏熟地黃,知母麥冬牛膝襄,腎虛胃火相為病,牙痛齒衄宜煎嘗。

組成

石膏、熟地黃、知母、麥冬、牛膝。

用量

石膏9-15g,熟地9-30g,麥冬6g,知母5g,牛膝5g。

用法

上藥用水一盅半,煎七分,溫服或冷服。現代用法:水煎服。

功用

清胃熱,滋腎陰

主治

胃熱陰虛證。頭痛,牙痛,齒松牙衄,煩熱乾渴,舌紅苔黃而干。亦治消渴,消谷善飢等。

配伍特點

配伍特點是清熱與滋陰共進,虛實兼治,以治實為主,使胃熱得清,腎水得補,則諸症可愈。

運用

本方用於胃熱陰虛證,臨床應用以頭痛,牙痛,齒松牙衄,煩熱乾渴,舌紅苔黃而干為辨證要點。

加減化裁

火盛者,可加山梔子、地骨皮以清熱瀉火;血分熱盛,齒衄出血量多者,去熟地,加生地、玄參以增強清熱涼血之功。

禁忌

大便溏泄,脾胃陽虛者不宜使用。

方義

本證多由陽明氣火有餘,胃熱耗傷陰精所致,治療以清胃熱,滋腎陰為主。陽明之脈上行頭面,入上齒中,陽明氣火有餘,胃熱循經上攻,則見頭痛牙痛;熱傷胃經血絡,則牙齦出血;熱耗少陰陰精,故見煩熱乾渴;舌紅苔黃且干,為陰虧癥狀。方中石膏辛甘大寒,清胃火,故為君葯。熟地黃甘而微溫,以滋腎水之不足,故為臣葯。君臣相伍,清火壯水,虛實兼顧。知母苦寒質潤、滋清兼備,一助石膏清胃熱而止煩渴,一助熟地滋養腎陰;麥門冬微苦甘寒,助熟地滋腎,而潤胃燥,且可清心除煩,二者共為佐葯。牛膝導熱引血下行,且補肝腎,為佐使葯,以降上炎之火,止上溢之血。

附註

同類方比較 該方與清胃散同治胃熱牙痛。但清胃散重在清胃火,以黃連為君,屬苦寒之劑,直折胃腑之熱,配伍升麻,意在升散解毒,兼用生地、丹皮等涼血散瘀之品,功能清胃涼血,主治胃火熾盛的牙痛、牙宣等症;本方以清胃熱為主,而兼滋腎陰,故用石膏為君,配伍熟地、知母、麥冬等滋陰之品,屬清潤之劑,功能清胃火、滋腎陰,主治胃火旺而腎水不足的牙痛及牙宣諸症。

重要文獻摘要

①《成方便讀》:「人之真陰充足,水火均平,決不致有火盛之病。若肺腎真陰不足,不能濡潤於胃,胃汁乾枯,一受火邪,則燎原之勢而為似白虎之證矣;方中熟地、牛膝以滋腎水,麥冬以保肺金,知母上益肺,下滋腎水,能治陽明獨勝之火,石膏甘寒質重,獨入陽明,清胃中有餘之熱。雖然,理雖如此,而其中熟地一味,若胃火熾盛者,尤宜斟酌用之,即虛火之證,亦宜改用生地為是,在用方者神而明之,變而通之可也。」

②《景岳全書》:「水虧火盛,六脈浮洪滑大;少陰不足,陽明有餘,煩熱乾渴,頭痛牙疼,失血等證如神。」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北京醫易同源研究院 的精彩文章:

再看不起中醫,你就落伍了!中醫即將成為主流!
中醫藥劑學:左歸丸

TAG:北京醫易同源研究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