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至愛梵高》——向梵高致敬

《至愛梵高》——向梵高致敬

每個人的心裡都有一團火,路過的人卻總是只看到煙。

但是總有一個人,總有那麼一個人能看到這團火,然後走過來,陪我一起。

我在人群中,看到他的火,然後快步走過去。

生怕慢一點他就會被淹沒在歲月的塵埃里。

我帶著我的熱情,我的冷漠,我的狂暴,我的溫和,

以及對愛情毫無理由的相信,走的上氣不接下氣。

我結結巴巴的對他說:你叫什麼名字。

從你叫什麼名字開始,後來,有了一切。

——梵高

文森特·威廉·梵高(Vincent Willem van Gogh,1853-1890),荷蘭後印象派畫家。他是表現主義的先驅,並深深影響了二十世紀藝術,尤其是野獸派與德國表現主義。梵高的作品享譽世界,如《星夜》,《向日葵》與《有烏鴉的麥田》等。1890年,他在美麗的法國瓦茲河畔結束了自己年輕的生命,是年,他才37歲。

很多人仍然懷念並且摯愛這個瘋狂的天才。去年12月上映的《至愛梵高》便以別樣的方式向梵高致敬。

畫家梵高(羅伯特·古拉奇克飾)去世後一年,阿爾勒(法國南部一個城市,梵高割耳時居住的地方)的郵差、與其私交甚篤的魯蘭老爹,從梵高的前房東手中得到一封梵高生前想要寄給弟弟提奧卻沒有送出的信。由於無法郵寄,他委託兒子阿爾芒(道格拉斯·布斯飾)完成這個任務,把梵高這「最後」一封信送到收信人提奧那裡。

但是,提奧已經去世,為尋找提奧遺孀的地址,阿爾芒來到梵高最後生活的離巴黎不太遠的奧維爾小鎮。他和與梵高接觸過的居民們聊天,拼湊出梵高生前最後六個星期里的故事——有人認為梵高是自殺,而有人則認為他的死有疑點,這讓阿爾芒對梵高自殺一事充滿好奇,決定尋找他死亡的真相。

在這一調查中,原本反感梵高的阿爾芒似乎漸漸理解了文森特·梵高——這個瘋狂而痛苦的天才。

130多年前,梵高用充滿跳躍和律動感的色彩作畫。現在他的畫真的動起來了。除了景,電影里的主要角色,也都來自梵高描畫的人物。要讓畫中人動起來也不簡單。首先,讓演員在綠幕前表演。然後,用CG特效填充。注意,下面進入最費時費力的工序——把上述影像,用畫筆臨摹下來。《至愛梵高》的幀頻是12,意味著每一秒鐘的動畫就要有12幅油畫。為此,125位與梵高畫風相似的畫家或藝術品修復者,在專門建立的畫室里,集中作畫,耗時3年。用他的原畫、他的畫風,畫出他的故事,治癒你的孤獨。

而由卷福主演的BBC紀錄片《梵高 畫語人生》則是通過梵高所寫的九百一十封信,來還原他的真實生活。

作為一部貨真價實的文藝片加傳記,別懷疑,它一定有那麼點晦澀難懂的氣質,通俗點來說——藝術家的氣質。

故事一自敘的方式展開,他最初喜歡白描以及灰色,認為這是美的象徵,卻在最後留下的畫作以色彩鮮艷著稱。他的一生都在追求對美的定義——從灰白到色彩、從鄉村到城市、從群體到個人、從記憶到靜物。

在梵高的繪畫人生,弟弟Theo給予了他最重要的幫助,在世期間,梵高沒有賣出過任何一幅繪畫作品,生活幾乎全部是由弟弟資助,許多畫作Theo都是第一見證人,包括舉世聞名的《星空》。在梵高的一生中,他畫了許多植物,而星空卻彷彿旋轉進入靈魂一般,蔚藍的天空扭轉與群山相互呼應,反映著不可思議的美。

梵高的短暫的一生都沒有伴侶陪伴,只有兩位情人,第一位也僅僅只是梵高的臆想,第二位是相互慰藉。影片進入尾聲,發展至梵高的精神問題階段,當他被帶入監獄被迫治療時,那一雙清澈的眼睛又一次出現了,依然的純粹。在進入精神病院後,他壓抑的沉默。

在一年的治療後,離開時他帶著絕望,最終在一篇麥穗中飲彈自殺。也許,對於梵高,這是最好的結局。

真正的偉大的藝術,都是作品再加上他全部的生命。

責任編輯 :章潔榆

執行編輯:張睿寧 曲琪

文字編輯:張睿寧曲琪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藝術西財 的精彩文章:

TAG:藝術西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