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對親人冷漠,對陌生人友善是種什麼病?

對親人冷漠,對陌生人友善是種什麼病?

每個人都會有心情糟糕的時候,有時,我們會因為生活、工作的壓力而變得負能量滿滿,而這些負能量往往讓我們突然變得煩躁。

有些人會直接發泄出來,而有些人即使心情已經低落到谷底也依舊笑臉迎人,百般討好。

這讓我想起了前陣子在書上看到的一個名詞,叫「討好型人格」,在心理學術上被稱為「迎合型人格」,通俗一點解釋就是我們所說的「好好先生」。

我想在這個社會上,很多人身上包括我自己,或多或少都潛藏著「討好型人格」的基因,我們總是傾向於抬高別人,貶低自己。

我必須做得足夠好,別人才會對我好。

01

昨天看了最新一期的《奇葩大會》,我很喜歡的一位作家蔣方舟分享了「如何戰勝「討好型人格」」

我才知道,原來「討好型人格」已經在一點一點侵蝕所有人的正常生活。

蔣方舟說當別人在電話中責罵她,她會一直不停地道歉,道歉了2小時,而對方卻認為這樣的道歉很敷衍,掛了電話後又一直打一直打。

她看著密密麻麻的來電顯示,嚇得渾身發抖,但她不敢跟對方說「你不要再給我打電話了,再這樣下去我會生氣」這樣的話。

她好像都不懂得去表達自己真實的情緒,不會跟對方爭吵,害怕起衝突,害怕讓別人覺得不高興。

很多人都有這樣的經歷,在工作上非常努力,領導和同事也非常認可,都評價他們是個善解人意的好人。

但其實他們每天都活在焦慮中,別人的一個小語氣,他們都會解讀成不同的情緒,生怕一點做不好,就讓別人不滿意。

久而久之,別人把你的好當成理所當然,而你卻要不求回報地付出自己的好。

耶魯大學心理學教授保羅布魯姆曾說過:為什麼我們總是在沒人注意的時候對陌生人特別友好,而我們其實也得不到。

討好並不是一件壞事,適度的討好是生活的必須,然而過度討好只會傷害自己,甚至傷害身邊的親人。

02

在我看來,我們都屬於「半討好型人格」。

生活中,我們往往總是將友好和善良給了陌生人,卻將冷漠和敷衍給了我們最親愛的人。

很多情況下,我們仗著家人親友的愛,在他們面前卸下自己「討好」的偽裝,慣著自己,慢慢變成了一個不友好的人,動不動就不耐煩,動不動就發火,從來不考慮這樣的負面情緒會給他們帶來多大傷害。

一邊享受著家人帶給自己的愛,一邊一如既往對他們冷漠發火,關於這一點,我們每個人都該去反思。

有一段時間我很不願意去舅舅家,因為每次去的時候,總會看到已經長得跟舅媽一樣高的表妹毫不剋制的頂撞著她的父母。

我是那種見不慣嬌生慣養耍大小姐脾氣的人,總要「路見不平一聲吼」,所以每次都鬧得雙方很尷尬。

每年舅舅家都會請一大家子親戚來吃飯,舅媽一個人在廚房裡忙得不可開交,也不讓我們幫忙,表妹則在客廳一直吃零食看電視,無動於衷。

等到開飯時,發現椅子不夠坐了,舅媽便讓表妹坐在一個小凳子上。她瞪著眼睛說,「誰讓你叫這麼多人來。」

寒假結束去學校的時候,舅媽在行李箱里給她放了愛吃的酸奶,走之前檢查東西時發現酸奶被擠破,流在了衣服上,當下表妹很憤怒地把酸奶從行李箱里扔出來,沖舅媽歇斯底里的喊。

雖然每次發泄完這些糟糕的情緒,表妹都會陷入深深的愧疚中,但已經傷了父母的心。

父母是這個世界最愛你的人,他們容忍你的壞脾氣,包容你的小任性。

如果可以,請把對陌生人的溫柔給他們一半。

03

得不到的永遠在騷動,被偏愛的都有恃無恐。

人的潛意識很可怕,它是我們不能認知或沒有認知到的部分,很多時候,潛意識行為是不經過我們大腦思考做出來的。

我們面對家人,朋友,戀人時,潛意識會告訴我們他們會留在我們身邊很久,他們很愛很愛我們,所以即便脾氣差,行為粗野,他們都會原諒我們。

我們對身邊最親近的人總是自帶完美想像,想像他們能無限趨近自己腦海里的期待以及超過一般人的「懂我」,一旦他們做出與我們腦海里的高標準設置不符的事,我們就會歇斯底里。

我們總控制不住自己對他們無盡的索取,對他們超於旁人的要求,這其實就是自私。

那些可以被你傷害的人都是深深愛著你的,但同樣你也是深深愛著他們的。

所以,討好陌生人的同時,也請討好我們身邊的親人。

- END -

一個走心走腎的公眾號:挑 趣(pbsys20)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挑姐 的精彩文章:

你可以有男閨蜜,我和其他女生吃個火鍋,就要分手?

TAG:挑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