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楊貴妃自縊之死是歷史的騙局,今天給你一個真實的答案!

楊貴妃自縊之死是歷史的騙局,今天給你一個真實的答案!

楊貴妃是當年大唐盛世的象徵,絕世容顏人人見而愛之。但是安史之亂之後,卻變成了萬人唾罵的紅顏禍水,最後不得不自縊而死。但是關於楊貴妃的死,在當時的民間就有著傳言,流落民間活著東渡日本,不管楊貴妃到底去了哪裡,人們都更願意相信她還活著,今天我們就借正史,來還原楊貴妃死亡的真相。

但玄宗其實知道,這個屍解大法不存在,其實就是活埋。被封在石棺中的楊貴妃當天晚上醒來,發現自己在棺材中,又恐懼又害怕,掙扎一天之後便死去了。除去屍`解大法這個魔幻元素,楊貴妃被賜死的結局基本符合正史的記載。《舊唐書楊貴妃傳》說,陳玄禮殺了楊國忠父子後,請求再殺楊貴妃以免後患。唐玄宗無奈,賜楊貴妃三尺白綾,「遂縊死於佛室」。

湖南省常德市文化藝術研究所的胡教授卻說楊貴妃並沒有死在馬嵬坡,而是在唐玄宗的秘密安排下避過亂軍的耳目逃了出來,逃出來以後楊貴妃就一路向南,最後就來到了鹿溪村。楊貴妃看到鹿溪村風景非常美,氣溫也非常的適合居住,山上還有大片的竹林,簡直美不勝收。可是僅僅就憑這個原因就想確定當年楊貴妃沒有死而是在此隱居歷史嗎?

當然不是,胡教授說當地的村民提供給他一幅畫,經過專家鑒別這個古畫的年代是在唐朝前後,而畫上的這所大房子就一座尼姑庵,叫做「天寶庵」。專家說天寶作為唐玄宗李隆基執政時期的年號,不是誰都敢用。而且這座尼姑庵在史料上並沒有記載,只有秘密進行修建的才有可能在史料上面找不到任何記載,而楊貴妃當時正在避難,為了不被叛軍發現,修尼姑庵出家當尼姑這能秘密進行了。

《舊唐書》說楊貴妃死於佛堂之中;《國史補》及宋傳奇《楊太真外傳》說楊貴妃死在梨樹之下;不過陳寅恪先生在《元白詩箋證稿》中出來打臉,說楊貴妃死在梨樹下很可能是受白居易「梨花一枝春帶雨」詩句影響;劉禹錫的《馬嵬行》中又說楊貴妃是吞金而死,而大家最熟知的《長恨歌》更是虛晃一槍,直接說「不見玉顏空死處」,表示我不知道,也因此在唐傳奇《長恨歌傳》中,用春秋筆法表示,當時唐玄宗不忍見楊貴妃死,所以使人牽之而去,也許就是楊貴妃被安排藏匿到別處去了,可見大家都不敢打包票說楊貴妃當時真的死了。而在台灣學者魏聚賢的《中國人發現美洲》中,還出現更離譜的說法,其考證出楊貴妃並非死於馬嵬坡,而是被帶往美洲。隨著時間推移,關於楊貴妃之死的傳說越來越複雜。

在1936年,一個日本少女在電視台向所有日本電視觀眾展示了她的家譜和古代的文獻,聲稱自己是楊貴妃的後裔,這件事在當時引起了不小的轟動。日本歷史界當時有一種說法,當年自縊的那個死者是楊貴妃的替身,她實際上逃到了日本山口縣大津郡油谷町久津。根據當地人講,那個死者是楊貴妃的一名侍女。當年軍中主帥陳玄禮憐憫楊貴妃長得漂亮,不忍心殺她,就讓高力士謀划了一場騙局。以侍女代死。高力士用車運來貴妃屍體,檢查屍體的便是陳玄禮,所以這一場計謀得以成功。然而貴妃則由陳玄禮的親信護送逃到了日本油谷町久津。

「一騎絕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這種勞民傷財的舉動並不是楊玉環下令做的,而是皇帝李隆基。大唐盛世從安史之亂後由盛轉衰,這個鍋不該讓一個女人背,楊玉環如果因此而死,死的很冤,如果她沒有死,那也是公平的結果。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楊貴妃 的精彩文章:

唐朝以胖為美,唐伯虎心中的楊貴妃是怎麼樣的?哪個版本的最美?
她雖然是歷史上的絕世美女,卻一生都在「痛並快樂著」

TAG:楊貴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