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張獻忠寶藏去向如何?找到了嗎?

張獻忠寶藏去向如何?找到了嗎?

古老的成都流傳著張獻忠萬萬兩金銀之謎的傳說:1646年7月張獻忠被迫撤出成都前,幹了一件奇怪的事。張獻忠花費了巨大的人力,在錦江築起高堤,但並不是為了治理水災,而是在堤壩下游的泥沙中挖了個數丈深的大坑,將所搶來的數億萬計的寶藏埋在坑中,後因重新決堤放水,淹沒寶藏。據稱張獻忠寶藏曾留有一張「藏寶圖」。張獻忠將劫掠來的金銀埋藏在成都的某處,並以石牛和石鼓作為暗記。多年來,成都有童謠唱道:「石牛對石鼓,銀子萬萬五。有人識得破,買盡成都府」,據說即指此事。

張獻忠寶藏去向如何?找到了嗎?

淘金公司招收泥木石雜各類工人,購置各種工具,又訂購了金屬探測器等必要設備,於1938年農曆九月轟轟烈烈大幹了起來。挖呀、挑呀,幾天後,果真挖出一個大石牛,還挖出了大石鼓!經理宣稱:「石牛、石鼓都出來了,『萬萬五』還跑得脫嗎?!」不久又傳來驚心動魄的喜訊:坑旁安置的「金屬探測儀」突突直響。沒有金銀,哪來的響聲?旋即,狂熱的浪潮席捲整個成都。錦江淘金公司當即召開緊急會議決定:準備大批籮筐扁擔,訂購一部起重機,金銀一出土,就集中人力搬運,直接繳存銀行。然而,歷史卻偏偏愛和人們開玩笑。工人們奮力挖出來的不是金銀,而只有三大籮筐小銅錢。

張獻忠寶藏去向如何?找到了嗎?

流經成都市內的錦江,其幹流起於成都市金牛區洞子口,止於成都所轄的彭山縣江口鎮。全長97.3公里。而江口鎮作為錦江的下游,有沒有可能與這批沉銀有聯繫呢?多年來,總是出現令人驚奇的線索。

在彭山江口鎮,人們發現了在這裡競也流傳著與寶藏相關的歌謠,出現了這場沉銀謎蹤的第二種版本,當地人這麼唱道:「石龍對石虎,金銀萬萬五,誰人識得破,買到成都府。」不同的是,這裡的石牛和石鼓換成了石龍和石虎,而歌謠的格式則一模一樣。在彭山江口鎮為什麼也有一首類似錦江石碑上的歌謠?這難道只是單純的巧合嗎?在江口鎮的石龍溝中,石龍、石虎遙遙相對;石龍溝位於江口鎮石盤山。據清嘉慶《彭山縣誌》記載:「石龍彭山縣治東十五里。其形肖龍,首爪蜿蜒,鱗甲崢嶸,長三四丈許。若經神工鬼斧者然,與石虎相對。」要到達石龍、石虎棲身之處,必須坐船沿水路來到此山深處。山上有石碑,刻有「石龍對石虎」的一段歌謠。

張獻忠寶藏去向如何?找到了嗎?

今天你可看見:在曲折的山路盡頭,一條石龍赫然立在岩壁上。石虎由於時間的沖刷,部分頭像已被毀壞,但虎身仍清晰可見。石龍對石虎,金銀萬萬五又會在哪裡呢?江口鎮是否有人打撈起沉銀呢?據《彭山縣誌》載:順治三年,明參將楊展與張獻忠部決戰於江口鎮,張部戰船被焚,沉沒過半,傷亡慘重。在張獻忠撤離成都時,因為旱路已被清軍封阻,他只好改道由水路出川。張獻忠的船隊從成都啟程,沿錦江行至彭山縣江口境內時,遭到楊展部隊的伏擊,幾乎全軍覆滅,許多載滿金銀的木船就沉沒在彭山縣江口境內的水域中。難道這萬千沉銀就在彭山縣江口鎮?

張獻忠在貼身親兵的護衛下,逃回成都,絕大部分金銀珠寶隨船隊沉落在江中……王綱提出的證據有五:一、大量史書記載確有其事;二、所沉金銀財寶來歷清楚;三、清政府組織過打撈;四、清初以來,民間多有金銀撈獲;五、初步探測,多處水下反應異常。 近50年中,彭山縣江口鎮的漁民在撤網捕魚時,曾經撈起過銀制的元寶,上面有當時成都府庫的烙文。這就表明了三百多年前的那次水戰中,張獻忠的船隻的確在此沉沒不少。 有一次,當地農民甚至發現一塊木頭製作的像養豬的槽子似的東西,他們認為這不過是塊普通的豬槽。但是剖開以後,卻發現裡面藏有銀錠。按照《蜀難紀實》的說法,張獻忠部隊從水路出川時,銀兩多得木船載不下,於是張獻忠就命令工匠做了許多木頭的夾槽,裡面放入銀錠,讓它漂流而下。本來打算在重慶下游的巫山附近江流狹窄的地段,再把它們打撈上岸,可在江口鎮就遇到阻擊,大量金銀也沉沒於此。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有點意思 的精彩文章:

為什麼說慈禧太后並不是無用之人
慈禧太后的墓在哪裡 慈禧太后都有什麼陪葬品

TAG:歷史有點意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