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肢體接觸可以增強安全感

肢體接觸可以增強安全感

陳忻在其《養育的選擇》這本書中講了一個案例,研究員將一個剛剛出生的小猴子和一隻給他提供乳汁的母猴媽媽玩偶,還有一隻張開雙臂的毛絨母猴媽媽玩偶關在一個鐵籠子里。

幾個月後,研究員發現,小猴子只會在飢餓的時候去提供乳汁的母猴媽媽那裡尋找食物,而除此之外的時間都喜歡依偎在毛線母猴媽媽懷中。

兒童教育者陳忻認為乳汁並不是提供給兒童安全感的決定因素,而肢體接觸才可以增強兒童的安全感。

安全感這個潛在的無形的東西在幼兒時期表現的形式有很多種。你得給孩子機會去感受他在這個危險的世界裡是安全的。孩子就是自信的。有信心的孩子他玩耍起來就會更快樂,眼神也更無憂。

然而現實情況是,安全感在成人眼中也只能是略微提到的某一個詞語,有可能都是一閃而過,父母該幹嘛就幹嘛。可你卻無法估量安全感在孩子成年時對他的影響,可謂貫穿整個生命始終。

所以有事沒事和孩子擁抱一下,給他感受父母的氣息,讓他感覺和父母間的距離是如此親密,孩子知道了擁抱並不是很陌生,而是一件非常稀鬆平常如一日三餐般正常。

兒童心理教育者陳忻提到他家大寶一歲時特別喜歡鑽電腦桌子下面去,電腦桌子下面有電纜,有電腦主機,大寶覺得很有趣,但他卻覺得很不安全。

一次又一次的鑽,但陳忻從來沒有阻止過大寶進書房,每次鑽進電腦桌子下面,他就和大寶開始藏貓貓,讀大寶最喜歡聽的一本繪本,唱大寶最喜歡聽的一首英文歌,如此鑽了兩個月後,大寶就知道了原來他小小的腦袋更喜歡的是媽媽的聲音以及和媽媽一起玩耍的時光,每個孩子都心如明鏡似的,他知道什麼時候媽媽是真心陪伴自己的,什麼時候媽媽是敷衍自己的。

陳忻強調了和孩子相處的過程就是建立強大安全感的過程,每一次和孩子用心的相處你都會真正的親身給孩子傳遞了一種積極的情緒和正能量向上的態度,媽媽並沒有不耐煩,媽媽也沒有表現出無聊,反而媽媽很有興緻和自己的每一分鐘相處,每一次孩子的回頭都可以撞見媽媽微笑的臉龐,孩子心裡踏實啊。

越是前期安全感建立期,父母越是辛苦,你要抱他,你要給他肯定自信的微笑,你每天可能真的累成狗屎,可是後期孩子上幼兒園,你上班什麼的分離焦慮就會經過簡單的解釋,孩子知道並不是長久的分離,和媽媽的見面在幾個小時之後,這樣的輕鬆誰都想要。

現在長輩很反對抱孩子,說抱慣了就會讓孩子犯懶而不走路。可是我覺得一歲的孩子你指望他能走多久呢。晨哥四歲時我都在抱他,但現在他五歲,他真的不會讓你抱一下的,一下都不會,他都覺得自己很高了會害羞。這真的需要時間和過程。

這個幾年的學前教育全部都來自家庭的教育和父母的教育,這相當重要,前期和孩子的無縫隙接觸互動,在後期你會收到孩子非常感動的回報。他真的就如你所見,一下子就不需要你那麼用力的去擁抱他,你去給他說,你想要抱他,他都覺得不好意思。

前期你的無保留給予,給予的越多可能會讓孩子感覺到越踏實。後期你就會發現擁有踏實自信和安全感的孩子他真的相信媽媽做得到幾個小時後來接他,甚至他會出現體諒包容媽媽的晚到幾個小時的寬容。

而他不會無故的去撒潑耍賴無理取鬧,你給予的越多,孩子接受到的愛越多,他反饋給你的一定也會越多,這是非常的正相關。

拾遺君說,人生苦短,沒有什麼比快樂更重要。你權高位重,或一貧如洗,對父親而言,絲毫不會覺得沾光或丟臉,你是我孩子,這就足夠。你這輩子的最大成就,就是要在不禍害他人的情況下,快樂地享受生活。其他一切,皆是狗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石瑞說 的精彩文章:

孩子不嫌累和煩

TAG:石瑞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