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飯前勿買定理和飯後易買定理:食物、慾望、獎賞和行為驅動

飯前勿買定理和飯後易買定理:食物、慾望、獎賞和行為驅動

在社會主義偉大理想和吃早餐之間,環工一班的壯士們毅然決然地堅定地選擇了「不吃早餐、不買早餐、快起床、快跑步」的避免遲到的「兩不、兩快」戰略方針。

(詳見物理化學課新記)

一天,我和柯柯下完物理化學課,我倆飢腸轆轆,覺得自己現在應該可以吃下一頭牛

牛說,聽說你想吃我?

(attention:我們的購買時機和購買結果的差異!!!)

於是,在正餐之前,我和柯柯一起去了小超市和小吃攤。柯柯早上起來沒吃早餐也沒有喝水。她可能覺得自己此刻十分飢餓。

她對這個也想吃,那個也想吃所以,她買了一杯奶茶,一個餅

又和我一起去吃清真面

我倆飯量都不大,一碗面足矣。

然後,帶著圓圓滾滾的肚子,我倆去買水果。

我對水果興趣缺缺,什麼都不想買,最後只是簡單地選了幾樣。

attention:我們的購買時機和購買結果的差異!!!

在溜食散步的過程中,我覺得我們的行為很值得回味。

思索了一下整個過程,我發現飢餓狀態和肚飽狀態可以明顯地影響,人對自己能吃多少的判斷

我大致有以下假設:

人在飢餓(食物的慾望沒得到滿足)狀況下,會過高估計自己的物質慾望,這種饑渴驅動提高人的購買慾望。

GIF

而檢索自己之前的知識儲備,我聯想到:

一、食物和胃的感覺有關,胃的感覺會傳輸到大腦。

在英文中,appetite,既有胃口,也有慾望的意思。胃和慾望,一定存在著某種有生理基礎的心理關係。

慾望的滿足和獎賞機制中的讚賞有關。(這種例子比比皆是,沒有神經系統的草履蟲趨向糖類物質,喝含大量糖分的飲料讓人覺得快樂)

二、讚賞和象徵著positive的東西有關,比如,橙色(可助人進食)、紅色(讓人更自信同時也更具攻擊性)。

這種理論也可以解釋為什麼淘寶的圖標以橙紅色為主,超市為什麼更喜歡放激烈的鼓動性的音樂。

三、一個人如果總是出現在讓你覺得愉悅、激動、興奮的氛圍中,那麼你喜歡他的概率會更大。

而這種普遍性增長的喜歡和他本人真實怎麼樣關係沒有我們想像的那麼大。

(為什麼情侶去玩過山車、去看恐怖片?腎上腺素讓他們很自然地把激動興奮和「戀人」聯繫起來了。而事實是,在這個場景中這種感覺是由加速度和恐怖影視提供的。)

因此,人對慾望估計實現路徑選取的影響因素是有很多的,這些判斷將會直接影響到達率(商業銷售狀況、人的實際慾望滿足狀況、以及快樂程度)

我觀察到,生活中,缺愛的人更容易貪戀享樂,囤積物品,或者大吃大喝。反而慾望得到很好滿足的人,更容易呈現健康的身心狀況,更容易自控和自律,更容易將精力投入長期決策里。

一定程度上,這安撫了情緒大腦,讓人感覺快樂和舒緩,提高理性思索能力。

我猜測,可能大腦控制慾望愛與讚賞的區域有重疊或者某種相互作用。

一種角度上,合理地利用這種機制,來照顧好自己這隻要吃,要睡,要抱抱,要玩耍的小猴子,無可厚非。

另一個角度來看,缺愛補愛,缺鈣補鈣。缺愛狂吃鈣片,容易得結石,別怪敬仔沒提醒。該補什麼補什麼,需要什麼吃什麼,途徑,需要和目的進行匹配,該幹嘛幹嘛去。

GIF

於是,敬仔仔得出了飯前勿買定理和飯後宜買定理。

定理如其名,非常簡單、樸素。

後來,我查閱了相關的文獻,目前還沒有相關的、系統的商科的、社會學的、心理學的或者傳播學的科學研究。(吼吼~~~歡迎你們捷足先登原創的領域。)

而購買力廣泛地影響著,商業經濟和人類社會的運作。

恭喜我粉絲群里的各位,我和你們分享了一個非常有意思的數據化方向。而真正嚴謹的結論是需要通過樣本數據和實驗來論證的。

當你靠自己的理論體系角逐諾貝爾經濟學獎的時候只需要請我吃頓大餐就好了。

如何分辨自己的慾望究竟來自何處,如何管理自己的慾望,如何平衡自己的慾望,是我們一生的功課。

讓自己被滿足,且被長久地滿足需求(這大概是幸福的因素之一),是需要時間和精力用來建立interaction機制的。

而不管怎麼說,即使在掙扎、在思考,我們總歸是渴望成為主人翁的。

像《千與千尋》裡面的人一樣淪為慾望都城的奴隸,大概是最悲慘的結果了。

面對慾望,三思後行,挺好。

必要時候,想都不想,飛蛾撲火,也好。

玩味它,很有意思。

我知道,我不需要饕餮盛宴。

風煙中的瞭望者

聽敬仔仔一本正經胡說八道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風煙中的瞭望者 的精彩文章:

對生命來說,再精緻的籠子都顯得太沉重

TAG:風煙中的瞭望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