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頭號玩家》:250斤肥宅和11歲小孩,以及為什麼它令人喜愛

《頭號玩家》:250斤肥宅和11歲小孩,以及為什麼它令人喜愛

Take on Me

Ha 

A

00:00/03:46

《頭號玩家》並未肩負進行一次深刻而有警示性的哲學討論的重擔,它甚至沒有承擔成為一部傳統意義上「科幻片」的義務。畢竟,比起作為無比美妙的大型幻想嘉年華的電影本身,故事情節顯得乏善可陳。

故事背景設定在二十多年後俄亥俄州哥倫布市的疊樓區——與永遠陰雨、永遠霓虹閃爍的九龍城寨稍有不同,這同時屬於頹廢未來和衰敗過去的貧民區還是見得到陽光的。然而不管是對於集裝箱里的貧民還是市中心的中產階級來說,名為「綠洲」的虛擬遊戲世界似乎都是唯一重要的事情。

你看到人們在狹小的房間里,在卡車裡,在大街上都戴著VR設備,沉浸在"綠洲"的世界中手舞足蹈。你看到那些漂亮極了的科技公司大樓里,數量龐大的人們靠打遊戲為生,西裝革履的社會精英們討論的是今天冒出來的那個頂尖玩家。大反派科技巨頭公司的BOSS有著頗為有趣的名字,用著頗為有趣的密碼,還有擁有一個智囊團——而智囊團里永遠熱情的男孩女孩們,呆在明亮而又現代化的辦公室里,成天研究的是遊戲、電影、樂隊和大半個世紀前的流行文化。似乎整個城市的人們都在為「綠洲」,為遊戲漫畫角色,為音樂、文學和電影存在。

反派叫做諾蘭到底是幾個意思呢?

來大公司玩兒遊戲吧!

這樣的背景呈現實在是令人喜愛又感動。似乎曾經作為問題兒童、作為孤僻青少年的你,當時瘋狂喜愛的那些不入流的、被家長批評、被同學嘲笑的東西,一瞬間被社會賦予了至高無上的合法性,變成了你遇見無數同類的途徑。

即使影片在最後情理之中地號召人們回歸真實世界,各路影評人們也悉數發出了「看!你又在依賴手機和網路了吧」之類的靈魂拷問,我卻分明感受到了70歲的斯皮爾伯格對於「沉迷」這件事兒的強力辯護。你可以發出「何其可悲」的感嘆,或者你也可以小小地羨慕一下這裡的人們可以獲得成天談論遊戲和電影的美妙工作。事實上,這也許也是「綠洲」的創造者(我們是不是也可以理解成斯皮爾伯格本人)內心折射並且拚命想要表達的:

鎮定自若侃侃而談的、大腦被工作填滿的、缺乏熱愛的能力的當代社會精英們,拜託收起你們對那些沉迷「無用之事」的社恐患者們的白眼吧!誰能想到有一天,你們也會需要一個智囊團來幫你掩飾自己對曾經鄙夷的流行文化一無所知的事實呢!

又見西蒙聚聚!

層出不窮的彩蛋,少年時無比熟悉的那些身影,令人產生跟唱衝動的配樂……誰都看得出,《頭號玩家》絕不僅僅是想讓觀眾重新審視一下自己是否沉迷網路忽略了現實生活。更多的,它似乎是一種撫慰,對於許許多多反覆地提醒自己「做個現充」、壓抑自己對於某種事物似乎毫無意義且浪費時間的熱愛、無數次責備自己「怎麼就不能做個不社恐的陽光少年呢」的人們。

250斤的肥宅和11歲的小孩,都不必感到自己是個廢人,對吧?不管你多麼不善言辭,面對眾人你有多麼不自在。

11歲的阿修以忍者自居並且選了個一言難盡的遊戲角色造型

還是很懂小孩子的!

回到影片,有一個場景還真是無比令人感動(即使群演無比做作):男主角終於完成了使命,大反派IOI公司里那些諾蘭的後援們看著直播,一個個熱淚盈眶激動的不行——果然是一群真的熱愛這件事兒的人啊!不是在給老闆工作,而是真的致力於「綠洲」這個龐大無比的遊戲本身。奪么浪漫主義奪么理想化呀!

?即使智囊團中群演的表現真的十分尷尬

當然,本片的缺陷是非常明顯的:不管是頂多中規中矩的表演,還是情節上對角色本身的刻畫,或者說劇情方面的邏輯和張力。然而,作為對於自己鍾愛的流行文化的一次雜燴式呈現,《頭號玩家》本身就不需要展現什麼冷峻的思考或叩問。美妙的場景設計和分鏡製作足以令人愉悅,該喜愛它的人摘了粉絲濾鏡也會喜愛它,無關它與「偉大」相差多遠。

所以,即使你恰好和我一樣,提前認定了:對於科幻,自己似乎只能接受宇宙樂觀主義的預言和反諷或世紀末賽博朋克幻想,《頭號玩家》也絕對值得你喜愛一次。畢竟,誰又能拒絕庫布里克頭號粉絲致敬《閃靈》,頂著樂隊名字的「綠洲」,輪番出現的遊戲角色,阿基拉的美妙摩托,女主角的Joy Division背心,反覆被提及的Duran Duran,以及無盡你喜愛的配樂呢?

即使我本人只沉迷過植物大戰殭屍、小鱷魚愛洗澡、塗鴉上帝之類的休閑小遊戲,看到獵空出現也很激動啊!

本片的歌單實在值得一品。

本·門德爾松飾演的大反派實在可愛。

諾蘭副手的那位女士,

是否讓你想起了《銀翼殺手》里的Love?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MOZOLO 的精彩文章:

TAG:MOZOL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