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何新:中國古代思想史的重新鳥瞰(一)

何新:中國古代思想史的重新鳥瞰(一)

原標題:何新:中國古代思想史的重新鳥瞰(一)


何新:中國古代思想史的重新鳥瞰(連載·一)


第一篇:略論孔子及古代儒學的演變


【按語】


本文最早是何新2005年的一次講談錄(原題《簡論古代儒學思潮的演變史》),曾經收入《何新論孔子》。

本博今次重發,作者有一系列補充及修改。反映了何新對中國古代思想史極為獨特的一系列新看法,是何新近年一部重要著作。


本博得到何新授權,特予以連載。



子貢拜師圖


【第一篇】


漢代前期的思想史,尊儒始於劉邦。劉邦當皇帝後路過曲阜,以太牢(大牛)祭祀孔子墓地。這是以帝王之禮尊孔。


但在劉邦死後,呂后及漢文帝時代,受張良及陳平的影響,改為尊崇黃老之道(黃是黃帝,老是老子),政治上實施無為而治,縱容貴族勢力及社會豪強的坐大。


直到漢武帝登基後,採納董仲舒的主張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提倡尊君、強國的大一統儒家思想。此後兩千年間,儒學成為了中國古典時代的主流意識形態。


但是,在由漢代到清代的2000年中,儒學思想體系發生了多次脫胎換骨的重大演變。本文試圖根據筆者的獨立研究,予以一個粗線條但是比較系統的闡釋。


1.歷史中真實的孔子首先是政治家

許多人認為孔子僅僅是一個文人、學者、教師,這是莫大的謬誤。


孔子實際首先是一位卓越的政治家,所以在當時才能影響巨大,名聲赫赫。當然,孔子也是一位偉大博學的學者和教師,所以後來成為萬世師表。


歷史中的孔子的確具有以上雙重性格,他的一生生涯,可以分為兩個階段。


第一階段是早年以及中年,那時的孔子是一個政治家和革命家。此說非我之新創。康有為認為孔子是政治改革者、變法家,毛澤東曾經稱孔子是革命家(1958年)。這都是鞭辟入裡的卓見。


第二階段是流亡歸魯後的晚年,孔子著書立說教學,發掘、整理和傳承了一批古籍文獻。孔子傳授弟子的學術中有微言大義,秘傳心學。孔子成為後世學者所尊奉為導師的一代醇儒。


關於孔子的政治活動,歷史中多有記述。孔子早年在齊國曾參與田氏的改革活動,並因此得罪了齊國豪門貴族(如晏嬰等),而後被驅逐出境。孔子在魯國發動過一場轟轟烈烈的政治改革(削三桓、墮三都)。但是孔子的政治改革事業並未成功。失敗之後經歷14年的流亡。孔子在魯國變法失敗後,不得已而出走流亡列國。


孔子在流亡時,與當時列國的庶族改革家如楚國的白公、晉國的趙簡子都有交往。作為一個出身本末來歷不明、所述譜系有攀附貴裔之嫌的「庶子」(即豎子,是先秦、秦漢的罵人話,相當於今語之「野種」),孔子對周代世卿世祿的宗法制度是不滿意的,是希望改革的。孔子青年時代絕不是一個守舊的保守主義者,而是一個勇銳的政治改革者。


孔子政治思想的來源,於上古為伊尹、仲虺(古老子)、周公,於當世(春秋)則為管仲與子產。孔子禮學思想之源也在子產(見《左傳》子產論禮,子產曾為孔子師)。而法治思想則承自管仲。


孔子的學團實際是一個政黨組織——「儒黨」(古代即有這樣的叫法。結黨這個詞來自儒家),具有很強的政治性和組織性。一些國家歡迎他,引他為奧援,另一些國家畏懼他,視之為威脅。前半生的孔子,主要是一個從事政治活動的孔子,是作為政治改革家的孔子。


晚年控制魯國的季氏家族之所以邀請孔子歸魯,也是因為魯國屢遭強鄰齊國的入侵,面臨分裂和亡國的危機,不得不藉助孔子及其團隊的力量以禦敵保魯。而這也正是孔子攜眾弟子歸魯的原因。

許多人以為孔子是個四體不勤的純文人,殊不知孔子尚武。孔子精於射道和駕車,據說膂力和足力過於常人,而且精於技擊,經常長劍在身。


孔門弟子中包含三教九流,不僅有武士(如子路),有俠盜(如顏涿聚),也有辯士(子羽)和商人(子貢),還有善戰的戰將(如冉子)。


孔子本身知兵。他不僅親臨戰場實際指揮過作戰(曲阜武子台平叛之戰),能夠克敵制勝。其身後的弟子中還出了吳起這樣的千古名將(子夏的弟子)。


孔子流亡衛國時,衛君(靈公)及執政的孔文子曾屢次向孔子問陣、問兵,但孔子均拒絕而不言。如果孔子不知兵,那麼人們怎麼會去問他?但是,孔子之所以拒絕回答,原因是衛國內政亂得一塌糊塗,孔子無意去蹚渾水。


其實,得孔子之傳的《左傳》一書(作者左氏或曰為孔門弟子左丘明,或曰為子夏或吳起),此書多論及政術和兵道,是一部歷史和政治之書,也是一部頗有價值的兵書。


有一種說法認為兵家的孫子也出自孔門——而《孫子兵法》中也確有明顯的儒家思想影響。


晚年歸魯後,孔子吸取了當年因觸怒魯國貴族而遭放逐的教訓。晚年的孔子很少再干預和過問政治,而潛心於學術,研究禮學和古今制度之沿革,整理和傳述古代經典。晚年孔子才成為一個退隱書齋作為純儒者的孔子。


總而言之:早年、中年的孔子,主張尚賢、選舉、「革命」(這個詞的發明者正是儒家),是作為改革家的孔子。而晚年的孔子,是體行「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的醇儒孔子。


必須了解歷史上真正的孔子是具有以上雙重人格的孔子,才可以理解後來發生的儒學今古兩大派別的複雜糾葛和激烈鬥爭。


2.儒分為八,大流歸三

孔子死後,據戰國的《韓非子》所云,經歷二、三百年後,「儒分為八」——「有子張之儒,有子思之儒,有顏氏之儒,有孟氏之儒,有漆雕氏之儒,有仲良氏之儒,有孫氏之儒,有樂正氏之儒。」


以上儒門八派中,後來多數學說皆已湮滅不傳,唯有三派對後世影響較為深遠。


一派是子思及孟氏(孟子)之學,此二人實際同出於孔門的曾叄門下,故後人稱之為「曾、思、孟」學派。


此派主要繼承的是孔子晚期的禮學、古典學、辭章學以及修身齊家之學,屬於儒門的人格主義一派。此派與漢代的古文學派有較多較深關係。但其被尊為儒學的主流,則是由於晚唐韓愈的提倡,以及南宋列《四書》為官學。明、清時代之禮教,以及今人所知的「四書」一系的儒學,主要就是孔門此派所主要傳述的。


儒門八派中的顏氏之儒,即顏淵一派,此派亦失傳。但有人認為戰國時楚國興起的莊子(即嚴子)之學與顏淵之學貌似有關。顏(嚴)、庄兩姓古文字可通,而且顏淵的避世、苦行、犬儒主義,與莊子思想也多所相通。故有人認為《莊子》一書,實即為顏學後人吸納老子思想,匯合儒、道兩家學說而成。


但是,儒門八派中對戰國以至秦漢時期影響至大的,實際則是「孫氏」之學。所謂孫氏者,據清人考證即孫卿——亦即荀卿、荀子也。


荀子,戰國末期(約公元前313-前238)時人,名況,字卿。避西漢宣帝劉詢音諱,漢代博士改「荀」為「孫」,二字古音相通,故荀卿又稱孫卿。荀子曾經主持過齊國的「稷下之學」,擔任「祭酒」(司祭、祭司,即主席)。後來漢代的齊派儒學,即出於此。


但是荀子乃趙人,其學術之來源,據西漢人所傳述的譜系,則是源出自三晉地區的子夏一門。


子夏(前507-?)是晉國溫邑人(河南溫縣)。子夏姓卜,名商,字子夏,其先世當為卜人。子夏出身微賤,家業貧寒,他是晚年孔子在衛國流亡間所收的弟子。


漢代一直有「子夏傳經」的說法。實際漢代所傳的多部儒學經典如《易經》、《詩經》、《春秋經》及《尚書》學,多是傳承來自子夏的。

孔子學術中本來就兼含儒家之禮學與早期法家之政治學。孔子治魯,其任中都宰時,立制度用古代的禮學。而任大司寇時斬少正卯,代理國相時削三桓、墮三都,則都是用法術治國。


孔子政治思想的傳述主要多在《尚書》諸篇中。《尚書》學是戰國及秦漢法家思想之源。例如西漢文景時代著名的兩大政治家賈誼及晁錯,他們的政治思想,都是學自於濟南人伏勝的「尚書之學」。而伏勝之學,也是源自於子夏。


子夏之學援儒入法。其著名弟子,包括戰國時最早變法改革的魏文侯魏斯、以及李悝、商鞅、吳起、以及隔代的荀子、韓非、李斯。這幾位都是戰國時期最著名的法家政治家或者思想家,而他們都是出自子夏或子夏弟子的門下。援儒入法、「外儒內法」之學,是「治國平天下」的大學術,也是戰國時代直接與政治接軌的一脈顯學。


然而文革時代,江青一派批儒揚法。在當時的歷史學家中,竟無一人指出戰國法家源流實際皆出自孔子。以至包括馮友蘭這樣自稱「新儒」的名家,也跟著瞎批一氣,實在是滑稽荒唐!


台灣學人錢穆的《先秦諸子年表》中,對儒法相交的這一譜系已有所注意,但可惜其考索未能深入。


3.子夏學術在西漢發展為今文儒學


在秦漢之際,子夏、荀學一脈的傳人為公羊氏父子,故稱「公羊學」。而公羊父子則是後來漢初影響巨大的伏勝、魯申公的師祖。漢初一批著名的政治家如晁錯、王臧、趙琯、田蚡、董仲舒、公孫弘皆出其門下。


漢武帝元光元年(前134年),劉徹接受董仲舒建議,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但是,漢武帝所尊崇的儒學,並不是曾子、子思、孟子一派的禮學和禮教,不是注重修身及德教的人格主義儒家學說,而是魯申公、晁錯、王臧、趙琯、田蚡、董仲舒、公孫弘一派的法家儒學,所謂「王霸派」的儒學。


《漢書·元帝紀》記:宣帝的太子劉奭(後來的漢元帝)「柔仁好儒」。「見(父親)宣帝所用多文法吏,以刑名繩下,大臣楊惲、蓋寬饒等坐刺譏辭語為罪而誅,嘗侍燕從容言:『陛下持刑太深,宜用儒生(術)』。宣帝作色曰:『漢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雜之。奈何純任德教,用周(公)政乎?且俗儒不達時宜,好是古非今,使人眩於名實,不知所守,何足委任!』乃嘆曰:『亂我家者,太子也!』」。《漢書》這段記載,為我們了解漢代治國方針的演變提供了重要的資料。


所謂霸王道雜之之術,就是漢武帝治國的今文派學術。今文派的特點是講究古為今用,為政治服務,外儒內法。此派學術,來自子夏、荀子、公羊高一派的齊、魏、趙儒學。子夏晚年曾講學於衛之西河,創立西河學派。在漢初,則發展為伏勝、申公、賈誼、晁錯、董仲舒一派的「今文學派」的儒學。

齊學來自子夏、荀子門下。由於秦始皇焚書坑儒後,古代經典不能公開傳述,民間學者伏勝、申公所傳的儒學著作,都只能是根據記憶和口述,而由後來人用當時通行的隸書、章草文字所記錄書寫,因此稱為「今文儒學」,即儒學中當時的現代派。


但也是在漢武帝時期,儒學中興起了一個反對今文派的古文學派,即儒學的復古派。


漢代學術中極其重要的一大問題,就是這個所謂「今文」及「古文」兩大流派經學的分歧和鬥爭問題。這個問題,歷來聚訟紛紜。近人錢穆、周予同、金德建、范文瀾都曾經研究過,但均未能講清楚究竟是怎麼回事。以致後人多以為今文、古文兩派之爭,只是由於抄錄經書的文字字體不同,導致記錄經典的文本發生解釋的歧義,因而發生孰真孰偽的分歧,從而發生今古學派的門戶之爭。


殊不知,這場紛擾兩漢數百年蔓延直到隋唐近1000年的學術及思想鬥爭,其背後之實質,絕對不是簡單的文字學分歧,而是巨大的利益集團之間的政治和經濟鬥爭,也乃是對中國後來歷史影響殊為深遠的重大政治和意識形態鬥爭。


今文、古文兩大派,表面上都尊孔子,但實際上兩派所尊的乃是兩個不同的孔子。


今文家所尊的孔子是一個改革、變法、變古的孔子,即康有為描述的那個孔子。


而古文家所尊的孔子,乃是一個尊古、述古、守周公之法的保守的孔子,也就是70年代儒法鬥爭論中,楊榮國、江青描述的那個孔子。但是,這其實只是一個被誤解的孔子。

(2016-10-18)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何新文史 的精彩文章:

何新:東漢班超對古印度地區的第一次戰爭
《徐向前傳》記錄的陽明堡襲擊

TAG:何新文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