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紅樓夢》中賈母之夫賈代善與禮親王代善名字高度相近,僅僅是巧合嗎?

《紅樓夢》中賈母之夫賈代善與禮親王代善名字高度相近,僅僅是巧合嗎?

《紅樓夢》中將賈府最高統治者賈母之夫的名字命名為賈代善,難道僅僅是巧合嗎?非也,賈代善影射的正是愛新覺羅·代善,而代善曾經是太子,並有機會登上皇位。代善是權衡大清的利弊之後,自己放棄登上大汗之位的機會的。

禮親王代善畫像

小說第二回:「不料代善臨終時遺本一上,皇上因恤先臣,即時令長子襲官……」,這裡直呼代善其名,用意十分明顯。

影視劇中的賈母形象。

所以,小說中的賈母出門才坐「八抬大轎」,才敢肆無忌憚的說「寶玉的病若耽誤了,就打發人去拆了太醫院的大堂。」

清王朝分封皇室爵位共有功封、恩封、襲封和考封四種形式十二等爵,其中輔國將軍以上還分世襲罔替和世襲遞降兩類。一般情況下,因為功封王爵者多屬世襲罔替,也就是俗話說的「鐵帽子王」。清朝共有12位承襲爵位無需降等的「鐵帽子王」,其中八位是在清朝開國之初立下戰功的皇親宗室,俗稱「八大鐵帽子王」:即禮親王代善、鄭親王濟爾哈朗、睿親王多爾袞、豫親王多鐸、肅親王豪格、庄親王碩塞、克勤郡王岳托、順承郡王勒克德渾。因為他們功勛卓絕,所以獲得世襲罔替的永久封爵,同時還享有配享太廟的殊榮。其中 「八大鐵帽子王」之首就是和碩禮親王的愛新覺羅·代善。

代善是清太祖努爾哈赤的次子,清初「四大貝勒「之一,天命元年(1616年)被封為和碩貝勒,參與國政,為四大貝勒之首,以序稱大貝勒。代善在諸子中年歲居長,驍勇善戰,軍功卓著,在隨清太祖征戰四方作戰英勇,被稱為「古英巴魯圖」。 代善領滿洲正紅旗和鑲紅旗,在征伐女真各部及蒙古與明朝的過程中屢立戰功。努爾哈赤令大貝勒代善代政,並說:「等我百年之後,我的諸幼子和大福晉交給大阿哥(指代善)收養。」於是,代善成了太子,一時權勢顯赫。天命五年 (1620年)九月,代善因其兩個前妻之子岳托、碩托的待遇問題受到努爾哈赤的嚴斥,努爾哈赤公開宣布廢掉代善的太子之位。代善親手殺掉繼妻以向汗父謝罪,努爾哈赤要他與諸弟發誓,今後如再懷恨眾貝勒、大臣,甘願受天地處罰。努爾哈赤寬容了代善。代善儘管被廢除了太子位,但仍得為四大貝勒之首,參與治理國政。

清太祖努爾哈赤逝世後,代善放棄自己登位,接受其子岳托等人的建議,在代善主持下諸貝勒擁戴皇太極繼承汗位。皇太極即位後,代善也能顧全大局,極力維護八弟皇太極的統治和權威。天聰九年 (1635年)農曆十二月,代善和諸貝勒再三勸進,擁戴皇太極為帝。當皇太極要諸貝勒立誓以表忠心時,因為代善年邁,命令他可以免去立誓,代善卻堅請參與盟誓。經皇太極同意後,代善對天立誓說:「代善誓告天地,自今以後,若不克守忠貞,殫心竭力,而言與行違,又或如莽古爾泰、德格類謀逆作亂者,天地譴之,讓代善不得善終。」

崇德元年(1636年)農曆四月,皇太極即皇帝位,建國號為大清,改元崇德。冊封大貝勒代善為和碩禮親王,世襲罔替。

皇太極死後,代善又與睿親王多爾袞主持立福臨為帝。順治五年十月十一日(1648年11月25日),代善在北京的禮親王府病逝,葬在他的世襲領地:北京西郊香山腳下的正紅旗村。代善的家庭得到一萬兩銀子的賻儀,朝廷為代善立碑紀功。康熙帝時追賜代善謚號「烈」。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配享太廟。禮親王世爵共傳10世,12人襲爵,2人被奪爵。順治十六年(1659)代善之孫傑書襲禮親王爵,改封號為康親王。

《紅樓夢》中,作者將賈母之夫的名字命名為賈代善,恐怕另有深意。

撰文/《新話紅樓》作者張凱慶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東亞紅書房 的精彩文章:

《紅樓夢》的年代無考嗎?
榮禧堂竟有十六張楠木交椅,難道不怕「潛侈逾制」嗎?

TAG:東亞紅書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