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透過一段歷史,來回答我們為什麼需要手機AI

透過一段歷史,來回答我們為什麼需要手機AI

我們已經討論過很多有關手機AI的問題。半年過去,我們很高興看到越來越多的廠商和開發者加入這個大命題,越來越多的消費者開始關注AI。同時,移動AI的相關平台、解決方案和黑科技也在開枝散葉。

智能手機的歷史上曾經出現過很多令人激動的時刻,而AI的加入,顯然正在醞釀下一個。

要知道,手機AI的出現和發展,並不僅僅完成了手機某部分的進化。在晶元、演算法、開發平台,以及硬體、軟體、感測設備等要素的協同進化下,我們接下來很可能見證一場人與移動設備共存方式的長久改變。從攝影、遊戲、翻譯這樣的手機固有功能,到旅行、商務、家庭這些與每個人密不可分的生活方式,都可能被手機AI帶來的衝擊所改變。

然而,在對未來滿懷好奇的時候,手機AI的相關賽道也開始出現擁堵,甚至混亂。很多「AI擦邊球」開始出現。劣幣效應若隱若現,也不免讓心底泛起憂慮。

於是我們似乎應該來回答一個問題:到底我們為什麼需要手機AI,手機AI又有哪些必要條件?

想要回答它,讓我們回到那久遠的過去——幾個月之前。

「史」前時代:手機開始嘗試人工智慧,以及遇到的問題

雖然手機AI這件事大舉躍入公共視野,僅僅是幾個月之前的事。但恐怕我們想要搞明白這次相遇,還要再把時間倒回去一點,也不多,七十年吧…

自1951年 會議確定了AI概念開始,學術界對人工智慧運算的期許始終都可以總結成三件事:像人類一樣對話;用如同人類的眼鏡識別萬物;如人類一樣推理和思考。

為了這三個目標,計算機科學和數學界努力了幾十年,發明了從邏輯到專家系統,再到機器學習的各種解決方案。有意思的是,在智能手機徹底佔領人類生活方式之後,這三個」小目標「剛好能滿足手機下一步進化的需求:對話操作,可以抵消觸屏操作中的不便、機器視覺技術,可以讓手機的拍照、視頻和圖像處理更多元;而基於多元數據的機器學習,可以讓手機開始理解用戶的習慣和需求。

從這個邏輯上看,智能手機的下一步幾乎肯定是AI。但怎麼跨入AI的大門,對於手機產業來說卻並不是那麼容易解決的問題。

其實早在移動AI晶元出現之前,各種手機探索AI的方式已經陸續誕生。或許這個可以稱為手機AI的」史前時代「。

比如說,蘋果手機一度以語音助手Siri掀起了浪潮。而Siri的不斷進化基本是靠AI的語音交互和語義理解能力來實現的。最早的Siri是個問答模板,而AI的加入讓ta不斷變得」聰明「起來。

再比如蘋果手機很早開始探索的圖片識別和標籤分類,也是利用了AI的圖像理解技術來實現。

在語音和圖像之外,AI理解用戶這件事也被嘗試了出來。2016年,榮耀發布了榮耀magic,首次探索了利用AI技術主動理解用戶信息,提供主動服務。

除此之外,AI還隱藏在手機的更多角落。比如很多雙攝解決方案中,都需要用AI的空間演算法來優化拍照效果。

但以上這些探索,卻不約而同遇到了問題:AI的神經網路和卷積運算模式,不同於傳統的運算和圖像處理任務。用CPU+GPU的傳統移動運算模式來處理比較吃力,還要大量耗能。就像上文所說蘋果的圖像分類,由於讓手機識別圖像的運算非常緩慢,必須要依託雲計算來完成,所以蘋果選擇在夜晚進行分類處理。對於用戶來說,這種隔一天才能完成的運算當然體驗很差。

AI很好,但運行AI很慢很耗電,在2017年之前差不多是手機產業的共識。那麼,解決方案是什麼呢?

萌芽紀元:從AI晶元開始一切

差不多所有技術發展史上,關鍵節點的技術突破,都會成為撬動整個行業的」勝負手「。燃油機之於輪船、汽車;交流電之於照明和電器設備,莫不如是。

對於手機AI來說,既然CPU、GPU來承擔複雜的AI計算任務不靠譜。那解決方案當然是單獨做一個基於深度學習和神經網路的AI專項處理單元。其實類似的雲計算晶元解決方案已經很多,但在2017年年中的時候,外界還是普遍不看好這類技術可以在移動終端實現。

清楚記得去年7月,一位同行還跟我抬杠。他言之鑿鑿地告訴我,以他報道晶元十年的經驗,AI移動晶元五年內都不可能出現....

好吧,最後打臉的不是我。

去年9月2日,華為率先發布了世界首款搭載AI任務專項處理能力的移動晶元。麒麟970的最大特點,顯然在於它在CPU、GPU兩個通用處理單元之外,加入了AI處理單元NPU(Neural network Processing Unit,神經網路單元)。

由於利用了深度學習處理技術,NPU可以比其他處理模式更快地處理卷積、遷移等深度學習任務,也就可以達成更快的AI任務處理能力。

9月13日,蘋果在發布iPhone X時發布了A11晶元。A11集成了一個專用於處理AI任務的運算單元「神經網路引擎(Neural Engine)」,開啟了iPhone的AI之路。

隨後到了10月,華為發布了搭載麒麟970的旗艦機華為mate10,在攝影、圖片識別和用戶服務幾個層面展開了AI攻勢。而榮耀也緊隨其後,發布了搭載麒麟970的V10。剛剛發布的華為P20也以此為基礎,創造了DxO攝像頭評測的分數新高。

目前來看,華為、榮耀、蘋果的主流旗艦產品,在今年都會搭載AI專用晶元,並以此作為產品功能創新的基礎,應該已經沒什麼疑問。

此外,谷歌在pixel2中使用了在攝像頭區域安裝專用圖像處處理單元ImageProcessing Unit (IPU)的解決方案,三星則希望以新的語音交互功能帶來AI體驗。整個移動AI賽道開始變得多元。但有一個共識似乎已經在這場比賽初期就達成了:專用的處理能力,是AI體驗的基礎。

創生期的共識:AI為什麼需要終端計算?

無論是華為、蘋果還是谷歌,似乎都在一開始就認定了,先有AI處理單元,而後有AI體驗。

這到底是什麼道理,直到現在很多手機評測和分析還是沒有搞清。

讓我們舉個例子,應該很多人都用過拍照識花功能。春天是個踏青的季節,這功能在今天可謂正當其時。但不妨回想一下,這個很有代表性的AI體驗,其實反應非常慢。各種識花軟體都要等上一會。假如網路不好還要等更久。這就是因為圖像識別消耗算力較大,還要到雲端進行資料庫匹配,最終導致體驗並不是瞬時的。

其實,用CPU和GPU也都能處理AI任務,就像單CPU也能處理圖像任務一樣,問題是缺乏針對性算力會導致能耗過高和大量延遲。假如是識花倒也還好,畢竟這麼雅緻的事值得等上一等,但假如是直播中進行AI優化與識別,高延遲加高耗電不就太過分了?

這就是通過AI處理單元,在終端完成AI任務處理的第一個原因:提高處理速度,達成實時化,低耗能,並能夠處理複雜的AI任務。

另一方面,最近Facebook的數據泄露事件鬧得沸沸揚揚,而此前谷歌、蘋果也都有關於資料庫泄露的問題出現。在AI時代,用戶把聲音、圖像和視頻上傳給系統,完成識別與優化已經成為必然。但上傳到雲端,把自己的數據交給一個遠在天邊的伺服器,似乎有些不妥。

拍個花花草草當然還好了,但如果是自己與家人的照片和視頻,冒著隨時可能泄露的風險上傳到雲端進行AI處理,估計很多用戶都會選擇放棄。

這就是手機必須搭載AI處理單元的第二個原因:終端處理,保證安全。當然,雲端訓練機器,終端機器服務用戶的「雲端一體化」思路是更加合理的。但終端AI處理能力,是整個AI服務閉環中不可或缺,但也是最難攻克的一環。

除了上述兩點之外,近半年的手機AI創生史中,還有一件事是值得大家思考的。那就是我們到底期待什麼樣的AI體驗?

再舉個例子,在去年華為Mate10發布了場景化拍照模式之後,今天小米mix2S也發布了宣傳話術都近乎一樣的功能。相信不久的將來,還會看到更多場景識別拍照,最終這將成為今年主流機型的標配。

但AI真的只能如此雷同嗎?回想一下喬布斯帶給智能手機的創意,最大的突破在於引入了APP模式,讓各種各樣的功能和體驗進入到同一部手機里。而AI原本應該是更多元化,更多想像力的技術邏輯,怎麼竟然變成了「天下是一家,抄我再抄他」?

開發一種AI演算法很容易(模仿就更容易),讓各種各樣的AI功能百花齊放卻有點難。而這就是AI需要在終端完成計算的第三個原因:通過硬體提供通用AI加速能力,引進開發生態。

試想一下,假如手機AI算力支持,也不提供開放介面,只是自己搞了一些簡單AI功能。那一個開發者即使想出來特別牛的AI創意,基本也於事無補。

是拿少數幾個AI功能,賭消費者能否買賬,還是拿千萬開發者的創意能力,去賭AI生態的開花結果,顯然並不是特別難的選擇題。

所以,整個手機AI的從無到有,從蠻荒生長到萌芽勃發,基本可以看做是一個問題和一個回答:我們到底如何AI?答案是,走最困難的路,搭建從晶元到平台,再到生態的邏輯閉環。

畢竟AI不是魔法,不能從空中結出果子。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科技無處不在 的精彩文章:

NASA的新火箭或2020年首飛,獵鷹重型的46倍

TAG:科技無處不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