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謠言也有「抗藥性」了,你可千萬別信啊 這六種常見造謠可要提高警惕

謠言也有「抗藥性」了,你可千萬別信啊 這六種常見造謠可要提高警惕

近日,即墨警方講述了最近查處的一起案件並呼籲,大家除了要辨別無中生有的謠言,更要注意那些貌似有根據的謠言——它不僅聳人聽聞,而且有現實性,還有虛構的地域接近性,也有時效性,這三者一旦結合,就會生成高迷惑性的謠言,猶如抗藥性很強的病菌嚴重危害著社會肌體。

火險無人傷亡咋還跑出個「火人

2017年12月12日,即墨區普東鎮一家企業發生火險,消防官兵現場撲救時,即墨警方也迅速調集了刑事、治安等多個警種到場調查。為了確定現場有無人員傷亡,警方要和包括老闆在內的每個人見面。「我們在現場找到了大部分工人,如果有人當天沒上班,我們還要去當面排查,必須見到人。」即墨公安分局治安大隊三中隊副中隊長曹立軍告訴記者,排查工作持續到次日凌晨1時許,終於確認火險未造成人員傷亡。

可就在12月13日,民警發現有網友在群里轉發一段驚人的視頻:一間起火的廠房裡跑出一名渾身是火的女子,附近人員用滅火器噴了好一陣,才將她身上的火撲滅。有網友稱,這段「火人」視頻,就是來自當天普東鎮的起火現場。

明明無人傷亡,怎麼還會有「火人」?即墨網警、治安等部門迅速展開排查,很快發現了異樣:「火人」視頻中的其他人,他們都沒有見到;除此之外,起火的廠房很相似,但並不是同一家。警方確認,這是一起網路謠言事件。

為了刷存在感網約車司機造謠

「事故剛發生,我們就落實了無人傷亡,有關部門也向社會公布了這一信息。」民警告訴記者,「『火人』視頻發生在即墨」這一謠言的流傳,不僅損害了公信力,更嚴重損害了即墨區的形象和招商環境。即墨網警、治安等警種迅速取證並展開調查,經過工作,當天就確定了違法嫌疑人於某(時年28歲,當地人)的身份。12月15日,民警找到了於某。

一見到民警,於某很快交代了違法事實:於某之前供職於一家企業,辭職後當起了網約車司機。12月12日中午,於某在車裡等人時發現了「火人」視頻,他當時明知「火人」視頻發生在外地,還把視頻轉發到了一個400多人的微信群里,聲稱此事發生在即墨。於某到案後,很快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於某因為虛構事實擾亂社會秩序,被警方依法處以行政拘留五日的處罰。

謠言也有「抗藥性」遇到更要冷靜

民警告訴記者,「有人感染非典」「吃酸菜魚會感染SB250病毒」「一家三口吃西瓜死亡」之類的謠言,一看就是無中生有的,市民的辨別力較高。但很多謠言現在已經出現了「變異」,變得看上去有根據,迷惑度較高,像上文中的「火人」視頻謠言事件就是如此。

「現在的網路傳播時代,信息傳播的速度快得難以想像。」民警呼籲,為了避免謠言的危害,大家不要在朋友圈中轉發來源不明,不權威的聳人聽聞的鏈接,特別是看到「特大新聞」「驚天真相」「終於曝光了」等字眼時,一定要思考幾秒再動手指。不僅如此,很多故意編造的謠言都是在煽動人轉發,有的謠言還可能藏有木馬程序,一旦點進去,還可能造成財產損失。

六大造謠手法要加強辨別力

「這些造謠者中,很多人都是想藉機刷一下存在感,沒想到危害性會那麼大。」據辦案民警介紹,在他們打擊網路謠言工作中,「無中生有」「道聽途說」「移花接木」「斷章取義」「魚目混珠」「做個試驗」,一般而言,這些就是網路謠言的六個種類。

無中生有:2016年12月,青島某設計院員工劉某為炫耀自己的PS技術,利用製圖軟體將一張福州南路的照片與一張災難電影海報的圖片拼湊在一起,並配上相關文字,稱福州南路地陷。八大關派出所民警隨後將劉某查獲。

道聽途說:2017年8月,萊西一網民在微博中發布了包含「威海路一酒瓶砸死一人、夏屯一幫人打傷幾個……」等虛假內容的兩條微博帖文,引起多名網民的點擊和跟帖評論。萊西警方立即展開調查,找到了發貼人林某(50歲,萊西市人)。林某對自己道聽途說獲取小道消息,未進行核實而直接編撰貼文發布的違法事實供認不諱。林某因虛構事實擾亂公共秩序被萊西警方依法行政拘留。

移花接木:2017年2月,不少即墨市民手機微信群和朋友圈中出現一條尋人信息,稱一名3歲女童在司家疃村東被人抱走,家人懸賞5萬元求線索。即墨警方調查後發現這是謠言:林某、吳某和老同學孫某喝酒時,孫某讓他倆看手機微信里轉發的一條孩子被拐的微信。隨後,林某在明知孫某沒有女兒的情況下,半開玩笑地直接把這條信息修改為「孫某3歲女兒被拐」轉發到同學群里。吳某在明知這是虛假信息的情況下,將該條信息轉發到5個微信群。林某和吳某被依法行政拘留。

斷章取義:2015年開始,很多青島人朋友圈裡開始流傳「雞蛋增加心臟病風險」、「無糖食品吃不胖」、「檸檬水抗癌」、「喝果蔬汁能減肥」等說法。專家表示,這是典型的斷章取義的謠言。經過一段時間的科普調查,顯示了部分網民營養健康素養低,缺乏對營養謠言的辨識能力。

魚目混珠:2013年11月,島城某知名論壇出現一個網帖,發帖人稱,當日上午在薛家島天目山路發生一起涉黑打砸事件,可能是兩家餐具消毒公司為搶市場,一家餐具消毒公司的配送車被一輛黑色的北京現代轎車上下來的四個小哥砸得稀巴爛,司機和送貨的也被拿鐵棍打得不輕。開發區警方表示,這是謠言,已對發帖人批評教育。真相是:發帖人和打砸的雙方互不相識,目睹了一場刮車引發的糾紛後,為博取關注度將此事描述成「涉黑」「搶市場」。

做個試驗:2017年5月,一段視頻引起了青島市民的廣泛關注和轉發:視頻中的一位青島大姨氣憤地說,她的朋友在費縣路一家蛋糕店買來的蛋糕,她吃了一口後發現不對勁。然後就用水洗蛋糕,洗到最後發現一些像棉絮一樣的東西。這段視頻被大量傳播後,青島的這家蛋糕店當天就被市民們包圍了,市南區食藥局得知消息後,立即安排執法人員趕到現場檢查。經檢查,網傳視頻不屬實——那些並不是棉絮。 牛志鵬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微青島 的精彩文章:

八旬老人犯病跳河 身後的兒子也跳了下去
奧迪上高速爆胎,民警都震驚了:輪胎已經磨出鋼絲……

TAG:微青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