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花朝春暮,不如我們去踏青吧

花朝春暮,不如我們去踏青吧

百花生日是良辰,未到花朝一半春;

紅紫萬千披錦繡,尚勞點綴賀花神。

——(清)蔡雲

GIF

新雨百花朝

花朝春暮,袍袖盈香。春花爛漫,最堪游賞。又是一年花朝至。風華恰是逢春令,祭百花神於花朝。

正所謂:「賞花正當時,莫負好春光。」

說起春天裡的傳統節日,自然少不了「花朝節」。可對於花朝節,很多人都是陌生的,其實花朝節由來已久,最早在春秋的《陶朱公書》中便有記載:「二月十二為百花生日,無雨百花熟。」據《廣群芳譜·天時譜二》引《誠齋詩話》云:「東京(今開封)二月十二曰花朝,為撲蝶會。

花朝節,簡稱花朝,俗稱「花神節」、「百花生日」、「花神生日」。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花朝節日期還因地而異。到清代,一般北方以二月十五為花朝,而南方則以二月十二為百花生日。南北方花信風候不同,各地花信的早遲故,花朝節時間存在差異。今日恰好二月十五,是我們北方的花朝節。

· 賞紅(護花)

清顧祿《清嘉錄·二月》載:「(二月)十二日,為百花生日,閨中女郎剪五色彩繒粘花枝上,謂之賞紅。」女孩子們貼紅紙、紅線、五彩紙或綢帶在花枝上,即獻給花神的禮物來裝扮花神,憑自己的喜好裝飾花樹打扮的越漂亮者為魁,進行祈福賞花。

「百花生日是良辰,未到花朝一半春。萬紫千紅披錦繡,尚勞點綴賀花神。」這是舊時江南民間慶賀百花生日風俗的盛況。夜間在花樹枝梢上張掛「花神燈」,燈火與紅花綠枝相映成趣,更是一展各自手藝的好時節。花朝節,是紀念百花的生日,因古時有「花王掌管人間生育」之說,故又是生殖崇拜的節日。

據《淮南子》所言,是統領群花、司天和以長百卉的花神。舊時養花賣花的人都要祭祀花神,以祈百花盛開,春色滿園,俗信花神能給人帶來吉利、好運。

古代娛樂項目不多,但卻玩出了高雅,比如飛花令。能把行酒令玩出高雅,怕也是沒誰了,肚裡沒點墨水,一般人。

· 撲蝶會 ——宋俗《誠齋詩話》載:「東京二月十二日曰花朝,為撲蝶會。」

· 花燈巡遊—— 夜間在花樹枝梢上張掛「花神燈」,燈火與紅花綠枝相映成趣。

剪綵簪花——《宣府志》載:「花朝節,城中婦女剪綵為花,插之鬢髻,以為應節。」

· 插花——文人則行栽花盆景,插花貢酒,香的雅事。插花供於畫下案上,可在唐宋或仿唐宋的古畫上經常看到。

花朝節的習俗——踏青

除了祭花神之外,郊遊雅宴應該是最受文人墨客追捧的了。縱觀春季的傳統佳節,似乎總也少不了游春。看來古人的娛樂項目還真是少呢~

出遊賞花,自然要穿得美美噠,與花兒相競嘛。習慣了日常休閑風、簡約風、學院風衣著的旁友,不妨趁著春日觀景賞花換個風格,嘗試仙女風,更能與花景融合,別有一番體驗~

春花爛漫,最堪游賞,正宜載酒雅集。幽人雅士,賦詩唱和,並出郊外各名園賞花。周處《風土記》載:「浙間風俗言春序正中,百花競放,乃游賞之時,花朝月夕,世所常言。」《夢粱錄·二月望》亦云:「仲春十五日為花朝節,漸聞風俗,為春序正中,百花爭望之時,最堪游賞。」

· 祭花神

風華恰是逢春令,祭百花神於花朝。去廟裡燒香或於花樹下為花神設神位行禮祭拜。長江三角洲一帶多有花神廟,舊時吳越花農家還常供奉著花神的塑像。二月初二花神生辰,許多地方,不少農人都要聚集於花神廟內設供,以祝神禧,東北一帶還講究用素饌來供奉。有的地方還要演戲娛神,通常是由伶優分扮每年十二月的各月花神故事。

· 姑娘會

女孩子們在這一天也藉此相聚玩耍,互相認識結交朋友。未出閣的女子最愛賞紅拜花神,吃花糕,行花令,祈禱自己像花一樣朝氣與美麗。賞紅一般與拜花神連為一體,清代以前,貴族士人也賞花剪綵,祭花神,到了後來逐漸演變為女孩子的專利。

花朝食花·百花糕

據傳武則天嗜花,每到夏曆二月十五花朝節這一天,她總要令宮女採集百花,和米一起搗碎,蒸製成糕,用花糕來賞賜群臣。這種百花糕有著花瓣的馥郁和穀物的芬芳,很快就上行下效,宮廷坊上一時分外流行。

春日有花百朵,為賀佳期良辰

開脾健胃、調血和經、聰耳明目

大米粉 二百克

鮮花汁 五十克

牛奶 一百五十克

白糖 二十克

酵母 四克

· 飲花酒

百花酒是江蘇的特產,一種產於鎮江,梁代《輿地誌》中述:「鎮江出酒,號曰『京清』,黃者為『百花』,黑者為『墨露』。」民間歌贊此酒:「百花酒香傲百花,萬家舉杯譽萬家,酒香好似花上露,色澤猶如洞中春。」在我國古典名著《鏡花緣》中也有關於鎮江百花酒的記載,現在此酒名為「恆順老酒」;而百花酒的另一種產于丹陽,古名叫曲阿(丹陽古名)百花酒,有許多品種,如「十里香」、「玉乳漿」、「宮酒」、「狀元紅」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金陵山莊園 的精彩文章:

TAG:金陵山莊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