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養生 > 見到發熱,我們應該大概想到哪些疾病?

見到發熱,我們應該大概想到哪些疾病?

對於發熱的病人,醫生首先應該想到明確診斷,一般診斷分為「定位診斷」與「定性診斷」。比如肺炎,定位在肺,性質為炎症,比如甲狀腺功能亢進,定位在甲狀腺,定性為內分泌紊亂。

最常見引起發熱的疾病就是炎症以及內分泌疾病。其中引起高熱的多為感染,大多數為細菌感染,少部分為流感病毒感染。通常結核菌感染為長期低熱。在發熱期間,無論應用哪種糖皮質激素(地塞米松或者甲潑尼龍等),都會退熱,這樣一來,無法分辨發熱程度,也就無法評估抗生素應用效果,無法評估現在病情或者疾病的轉變,對於急性發病,往往忽視感染嚴重程度,對於慢性炎症甚至結核,長期服用激素(如氫化可的松)可能使人們忽略長期低熱。這期間,免疫力也被壓制,於控制感染十分不利。對於代謝性疾病也是如此,長期服用激素後,往往容易掩蓋如甲亢等代謝病引起的發熱。

對於惡性腫瘤的患者,因腫瘤合併感染引起的發熱更加不建議應用激素退熱,雖然該類病人發熱反覆,且比較頑固,體力不支,但此時本來感染就不容易控制,盲目應用激素往往雪上加霜。中華醫學會 2011 年發布的《糖皮質激素類藥物臨床應用指導原則》特別指出:糖皮質激素不能單純以退熱為目的尤其是感染性疾病引起的發熱時使用。

對於中樞性發熱,較為少見,但患者體溫往往很高,明確診斷後優先選擇物理降溫或冬眠組合,最後才考慮激素退熱。惡性腫瘤合併感染,在感染得到抗生素控制後,優先選擇解熱鎮痛葯退熱,得不到控制後,且發熱時間較長或體溫很高才考慮應用激素。對於一些自身免疫性疾病引起的發熱,如風濕熱、系統性紅斑狼瘡、類風濕性關節炎等,因激素本身也有治療這些疾病的作用,故而可酌情應用。

對於小兒發熱,中華醫學會兒科學分會的指南中也指出:鑒於缺乏糖皮質激素作為退熱劑的任何國內外研究證據和文獻報道,反對使用糖皮質激素作為退熱劑用於兒童退熱。這裡多說一句,小兒退熱,首選布洛芬。

短期應用糖皮質激素並沒有明顯不良反應,但停葯不可自行停止,需要和醫生溝通,長期應用激素,會出現很多不良反應,我們下期不見不散。

特邀作者:龐德醫師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醫師黃繼斌 的精彩文章:

蜜煉川貝枇杷膏在美國大火了,那麼這個鎮咳的神器,該怎麼用呢?
舊文重發:陰陽究竟是什麼?

TAG:醫師黃繼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