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山裡娃,讓我站在教育的至高點

山裡娃,讓我站在教育的至高點

「 教育需師生相互感動,如果你擁有了感動,那你就站在了教育的至高點」——筆者

十八歲參加工作至現在,擔任班主任工作已經二十餘載。要問在教育中記憶猶新的時段,我真無法訴說,因為在平凡的每一天與孩子相處中,孩子們每天的故事都在感動著我,我也在給予孩子的關愛中感動著他們。若要非得爭個先後,那最刻骨銘心就是剛參加工作在最邊遠的山尖學校-竹碗村小工作的那三年,那送我小截臘肉的山裡娃時時浮現在眼前,讓我淚眼婆娑。

竹晚村校離場鎮約50公里,建在高山的盡頭,地處偏避,校前是懸崖峭壁,後面一片開闊,500米外屋舍起落,儼然世外桃源。當年的學校建築是古廟改建而成,土坯陳舊「人字梁」瓦房。

我接手一名老教師的班級五年級(由於老教師不能勝任高段教學改教一年級),並擔任班主任,全班27名孩子,成績也是全學區最差的,平均分在三十左右。當我走進教室時,孩子破舊的衣服中偶有幾個鮮艷新裝點綴其中(也有外出打工掙錢不錯的家庭)。

我的心涼透了,來到這鬼不拉屎的地方教這一幫最差最窮的山裡娃, 我師範時的理想轟然倒地,瞬間從天堂跌倒地獄。剛開始從教的兩個月里在渾渾噩噩中度過:早晨8:30鍾才鑽出被窩,上廁所、洗漱、更衣已近九點,吃點餅乾之類的乾糧(懶得生火做飯)就匆匆夾上書本就到了教室,孩子們早已到齊。然後照本宣科的完成了一天的幾堂課。

在不知不覺中和山裡娃熟悉了,也了解了他們許多。但在我意識中,每個孩子家庭在「較窮-窮-極窮」中做選擇題。我真想逃出這鬼地方。

雖然我的工作在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中過去,但是村民們並沒有計較這些,用山上人的特有的淳樸熱情接納我:讓孩子們今天給我送來了幾顆蔬菜,明天或者送來了幾斤大米,後天送來幾個雞蛋......

轉眼間就到了冬月,家家戶戶殺年豬了,這可是山上家庭一個喜慶的日子。家長們往往另殺一隻雞或一條魚,恭恭敬敬的辦上一桌子,像迎接貴賓似的盛情請我們前去做客。有時候兩家日子重疊,往往孩子們爭著相邀,沒有邀請到的孩子一方哭泣不願意離去。

記得那是一個初冬的下午,天空下著濛濛細雨,陣陣寒意襲來,我早早的放了學。傍晚時候,忽然一個人影在我的廚房裡一閃就跑掉了。我急忙追出去,只見我班瘦小、流著鼻涕的趙軍背著背簍、戴著舊斗篷佇立在雨中,一見到我,低頭看著已露出腳趾丫的破膠鞋,滿面通紅懾懦著低聲說:「鄧……鄧老師,我媽媽……媽媽給你的煮的臘肉。」

「什麼,你媽媽……」我鼻頭酸酸的,眼淚差點流了出來。

我早就知道,趙軍可是我班出了名的需要救濟的貧困戶,父親去世多年,母親因為風濕性關節炎腿腳不便。

趙軍沒有等我說完,風一樣的跑向山頭,那寬大的衣服在風中搖曳。(是別人送的大孩子的衣服)。

我回到廚房,一截煮好的臘肉及幾把腌制的鹽菜呈現在我眼前,這次我竟然啜泣起來。

第二天我才了解到,看到其他家孩子都在請吃殺豬飯。趙軍也不甘落後,回家給媽媽念叨:「同學都在請吃飯,好久請鄧老師吃飯。」媽媽也覺得過意不去,就將爺爺送的一塊臘肉煮好後,給我送來一截。

我為山裡娃的純真感動,我為山裡村民的善良震撼!

我暗下決心要為山裡娃們做點什麼。

由於孩子們前面欠賬太多。除了幾個孩子能跟上五年級教材外,其餘的孩子還停留在小學一、二年級水平,加之六年級只有一年就面臨升學,於是我召開了家長會,讓孩子們到校夜讀補課。這個想法得到了家長們的大力支持。

全班二十七個山裡娃背著鋪蓋卷夜讀來了。我掏盡「平生」所學,恨不得一下子把孩子們的欠賬填補上,我從最簡單的拼音、乘法口訣補起。傍晚把孩子們分到三個教室里進行滾動式分層教學,讓優生吃飽,學困生吃好,趙軍開始時分在了學困生中。

當時,學校燈火閃耀 (由於有水源,村裡修建了一個小電站,給學校也拉上了電),村裡也幫忙解決了煤炭和電費。

兩年中,村民們繼續爭相為我送東拿西,給錢沒有一個願意要,有的是不知道什麼時候就放到了我的廚房。

我也和孩子在不斷的成長,學會了自理:洗衣做飯、安排吃喝拉撒不在話下;更是學會了堅強:不再哭泣;學會了感恩:回報孩子和村民……。

孩子在每天的進步中不斷的改變,居然兩年兩大步,第一年越居學區全年級九個班第三,小學畢業考試居然越居第一,有4名孩子考入區重點中學(那時考入區重點中學比現高考進重本難),趙軍雖然沒有考上區重點初中,但是也取得了全班第六名的好成績。記得畢業考試成績下來後:孩子們都捨不得離開這「古廟」,個個抱著我痛哭,村裡也給我送來50元的獎勵。

當三年過去我要調到中心校工作時,村民們在支書的帶領下排著長隊,放著鞭炮依依不捨送我時,我又一次淚崩了。

山裡娃讓我站在了教育的至高點。(重慶市開州區敦好鎮中心小學)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教育新視界 的精彩文章:

文學評論︱迷茫中的清醒——評長篇小說《真把愛情當回事》

TAG:教育新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