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考教資,你真的準備好了嗎?

考教資,你真的準備好了嗎?

祝你好,我一直在。

怎麼辦

 怎麼辦

布衣樂隊 

00:00/05:18

「你是不是還沒有決定好自己的未來?」

高中的時候老師總會這樣安慰一頭扎在書本里的我們——「等上了大學,你們就輕鬆啦」,等到我們真正成為一名大學生,才會發現這句話的虛假程度有多深。

大學生活遠比我們想像中要累很多。

我們要開始學著把自己有限的精力分配好,一部分留給上課作業,一部分留給聚會遊玩,一部分留給越來越大的交際圈,剩下的更大的一部分時間,貌似都留給了考各種各樣的證書。

近幾年「考證熱」處在一種愈演愈烈的發展態勢中。好像畢業之後不甩出一大摞一大摞的證書,整個大學生活就好像變得了無生趣毫無意義一樣。

教師資格證是其中一個非常獨特的存在。其他證書我們都會依照自身的專業和興趣去取捨,但是教資卻好像成為了很多人的重要備選或者說是退路。

「如果這個選擇沒有成功的話,那還可以去當老師啊。」

這樣的話語和觀點隨處可見。教師資格證可能算是在一段時期內認真備考就能獲得的證書,但教師卻是一個需要用大半生去奉獻的職業。

但是你,真的準備好了嗎?

我從來沒有想過去當一名教師。

可能是因為我對於教師這個職業太過於熟悉。我的爺爺,爸媽,哥哥全部都是教師。

高中時代叛逆期的代價太大,可能是不想讓自己成為對於他們來說是有些丟臉失敗的產物,於是爸媽的工作一直是我有意迴避的一個話題。

因為家庭的關係,所以從小到大都是在和老師打交道。說出來都覺得會淪為笑柄的一件事是,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我都以為所有工作的人都會有寒暑假。不知道什麼時候才偶然得知,原來做其他工作的人的節假日天數是要按個位數來算的。

這樣的成長氛圍可以說極其嚴密地將我放置在一個巨大的保護殼裡,避免了我受到太多的傷害,但是也在很大程度上局限了我對一些事物的認知和判斷,在某些情境下我會依賴於自己並不怎麼寬泛的理解慣性去做出片面的決斷。

所以在高考結束要填志願的時候,我拒絕了七大姑八大姨們讓我去讀師範學院的建議。可能是並不想讓自己往後的八十年去重複感知前二十年已經完全熟悉且固定的與事物的交流方式了吧。

教師這個職業從來都不在我的選擇範圍之內,但是對於更大部分的人來說,這仍然是一個不可忽視的擇業方向。

那麼當一名教師,到底意味著什麼呢?

我自己特別喜歡的有兩位老師?。

第一位是我小學的數學老師?。

我小學特別貪玩兒完全不學習,那時候爸媽也覺得學習不用從小學抓起就任由著我瞎玩?。

儘管當時我成績特別糊,但是數學老師不知道為什麼特別喜歡我。她讓我當數學課代表,送我厚厚的參考書,讓我在後黑板給大家抄題布置作業,有事也會來問我和我商量,甚至小學的班級畢業聯歡還點名要我主持?。

那種完全被信任的感覺,我到現在都記得清清楚楚。

她看我的眼神,同我講話的樣子,總帶著一種相信我遲早出人頭地的莊重意味 (我好誇張)?。雖然那時候我還是一心只撲在玩上,但是對她要我做的事情下意識就會很認真,想做到最好。

很可惜的是,畢業以後漸漸失去了老師的聯繫方式,不知道她的近況?。

如果有機會,很想以後能在與她見面的時候,對她說一句,「老師你看,我沒辜負你的信任吧??。」

第二位是我的高中歷史老師?。

歷史老師的書真的多到你難以想像。他會和我們講他各種各樣的書,偶然買到的,覬覦已久的,他的桌子上也總是被書堆得滿滿當當?。

那時候的我不喜歡學習(又是這一句),每天都跑到他辦公室找他借閑書看。他借給我很多,一次拿超重的四五本的那種?。

因為他,我整個高中看了很多的書。近代的現代的作家,各種名家散文小說,古代書法家的書法,中外名畫,電影發展史解析,特多且雜。

他偶爾也會和我聊幾句,還勸我一定要好好學習,把他特別厚的粘貼了特別多剪下來的報紙的手抄版筆記給我?。

那時候因為家裡的一些事情,整個家庭氣氛都不是特別好。我很抗拒回家,不願意邁進那種氛圍當中去。放了學就在桌子上趴著翻翻那些書,磨蹭好大一會兒才慢吞吞地往家走?。

那段時間他和書都幫了我很多,對我的影響真的非常大。說得嚴肅些可能就是,已經完全改變了我的人生軌跡。

所以我想說,這是一份偉大的事業。站在講台上說出的每一句話都極有分量,可能在不知不覺中就已經改變了很多東西以及很多個人生。

如果我們決定要做這件事情,就不僅僅是敷衍著面對一個退而求其次的選擇,而是一定要盡全力把它做到最好。

在我看來,教師這個職業發展態勢最好的時期大概是二十年前到十年前這短短十年。

如今它的紅利期在以一種難以想像的速度逼近結束,愈演愈烈的教育創新以及網路普及使「教育」這個詞與「教師」的聯繫不再像之前那麼緊密。

我並不覺得這是「教師」消亡沒落的開端。事實上是「教師」這個詞逐漸變得更加地多元化,開始以各種各樣我們方式出現在我們面前。

這算是教育的另一種發展態勢,但也在極大程度上無門檻地擴大了「教師」的代指範圍。更加直接的說法是,影響了教師的整體水平。

教育處在轉型??中的狀態已經持續了很久,逐漸開始展露出有方向有針對性的轉變矛頭。

我的家裡大大小小的畢業合照塞滿了整個相冊,也記錄了我爸媽四十年來容顏上的變化。

總有人正在年輕著,那些按年份排好的照片更像是另一種形式上的生命傳承與延續。

接下來去接這根棒的人,無疑要為這樣的轉變做出非常大的付出。

我有一位朋友,她還在讀書的時候就對自己的人生有了非常明確的規劃,就是畢業當一名教師。當然她不負眾望地考取了師範大學,也一直很努力地在向自己的目標靠近。

我其實非常佩服她。在我們還含含糊糊不知道人生要往哪裡走的時候,她就已經鋪好了自己的路。

我並不是不支持考取教師資格證這件事情。只是在我看來,這是一份並不輕鬆也糊弄不過去的職業,誇張點說是不容褻瀆。

我希望我們所做的決定,對自己未來的選擇,都能夠是在喜歡和熱愛占較大比例的前提下,而不是聽從別人口中的「你應該XXX」。

所以,考教資,你是真的準備好了嗎?

文字|柴慕華

排版|柴慕華

圖片|Yasmine Gateau

音樂|《怎麼辦》

這是慕屋裡里的第3篇文章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慕屋裡里 的精彩文章:

TAG:慕屋裡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