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哈爾濱還藏著這麼一座「宮殿」,哈爾濱文廟始建於公元1926年

哈爾濱還藏著這麼一座「宮殿」,哈爾濱文廟始建於公元1926年

這座恍若「養在深閨無人識」的宮殿保存較好的中國式建築群,建築雄偉壯麗,彩畫燦爛絢麗,環境優雅祥和。

而且,不少建築都採用帝王御用的規格,觀之氣勢雄偉,金碧輝煌,有如「北京故宮」。

這座低調的宮殿屬於典型的仿清式古建築群,周圍綠樹掩映,從外面看不見他宏大的規模!

哈爾濱竟有如此一座宮殿,真是「藏在深閨人未識也」。

哈爾濱文廟始建於公元1926年,建成於公元1929年。是由著名愛國將領張學良將軍題寫碑記,由政府和中外人士募捐集資修建。

1985年,我們以文廟為館舍,成立了全國第一家省級專業性民族博物館。

這裡是全國現存最後一個建成的孔廟,也是黑龍江省面積最大、保存最完好、建築等級最高、建築規制最全的一座祭祀孔子的殿堂。

哈爾濱文廟整體布局為三進院落,座北朝南,各類建築東西對稱,井然有序, 極具中國古典之美,讓人觀之恍若不期然穿越古代,來一場不同尋常的古代宮殿之行。

因建於民國時期,採用大祀規格,其主體建築萬仞宮牆、欞星門、大成門、大成殿、崇聖祠,包括東西牌樓、掖門,據說全是採用了我國最尊貴的黃琉璃瓦,即「皇頂」。

正殿大成殿,聽說超過了曲阜孔廟大成殿的規格,台基也環以玉石雕欄,廊檐色彩濃麗耀眼,氣勢軒昂莊重。

水之一半則為「泮」,這一方小小的小橋水池,不僅名字充滿詩情畫意,畫面也是令人怦然心動!

同全國其它文廟相比,哈爾濱文廟又以未開正門而獨樹一幟。文廟的正門,按傳統習慣應建在正南方,哈爾濱文廟正門取而代之的卻是一段長44.85米,高5.9米,上面鑲有琉璃雕花磚的黃瓦紅牆。

院落東南角有馱碑一座,碑文為著名的愛國將領張學良撰寫的《哈爾濱文廟碑記》。

院為面闊7間、單檐歇山頂的崇聖祠,原供孔子前五代祖先,東西有側殿。同樣紅牆黃瓦,韻味十足!

東側牌樓上書「道冠古今」,西側牌樓上書「德配天地」,聽說意思是指孔夫子品德與天地同輝,學識超越古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觀閱 的精彩文章:

小時候家裡長輩經常說的,生長在田間地頭的藥用植物!

TAG:觀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