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到底是不是臆想之物?

到底是不是臆想之物?

一個迷你系列,不定期更新,主要是用以解釋一些被「漢服運動」混淆了的服飾史概念。

文 | 春梅狐狸

(原創文章歡迎分享朋友圈,轉載請後台聯繫申請授權)

曲裾是漢服體系中最重要的一個款式,促成它變得如此重要的大抵有這麼幾個原因:

1,漢服運動興起時,秦漢背景的歷史劇霸屏,第一件被穿上街的就是《大漢天子》戲服的仿品;

2003年第一個穿漢服上街的王樂天與他服飾的原版(原版這件事是當時公開宣揚的)

2,曲裾被一些專家認為就是記載中的「深衣」,讓它地位上升,也受到了漢服運動中自詡儒生的一群人的追捧;

3,它被認為是男女同穿的款式,對於商家來說是十分利於銷售的款式。

漢服圈的曲裾家族

是的,聽起來曲裾好像是某一種款式,其實由於古裝劇服飾設計的影響,漢服圈的曲裾是一個家族。

非得下個簡單粗暴的結論的話,漢服圈將下擺呈現S斜向旋轉的交領衣都稱作為曲裾。內部區分的話,一般稱作「XX曲裾」或「X曲」。

S向和Z向示意圖

最開始曲裾分為「大麴裾」和「小曲裾」,後者簡稱「小曲」,前者多直接以「曲裾」稱呼。

「小曲裾」的特徵明顯,下擺較短,呈現「入」字交叉。

小曲裾

「大麴裾」一般衣擺長至地面,所以也叫「長曲裾」。那麼另一種分類就是把短得露出裙子的叫做「短曲裾」,簡稱「短曲」。

長曲裾

短曲裾

「短曲」和「小曲」在外觀上的區別就是,小曲有明顯的「入」字缺口,而「短曲」下擺平且往往伴隨明顯的收臀設計,這也是後來「短曲」得以推廣開去獲得極大漢服圈群眾基礎的重要原因。

短曲的設計追求身材

而從時間上來說,「長曲裾/大麴裾」和「小曲裾」出現得比較早,而「短曲裾」較晚。究其原因就是早期古裝劇直接採用高春明等人的示意圖進行設計,從80年代的《王昭君》到漢服興起時熱播的《大漢天子》《漢武大帝》,都是以「長曲裾/大麴裾」及「小曲裾」為主。

《秦始皇和阿房女》

《大漢天子》

而「短曲裾」是隨著《畫皮》《美人心計》《王的女人》等新秦漢時代的古裝劇上映才逐漸被發展出來。儘管也存在一些類似「小曲裾」的服裝設計,但是包臀、收腰、顯身材的趨勢已經顯露出來了。

《美人心計》

《王的女人》

但是這一風氣傳入漢服圈以後,立馬有商家發現商機,以此作為品類升級、刺激消費的開口,開發出了包臀的「短曲裾」。其他商家紛紛跟風,於是「短曲」瞬間就火遍了整個圈。

短曲裾

這種一個商家開發然後其他商家跟風的現象,以後聊其他款式的時候還會出現很多案例。仿古服飾,其實也和一般服飾以後,具有不同階段的潮流,只是風格上偏向古裝風格而已。

此外,曲裾還有一個分類方式是通過下擺的繞圈數量去區分的,分為「三繞曲裾」「雙繞曲裾」「單繞曲裾」(數量更多的也是有的),這種分法省略掉「曲裾」只叫「X繞」,漢服圈也是可以聽懂你的意思的。

三繞曲裾

此外,早期還有長度可以拖地的曲裾,一般稱為「魚尾曲裾」,如今已經不常見了。

魚尾曲裾

《王昭君》

曲裾對於其他漢服款式來說,它有一個特別的優點,就是更接近於一張現代人可以隨意穿脫的古裝皮

因為它是袍式的,所以基本上只要搭配一條長裙就不會走光了,裡面可以穿現代內衣、秋衣秋褲、毛衣襯衫等等,裝扮起來尤為便當。一些長曲裾甚至連裙子都不需要。到了需要漢服活動的場所,像一件大外套一樣穿起來,活動結束即可脫下,對現實生活影響最小,並且男女之間還可以互借,因為它認為是男女同款。

穿著曲裾的男生

正是這樣種種的天時地利人和,使得曲裾家族在十幾年的漢服運動時間裡,長時間佔據主流款式地位。

曲裾如何從神壇落下?

既然曲裾有如此之多的「優勢」,又是如何從漢服神壇落下的呢?首先,秦漢古裝劇熱潮消退,使得許多漢服萌新不再是奔著曲裾而來了,此外就是漢服圈內考據風潮的興起

漢服圈以前是不怎麼看重考據的,尤其不看重以文物為基礎的考據(別問我那他們怎麼考據?我也不理解,要是能理解我也不在這裡了今天)。曲裾在風氣還沒到今天這種做個啥都要拿文物陪綁的地步之時,就率先遭遇了兩個問題——

問題一:曲裾能不能配大袖衫?

中國古裝劇是給喜歡給人物加一件對襟長外套的(無任何根據),漢服圈稱之為「大袖衫」或者「氅衣」(隨便叫的)。秦漢古裝劇自然也是如此,所以跟隨古裝劇的漢服曲裾自然而然也加上了。

加了大袖衫的曲裾

《大漢天子》

於是有人質疑,好像沒見過有啥曲裾相關的文物外頭加大袖衫呀,能不能加?爭吵許久以後,結論是那就不加了吧。

問題二:曲裾能不能加寬+細腰帶?

這依然是一個古裝劇娘胎裡帶來的問題。古裝劇因為經費或者設計師的習慣使然,喜歡將裝飾加在領子、衣緣以及腰帶上,導致腰帶很寬,他們還在寬腰帶上加系一條細腰帶,效果很像和服。這就是所謂的「寬+細腰帶」,漢服圈內簡稱「寬+細」。

《漢武大帝》

使用寬+細要帶的曲裾

和服

本來曲裾收下擺的做法,在外部輪廓上就開始接近和服,使用寬+細腰帶幾乎就是在加深這種路人的誤解。成都燒漢服事件中,被燒掉的就是這樣一件漢服。

成都燒漢服事件中被燒的漢服

早在這件事發生之前,曲裾能不能使用寬+細腰帶的結論就已經出來了,吵架結果就是不加。確切說來是,所有漢服都不再提倡使用這種腰帶。

其實在這場爭論里還有一個支線就是:

曲裾能不能使用寬腰帶?

儘管結果否定了寬腰帶的合理性,但是曲裾大多依然使用比較寬的腰帶,這是曲裾所不能解決的一個矛盾,就是它上下兩截拼接處需要遮擋,必須使用較寬腰帶。

曲裾穿著

此外曲裾是漢服中最容易cos和服的款式。儘管有人會說一個下擺是纏繞式的,一個不是,完全不一樣。但是路人僅從外觀判是非常容易觀察到它們之間的相似度的。

早期曲裾與和服的對比

令人難辨中日的曲裾

由於籠罩在曲裾身上始終有那麼多疑雲,關於曲裾的終極疑問就出來了——曲裾究竟是不是一個存在過的款式?

別問我為什麼一開始沒人問這個問題就穿了,以至於後來這麼麻煩,要不停提問去調解,以至於搞到後來要全盤否定。我們的漢服溯源小系列多寫幾期大家都知道了,這就是漢服圈的常態:項目上馬不論證,搞得最後積重難返、騎虎難下地死要面子!

曲裾到底有道理?沒道理?

儘管漢服圈曲裾是匆忙上馬的,但是我們還是需要來認識一下它的歷史面目。

首先我們需要有一個認知,就是出處不等於論據。我很容易遇到有漢服愛好者們跟我爭論,這裡不是有記載么?文獻上出現的這個關鍵詞和你用這個關鍵詞命名的服飾之間有沒有關係,差著好幾個名物考證專家呢!

文獻中的確出現了「曲裾」。

充衣紗縠襌衣,曲裾後垂交輸,冠襌纚步搖冠,飛翮之纓。

——《漢書》

深衣云:續衽鉤邊。

鄭氏曰:續猶屬也。衽,在裳旁者也。屬連之,不殊裳前後也。鉤,讀如烏喙必鉤之鉤,鉤邊若今曲裾也。

——《深衣考誤》

曲裾

用布一幅。如裳之長交解裁之,如裳之制,但以廣頭向上,布邊向外,左掩其右,交映垂之,如燕尾狀。又稍裁其內旁大半之下,令漸如魚腹而末為鳥喙,內向綴於裳之右旁。

——《朱子家禮》

但是上面的文獻儘管時代有差異,且表述難以直接對應到確鑿的形象上去,但是有一點是想通的,就是曲裾不是一種款式名稱。不僅如此,它與下擺旋繞可能也相去甚遠,因為它「如烏喙」。

由於曲裾與深衣關係緊密,而深衣與儒家關係緊密,所以它在歷史上就被多次考證,答案各不相同。大約可以理解為,我們的古人在猜他們的古人的謎題。

讓曲裾與下擺相繞發生關係的,可能來自於當代學者(我沒找到更早的資料),馬王堆一號墓的出土可能是其中的一個契機,同時也是一則有實物出土的孤證。

當時的學者們非常想把馬王堆出土的服飾與文獻記載對照起來,然而他們發現對不起來。原因在於東漢明帝之前的服飾制度是匱乏的,前面提到的《禮記》又是儒家典籍,並不是專門用來記載服飾的,裡面的最為詳細的就是「深衣」了,然後深衣對不起來,至於其他就更缺乏史料了。

《長沙馬王堆一號漢墓》

但是報告里確確實實以文獻中出現過的「曲裾」、「直裾」來形容衣服,稱「曲裾袍」、「曲裾袍」。

《長沙馬王堆一號漢墓發掘簡報》

報告里沒有找到解釋,但是《中國歷代婦女妝飾》倒是解釋了一下。書中認為「鉤邊」指的是衣裾,「衣後裾也」就是說前襟被接了一段繞到了背後。

《中國歷代婦女妝飾》

這段解釋的問題在於,邏輯不夠嚴密,涉及到了古文的理解。其中一張秦兵馬俑的配圖,已經在《被誤解的曲裾——秦漢的兵哥哥 | 舊文重發》一文里證明,是可以通過「直裾」達到效果的,並不需要剪裁成一個纏繞的式樣。

不管如何,我們如今所稱的「曲裾」多半是指這種了,論證的合理性須另外討論。

但是我們不難發現,儘管只有馬王堆出土了實物的「曲裾袍」,此時我們不妨稱之前襟被斜角形狀延長的特殊分裁長袍。而事實上,曲裾的俑很多,馬王堆的「曲裾袍」與同墓出土的木俑身上的並非同一種。

馬王堆一號漢墓出土

也就是說,有實物證明的「曲裾」,或者說是穿著形態繞襟的長袍至少有兩種,其一是馬王堆一號漢墓出土的寬緣曲裾,其二是戰國楚墓里出土的「直裾」形態卻通過穿著手法穿成的「曲裾」。

楚墓出土的彩繪木俑

江陵馬山楚墓

湖北江陵九店東周楚墓

然而從一些出土俑身上的衣著判斷,卻可能存在著一種以上還未被發現實物的下擺S繞的長袍

雲夢漢墓

無影山漢墓

但是漢服愛好者從來沒有試圖從時間、地域等方面去解析這些視覺上看出了繞襟毫無相似的不同「曲裾」

而且他們也更喜歡這些木俑身上的看起來顯得身材高挑纖細的曲裾款式,所以即便有人提到了文物的問題,還是無人去復原馬王堆曲裾袍實物,而選擇對著這些俑的上身效果開腦洞。

腦洞嘛,自然千奇百怪,比較一致的便是,他們都是以上身效果去反推,思路比較時裝。

漢服圈流傳的各種曲裾剪裁圖

曲裾平鋪圖

他們都忽視了,一個時代對於服飾的剪裁,可能款式不同,但是分解思路會有一定的統一性。而王堆一號漢墓曲裾袍最大的特點是大量使用斜裁,這和後期成熟的很多人稱為「十字剪裁」的思路是有很大出入的(我個人對於這個叫法持保留態度)

《長沙馬王堆一號漢墓》

然而已有過的漢服圈關於「曲裾」的爭論總是很「狹小」的,就上面提到的,能不能配大袖衫,然後找到有穿外衣的俑證明「這不是能穿么」;能不能有寬腰帶,然後找到有寬腰帶的俑證明「這不是也有寬腰帶么」……至於這些細節難以追究的非服飾類文物上,到底是不是它們口中的那些東西,視覺效果和實物可能有多少差別,名稱和實物之間又如何聯繫,是不是要考慮時間、地域、階層、場合等等,卻都不在漢服圈考慮之列。

先有個既成事實的款式,然後到處找似是而非的文物來證明自己,是所有漢服款式都深陷其中的泥淖。本文只是一個開端,這個系列的文章也無法給任何漢服圈以答案,我所寫的也只是一份服飾史範圍內的思考而已。

-

春梅狐狸@傳統服飾

臉著地的藏狐,故紙堆里的服飾愛好者

[ 百度百科TA說特邀科普作者 ]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傳統服飾 的精彩文章:

你的傳統服飾不夠酷,大約因為缺只喵!
故宮娃娃:俏格格該被召回的還有承諾過的「還原真實的清朝格格」

TAG:傳統服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