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蘇州古建築美學課:春在,迎暉

蘇州古建築美學課:春在,迎暉

3月23日~25日,元培學堂《蘇州古建築美學專題課程·8班》開啟。

三日姑蘇,收穫的不僅是江南的滿目盛景,還有一方水土,一段文明,一個背影。

「花開陌上,人行漸遠。一年年的重複與開始,不變的長街短巷,瑤草琪花,火熱與蒼涼的心緒,變幻著的鮮活而懇摯的面孔,存在記憶的角落,共著時光前行。」

—朱宇暉

春在,迎暉

房角屋檐,心存大雅

宋風,代表了一個藝術時代的輝煌,是社會與生活不斷交織的產物,代表了一部分大師的審美高度。

蘇州的園林建築,雖已無宋之大雅,卻仍飽含著歷史的滄桑,附塵的磚瓦,斑駁的灰牆,無不是時代深刻的印記。

三天所學,源起建築,不止建築。

相信大家都有體會,三天來我們一講審美意識,二講生命精神,它是藝術美學,更是生命美學。

我們在朱老師的帶領下,打通各個不同的藝術門類的壁壘,上升到更高更廣審美與文化空間,貫通到生活各個方面……

文、質、體、色、力、勢、流動、凝注、詩意、力感……這是貫通的關鍵,這也是這幾天收益的精髓所在,更是元培古建築美學課的精華。

願我們在這三天中,始於建築,臻於至善、至真、至美...

三天

我們走過

一部建築史

可以貫通到

線條史

藝術史

制度史

情感史

文化史

……

我們記得

五峰園 藝圃 環秀山莊

玄妙觀 天平山 泰伯廟

藕園 寶儉堂 楊灣古街

明善堂 軒轅宮 紫金庵

暢園 探花府 蘇州博物館

夜宴無際,清音數曲,撫琴一唱,今夕何夕。

—朱宇暉

蘇州那些堪稱大美的園子,多隱藏在不為人知的巷子里,那裡沒有喧囂和嘈雜,甚至不為遊人開放,如歷史風塵掩埋寂靜。巷子盡頭的黃狗,晨起活動的老人是這裡生活的寫照。

蘇州的生活很慢,在這座充斥著歷史遺迹的古城之中,舉手投足都可能暗合百年前古人的影相,自然而然的融入時間,回溯過往。

此行之所得,若復見星輝

「蘇州首日,園林數巡,大小紛踏,吾醉藝圃。 廳 堂大氣,隔水面山,線條靈動,橫抹直穿。太 湖石美,水波留痕,池中紅鯉,遊盪石紋。玉蘭花開,芭蕉葉全,凌霄滿牆,桂子留馥朱師覽,古園煥春,今夕當志,對月噙香。 」

—學友龔芳

古代人的智慧,所有見到的建築之美,低調古樸的美!隨著朱老師的詩意又風趣的講解一幅幅歷史畫面重現!古代人的智慧,所有見到的建築之美,低調古樸的美!隨著朱老師的詩意又風趣的講解一幅幅歷史畫面重現!

—學友張雪蓮

隨朱老師一游蘇州五峰園、藝圃、天平山、耦園,這些園子或如深閨碧玉、或如大家閨秀、或如豪氣鬚眉,各具特色各領風騷。相較之下,我更喜歡的是耦園。

一近耦園,繞園之外的一池春水和岸邊的桃紅綠柳,令江南的春意撲面而來。耦園外牆那船舫造型,使耦園看上去更像一隻在水中靜靜漂浮的畫船。耦園的美體現在,以劍筆寫柔情,以離合寫布局,以風土寫詩韻。

—學友寧薇

朱老師講課很煽情,也真的有熱情,人只有先感動自己,才能感動聽眾。聽他的課,時常不知不覺熱淚盈眶,比如朱舜水在日本傳播中國文化種種;西泠印社的園林有「相思一夜梅花發,忽到窗前疑是君」之感;方塔園平緩的草坡,端莊的宋塔;藝圃粉牆上的樹影……他的博客叫「一星如月看多時」,很符合他一貫的風格,深情中透著蕭瑟。

—學友李薇薇

天平山之高義園,寧靜幽美,長堤曲橋,朴樹垂柳,桃花拂面,曲水流觴。磬石、苔蘚、池水、香花點綴亭台樓榭之間,更有山野之趣,心亦樂之。

—學友劉春玲

天平山下的接駕亭,最得吾心,與周邊自然環境渾然一體,有蒼涼之美;其建築氣勢雖不宏偉但自有其樸素、靈動之美;緩緩而上的台階不愧天下第一坡,石塊與碎石疏密相間,翠綠的青苔增添古樸之美。

—學友徐文芳

麗日百草也多情,清風明月寄相思

相聚的日子總是短暫,感謝大家與元培的三日相伴,感謝朱老師為大家帶來精彩絕倫的課程,讓大家更直觀地感受美的真諦。

明歲秋風知再會,暫時分手莫相思。

白老爺子的憶江南贈予大家

願我們在至善至美的世界中

還能相逢

江南好,風景舊曾諳。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憶江南?

江南憶,最憶是杭州。山寺月中尋桂子,郡亭枕上看潮頭。何日更重遊。

江南憶,其次憶吳宮。吳酒一杯春竹葉,吳娃雙舞醉芙蓉。早晚復相逢。

回復關鍵字

美育|蔡元培|蔣勛|趙孝萱|林語堂|師資|藝術品投資|書法|油畫|水彩畫|工筆畫|瓷器|電影|音樂|建築|形象美學|義大利|巴黎|蘇州|日本|巴厘島|麗江|台灣|以色列|普羅旺斯|景德鎮|武當山|敦煌|葡萄酒|咖啡|非洲鼓|香|微學堂|極簡主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元培學堂 的精彩文章:

重回法老的國度千年一探
10幅受花卉啟發的名作

TAG:元培學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