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張賀銘轉業遺憾?剩下想轉還沒轉的基層軍官呢?

張賀銘轉業遺憾?剩下想轉還沒轉的基層軍官呢?

原標題:張賀銘轉業遺憾?剩下想轉還沒轉的基層軍官呢?


兵哥談兵:武松


請點擊此處輸入圖片描述


前些天,某客公眾號推出的一篇爆文《張賀銘,你也要走了》猶如一顆重磅的深水炸彈,一下子將幹部轉業這個話題炸的沸沸揚揚。圍繞著張賀銘等一類「特殊人才」該走還是該留,眾說紛紜,莫衷一是。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三月的軍營,走還是留,的確是一個值得再三思考的問題。


不過,智者樂水仁者樂山,走有走的意義,留有留的價值,你我若非當事者,又怎能真正體會他人的苦與樂。而且,無論走還是留,一旦在人生的岔路口做出了抉擇,再糾結於對錯又有何意義,重要的是往前看、向前走。因此,面對轉業,與其糾結於走與留的對錯,不如用心思考一下,如何華麗麗地完成這次人生轉身。


在我看來轉業的境界從低到高可以分為三個層次:第一層(最底層):報恨絕情,老死不相往來;第二層(中間層):來去匆匆,不帶走一片雲彩;第三層:;揮淚送別,珍藏無數情義。

第一層


報恨絕情,老死不相往來


有些人在轉業的瞬間,是帶著恨意離去,更有一種如釋重負的感覺,終於擺脫了煎熬的生活、壓抑的環境、糟糕的領導、冷漠的同事,跟高牆深院徹底說再見,然後急不可待地轉身投入自以為自由精彩的全新生活。


這樣的人對部隊各種看不上,滿腹的不滿在平時恐怕就多有體現,比如牢騷不斷,懈怠無力,負能量滿滿,利用一切機會表達自己想走的強烈意願。有了這樣的心態,工作上自然很難用心,也不太在意和同事或領導的關係,因為打心眼裡覺得自己就待不久,干不長,完全沒必要委屈自己「強顏歡笑」。


等待轉業命令下達的那一刻,他們想的是,老子終於可以「滾蛋」了,一輩子也不想再見到這個操蛋地方的所有人。有這種心態的人,實在是對部隊有著滿滿的恨意,覺得體制辜負傷害了自己,對當初參軍的選擇怕是悔青了腸子,他們經常幻想的是:如果我不在部隊我肯定能……。

其實這種報恨絕情的做法反而是無能和幼稚的表現。部隊有句話說得好,在部隊干不好的人在哪裡也干不好,因為不喜歡就撂攤子,是自私自利沒有責任擔當的典型表現。他們以為離開部隊換個地方就萬事大吉,他們不知道的是,自以為是天堂的新東家,等到過了蜜月期,這樣的思維模式會猶如魔咒般讓故事重演,終有一天他們還是會嫌棄新單位和新領導,然後再次陷入彷徨。


第二層


來去匆匆,不帶走一片雲彩


處於第二層的人轉業時沒有第一層的人那樣決絕,不講情分。他們之所以選擇離開,很大程度上是對部隊整體環境或者目前崗位現狀的不滿,覺得機會不夠多,成長不夠快,挑戰不夠大,價值不夠足,總之他們要的不是現在,而是未來。


他們雖然對在部隊的發展進步失去信心,但是只要還在崗位上就仍能履職盡責,跟領導和同事或許沒有很深的交情但也沒有什麼大的矛盾。他們對部隊也會有不滿,但絕不會像祥林嫂一樣,逢人便嘮叨和訴苦,他們更多把牢騷埋在心裡,始終昂揚樂觀的活著。

他們離開部隊,更多的是想明白了,要換個地方實現個人價值,過一種新的生活,體驗一種不一樣的人生。第二層境界的人,轉業前也許會和幾個平時相處的好的人聚一聚道個別,也會在自己曾經奮鬥過的地方和戰友合個影留個念。他們嘴上不說惦記部隊,但是在離開的那一瞬間,有些看不見的東西就已深入骨髓,伴隨他們走向新的天地,比如吃苦耐勞的優秀品質,比如嚴謹細緻的過硬作風。


用徐志摩《再別康橋》中的一句形容這種境界很是恰當:「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來;我揮一揮衣袖,不帶走一片雲彩。」


第三層


揮淚送別,珍藏無數情義

處於轉業最高境界的人,通常會留給部隊一個美麗的背影。他們往往在部隊工作的很出色,人際關係處的也很和諧,他們內心深處更是不想離開的,因為有著對這片綠色最真摯的愛。


然而世事無常,不如意者十之八九,理想的幻滅和現實的無奈終究是無法改變,所以他們的離開更會讓人扼腕嘆息,多麼想畫一張大餅留住他們,可惜造化弄人,只能揮淚送別了。


軍營的男兒最重情,從宣布轉業到最後離開的這段時間,這些人都會相繼被不同的戰友拉去,「散夥飯」吃了一席又一席,情義敘了一歲又一歲,眼淚流了一把又一把,最後大家依依惜別,真是打心眼裡不捨得他們離開。


不過他們雖是轉身,卻也從未遠走。他們和戰友之間往往仍會保持著良好的交流互動,在朋友圈互相點贊留言,有時間私下裡相約聚餐遊玩,都是很平常的事,就像是從未離開過一樣,仍然活躍在彼此的生活里。


《士兵突擊》里袁朗對成才說:「你經過的每一個地方,每一個人,都需要你付出時間和生命,可你從來沒付出感情,你總是冷冰冰的把他們扔掉,那你的努力是為了什麼?為了一個結果虛耗人生?」經歷和感悟是人生最大的財富。


我們每一段人生經歷,都傾注了我們的青春和希望,換來的是磨礪後成長和成熟,待有一天羽翼豐滿,可以在更廣闊的天空中自由翱翔。當我們轉業離開時更應該充滿自信,曾和我們一起並肩戰鬥過的那些人,我們共同經歷過的那些事,無一不見證著我們成長的每一步。


轉業見境界,今天就要轉業的你究竟在哪裡?



請點擊此處輸入圖片描述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軍旗獵獵 的精彩文章:

二十六七歲的軍官們為何成為申請複員的主力軍?
媽媽,你來了!祭趙佔英烈士及趙媽媽頭七!

TAG:軍旗獵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