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69.不如會行 宣化上人事迹

69.不如會行 宣化上人事迹

第四篇 講堂與度眾

三十九歲至四十五歲

公元一九五六至一九六二年

69.不如會行

佛教講堂成立了,名副其實,上人經常在那裡講經說法,每到周末就訓練弟子們輪流講法,經常追隨上人的年輕弟子接受訓練自不在話下,就連……

有位年紀60開外的胡果為老居士,她每次也都參加,她曾經為大家說出這樣的一首凈土詩:

遙指西方落日邊,一條歸路直如弦;

去時不用穿鞋襪,步步蓮花朵朵生。

這位老居士,就是李果遠的母親(請參閱《27.救人奇事》一文)。自從皈依上人後,她手不釋珠。大約在1962年後的一天,她突發奇想地四處拜訪久未謀面的親朋好友,三天之後,她在家裡,安詳地往生了。上人說過:「會講的不如會聽的,會聽的不如會行的。」 她才值得我們效法呀!

上人自述:

拿聽法來說,雖聽得很多,但是明白的很少;或明白得很多,但能實行的很少。所以我常說:「會講的,不如會聽的;會聽的,不如會行的;會行的,不如會證的。」 會講的人,講得天花亂墜,地涌金蓮,可是不去實行,沒有躬行實踐,這叫「說食數寶」。好像那個石頭人似的,石頭人會說話,可是不會走路,因為它是石頭。所以說: 「說得好,說得妙,不能行,不是道。」會聽的人,怎麼樣會聽法?就是「粗言及細語,皆歸第一義」。

【後記1】比丘知定長老在《悼念度輪長老》文中記述:度老自從泰國返港定居後,即積極展開弘法利生工作。先是在港島西灣河創建「西樂園寺」,以三根普被之念佛法門,接引初機;後於跑馬地購買第12樓,建立「香港佛教講堂」,顧名思義,這是弘揚大經,普利上根利智,兼及普羅大眾。而且僧人又多一處掛單之所。度老在港除開單接眾、弘經演教外,還印送經典、流通法寶。

【後記2】譚果式敘述:

胡果為老居士不識字,但自皈依後從不間斷地參加西樂園的所有法會和聽經。每次休息時,都是坐在一旁,手拿念珠,口念佛號。我和她打招呼,她總是笑臉對我。周末法會,每次師父叫她上台講話,她只是說:「我叫胡果為,我不懂講話,阿彌陀佛!」笑眯眯地就下台了。有一天,她卻突然說出上面的一首偈,大家都愕然!

據她的媳婦說,她臨走前三天,到處去探望她的親朋好友。在走的當天早上,她沐浴後,換上海青縵衣,在房間床上結跏趺坐,念佛往生了!媳婦到午飯時看她,才知道她已經往生了。

【後記3】1995年,譚果正敘述:

要傳播佛教,一定要講經說法。每逢周末,香港佛教講堂都有佛教講座。佛教講堂的設立,不單單是為了大法師,也為了培養未來的小法師。

上人要求弟子們,無論男女老幼都要講,連60多歲的胡果為老居士,每次都是念同樣的一首偈也上去講。不用筆記,直心而發,隨口而出地演說佛法,這是上人訓練弟子們講經的獨特方法,這種方法一直延續到現在。

【後記4】1958年11月10日(戊戌年九月二十九日)星期一,《自然日報》:

佛教講堂 講大乘法

(本報專訊)本港跑馬地成和道一號A頂樓香港佛教講堂,於昨(星期日)舉行弘法講演大會,由高僧度輪法師主持,聽眾踴躍。查度輪法師前曾任南華佛學院教務主任,來港後,先後創立筲箕灣西樂園、大嶼山慈興禪寺,以及現在的跑馬地佛教講堂等三處道場,皈依弟子遍及港九新界。度輪法師今後每逢星期日,由午後二時起至五時講演大乘經法,以度世人,歡迎善男信女前往聽法。

佛教講堂成立了,名副其實,這裡就是講經說法的道場。

1957年夏,香港佛教界名人陳靜濤居士,帶了一位洋人法師,叫James Wagner。上人請他為大眾說法,由文果蜜翻譯。

在上人身旁是陳靜濤居士

陳靜濤居士在港四十年中,曾鼎力協助興辦佛教社會教育及慈善事業。曾先後創辦佛教中華學校、香港佛教協會,並編印太虛大師全書等,對香港佛教之振興,貢獻甚大。

在上人身旁是James Wagner

一位到佛教講堂拜訪上人的美國法師

James Wagner法師跟大眾結法緣

文果蜜居士充任翻譯員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宣化上人專弘平台 的精彩文章:

47.神龍活現 宣化上人事迹
44.少年弟子(7)開眼徒弟

TAG:宣化上人專弘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