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春日裡,路過我的那些花兒

春日裡,路過我的那些花兒

玉蘭初綻的時候,我在北京。

海棠盛放的時刻,我回到鄭州。

如果一定要用花朵的更迭來描述春季的由淺入深的話,那就如同轉瞬即逝的那些美好日子,斑斕、炫目、短暫,卻終生銘記。

所幸的是,文字的雋永與準確,不曾間斷的中華文明為我們留下了太多瑰麗的文字,無需思考,拿來用,便是最好的。

如,早有詩云:

春風先發苑中梅,櫻杏桃梨次第開。

在北京的那幾天,忙碌卻不慌亂,有條不紊,和著春風緩緩的步子,看著每天經過路旁的玉蘭含苞待放,看著河畔的垂柳從嫩黃到初綠。

突然有天,降雪了。正好有一上午的空閑時間。

站在窗前,不遠處的中國尊挺立著,時急時緩的雪突然讓這座忙碌的城市變得有了水墨畫的安靜。

走吧,賞雪去。

輾轉地鐵一個多小時,從東南到西北,雪中的圓明園,我真的想和你靜靜談談。

如我所料,園中人很少。

福海周邊,蘆葦裊裊站立,時有各種鳥類飛過,湖面的鴛鴦和不知名的小鴨子划下漣漪而去。

最愛的,自然是那愈發安靜的紅牆黛瓦,那門口坐卧多年的石獅子,那院子中發了新芽的古樹……在突然驟降的雪花里,如同加了濾鏡,如同瞬間入畫。

那就繞著福海走一圈吧,移步換景,張張如畫。

耳畔音樂輕響,腳步匆匆,不知走了多久,直到鞋子濕透,頭髮滴水……

好吧,耳鬢廝磨了這麼久,是我告別的時候了。

彼時的我一定非常狼狽的躲到了門口的一家飯店。

清婉如春日的老闆遞上來熱水,問了一句「雪中的圓明園,還好嗎?」

欣姐是每次去北京我都會去見的舊友。

老友如放置了多年的普洱,或許很少問津,一旦觸碰,還是驚心動魄的舒適,那是時間和牽掛共同造就的味道。

這一天,我們約了後海一側的一家貴州菜館。

飯店入口並不起眼,窄窄一道門。進去後,是一家四合院。各個房間里錯落有致的擺著幾張原木的桌子。最為有特點的,是院子頂加了玻璃棚,春日陽光懶懶的照下來。欣姐就在陽光下,抬臉招呼我。整個人加了柔和光暈的美。

聊起,才知道,雪中那天,她也在圓明園附近,也在雪中走了很久。

飯後,繞著後海散步。

近宋慶齡基金會的所在,呵,這裡曾是明珠的宅子,也就是納蘭性德出生的地方,這裡至今還有北京最為著名的幾株海棠,花開時節動京城……

又去了欣姐的辦公室,賴在那裡品嘗她煮的老白茶。

有一搭沒一搭的聊天。她說起她在夏末的時候,去清華園討了很多廢棄的蓮蓬,拿回家,寶貝一樣的做了裝飾。我說起我會在秋冬季節,跑去河畔,摘上幾株蘆葦,放到古銅色的陶罐里,視如珍寶。

生活中,最美的東西,或許,都是免費的吧。如這些可以淘來的花花草草,如希望與微笑。

還有因情感問題而困惑的她,我倆在我居住的賓館旁的火鍋店裡,聊得樂不可支,又泛出淚花。

還有發小他,當了我二十多年的情緒垃圾桶,而且,看樣子還會繼續當下去。當然,我偶爾也客串他的情緒垃圾桶。

還有大學同窗他,我會發微信說「鑒於你總是請我吃飯,本姑娘很開心,給你機會再請我吃好吃的」。他會笑著一邊說憑什麼一邊埋單。

還有大學同窗他,帶我去他常去的工體附近安靜的酒吧,喝上幾杯最烈的酒,聊起那遙遠卻濃烈的大學生涯。

還有好朋友他,從貴陽去上海,途徑鄭州短暫停留,聊起生活中的起伏高低,慶幸還是留下了幾個不曾因他高低變動而離開的朋友。

還有大學老師他們,他們見證過我最橫衝直撞的樣子,看著我從走進大學到現在的每一步。酒過三巡,郭老一句「黑妞還是當年的黑妞,我就放心了……」讓我幾乎沒忍住眼角的淚花。

原諒我語言匱乏,想像力受限,不能一一用花來比喻春日裡的你們。

但請相信,每一場相遇,我都用心。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i生活 的精彩文章:

TAG:i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