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金正恩走了,志願軍遺骸回家了:看似不相干的兩件事密切關聯!

金正恩走了,志願軍遺骸回家了:看似不相干的兩件事密切關聯!

3月28日

關於朝鮮半島有兩件大事發生

其一是金正恩委員長結束訪華

期間首次與習近平主席會談

其二是第五批中國人民志願軍

烈士遺骸由韓國移交給中方

金正恩走了

志願軍烈士回來了

兩件看似不相干的事

卻有千絲萬縷的關係

在時空中交錯

延續友誼 締造和平

近七年來兩國元首首次見面

會談中談到最多的是

友誼

金正恩在會談中說

當前朝鮮半島局勢急速前進

發生不少重要變化

從情義上和道義上

我也應該及時向習近平總書記同志

當面通報情況

中朝之間講道義

更有情義

中國和朝鮮的關係

不同於一般的鄰國

不僅山水相連唇齒相依

更有著非同一般的

特殊關係

60多年前

中國志願軍將士正是帶著

對朝鮮的友誼

奔赴瀰漫戰火硝煙的朝鮮

60多年後

金正恩委員長帶著

延續友誼的信號

來到在和平中步入新時代的中國

60多年前

中國志願軍與朝鮮人民軍

並肩戰鬥用血肉之軀

把「聯合國軍」的裝甲火炮

擋在了三八線以南

用熱血和生命凝結成半島的和平

60多年後

中朝兩國有望再度攜手

以開放的姿態對話協商

共同驅散

籠罩在和平上方的戰爭陰霾

友誼匯聚成和平的橋樑

當朝韓同時向中國釋放友誼的信號

那麼這個信號

會通過中國傳達給對方

這也是中國在半島和平進程中

不可替代的原因

當金正恩帶著締造和平的期盼

離開中國的時候

那些在三八線守護和平的

志願軍英魂

終於可以放心回家

等待他們的是親人的迎接

是他們用生命換來的發展

友誼見證和平

友誼見證發展

正如習近平主席所言

我們雙方多次表示,要把中朝傳統友誼不斷傳承下去,發展得更好。這是雙方基於歷史和現實,立足於國際地區格局和中朝關係大局,作出的戰略選擇,也是唯一正確選擇,不應也不會因一時一事而變化。

相同的苦難 一樣的初心

中朝關係來之不易

歷經風雨更顯彌足珍貴

在此時回顧一個個閃爍的歷史片段

更能理解

習近平主席這段話的深意——

近代以來

率先經歷工業革命洗禮的日本

一直透過朝鮮半島

覬覦著中國廣闊的沃土

1894年的甲午戰爭

朝鮮半島淪為日本的殖民地

並成為繼續侵略中國的橋頭堡

1931年日本製造事端

發動 「九·一八」事變

中國抗戰由此開始

中朝兩國共同成為

日本侵略的受害者

兩國的革命者有著相同的目標:

民族解放和自由獨立!

許多朝鮮愛國志士

輾轉跨過鴨綠江

來到尚未完全淪陷的中國

參加抗日鬥爭

希望通過支持中國人民的抗日鬥爭

最終達到光復祖國的目的

朝鮮革命家金日成

就是在上世紀三十年代

到中國東北參加抗日鬥爭

領導著抗日武裝

轉戰白山黑水

最終迎來朝鮮的光復

在中國抗日戰爭以及解放戰爭期間

大約有10萬名朝鮮人參加了

中國共產黨領導的軍隊

鄭律成就是其中的一個

提起鄭律成可能很多人不熟悉

但說起《中國人民解放軍軍歌》

肯定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沒錯,激勵著一代代人

向前向前向前的旋律

正是出自一位朝鮮革命者的筆下

1945年抗日戰爭勝利後

朝鮮也贏得了光復

鄭律成回到朝鮮後

譜寫了《朝鮮人民軍進行曲》

這支歌后來成為朝鮮軍歌

不同的軍歌出自同一個革命者

不同的旋律後有同樣的慷慨激昂

鄭律成和他的作品

已經無法從情感和文化角度

區分到底屬於中國還是朝鮮

那些在熟悉的旋律中堅定的步伐

就如同中朝關係的縮影

你中有我 我中有你

唇齒相依 血脈相連

和很多人想像中有所不同

朝鮮曾是中國的

戰略後方和供應基地

在解放戰爭初期

東北是國共較量的主戰場

國民黨軍隊佔領了大城市

並控制了交通線

給共產黨武裝極大的壓力

1946年東北局派員赴平壤

在朝鮮建立了東北局特別辦事處

正是因為有了朝鮮這個戰略後方

重要的物資供應基地和交通通道

東北野戰軍才能毫無顧慮地

在黑土地上大施拳腳

三下江南,四保臨江

四保臨江戰役中阻擊敵人的東北野戰軍戰士

不僅如此,

解放軍第四野戰軍

有三個精銳師

主要由朝鮮戰士組成

他們和百萬雄師並肩戰鬥

立下汗馬功勞

第四野戰軍官兵

中國的建國大業中

有朝鮮的一臂之力

而當朝鮮危難之際

中國傾盡全力相助

1951年10月1日

朝鮮領導人金日成

派員將求援信送進了中南海

他在信中的最後說:

在敵人進攻三八線以北地區的情況下

極盼望中國人民解放軍

直接出動援助我軍作戰!

在討論是否出兵的政治局擴大會議上

大家把政治、軍事方面的困難

都擺了出來

毛澤東主席說了這樣一段話:

「你們說的都有理由,但不管怎麼說,別人要亡國了,我們站在旁邊看,不論怎麼說,心裡也難過。」

政治、軍事都是理由

但是當朝鮮處於危急時刻

中國沒有站在旁邊看

而在著重考慮

彼此信賴,相互支持

並肩戰鬥的友誼

金日成40餘次訪問中國,來中國就像「走親戚一樣」

彭德懷元帥後來回憶說

正是主席的這段話說服了他

朝鮮戰爭時期的彭德懷與金日成

這才有了百萬中國人民志願軍

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

其中就包括毛澤東的長子毛岸英

這一去就再也沒有回到祖國

把一腔熱血灑在了朝鮮戰場上

和毛岸英一樣的志願軍指戰員

有近20萬人

魏巍在《誰是最可愛的人》中

記載了和一位志願軍戰士

這樣的一段對話——

「你們經歷了這麼多危險,吃了這麼多辛苦,你們對祖國,對朝鮮有什麼要求嗎?」

他想了一下,才回答我:「我們什麼也不要。可是說心裡話,我這話可不定恰當呀。我們是想要這麼大的一個東西,」他笑著,用手指比個銅子兒大小,怕我不明白,又說:「一塊『朝鮮解放紀念章』,我們願意戴在胸脯上,回到咱們的祖國去。」

再多的話語

再多的事例

都沒有志願軍將士的

傷亡數據更有力——

2014年10月29日

中國民政部、解放軍總政治部

確認抗美援朝烈士共有

197653名

朝鮮境內的志願軍烈士陵園

197653名烈士

他們的鮮血告訴這世上的所有人

中國對朝鮮的情義

是實實在在的

任何詆毀在這個數字面前

都變得不值一提

任何責難在這個數字面前

都變得不值一辯

任何形式的威脅在這個數字面前

也都應該知道中國

維護半島和平的決心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長安劍 的精彩文章:

時機微妙!「貿易戰」第二天,美國多位「重量級人物」現身中國,在釣魚台發聲……
中美會不會打貿易戰?剛剛結束的商務部記者會釋放出十大信號!

TAG:長安劍 |